帅小冰读书变现训练营

9期-30天读书训练营结业作业

2020-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三嘟

三十天的读书训练营结束了,在此,只是给读书创作,写上了一篇文章的开头。

收获颇丰,最重要的一点是让我从假读书学会了真读书。

之前总觉得知识付费已经流行好几年,线上线下一派乱像,甚至还有低价倒卖,要不了多久知识付费也会淘汰。课前预习的三节课,让我看到了知识付费这一块的发展前景。就像老师讲的:“知识付费仅仅是一个开始,人人都有机会,自上到下,自下到上,这是一次学习革命。”

接着就被吸引到了正式读书变现训练营,此时也是信心满满,抱着学会各种技能继而实现变现的心态,勇敢的踏上了第一步。

30天读书营的训练分为三个阶段:阅读篇、创作篇、产品篇,每篇各十天。

同时呢,小冰老师也规划出了个人成长蓝图,也分为三个阶段:①通过高效阅读,从0到1搭建阅读体系,成为书籍类撰稿人,至少高效阅读20本书;②通过科学书写,成为职业读书人,至少高效阅读50本书;③深度创造,重建底层思维世界,成为知识产品经理,至少高效阅读100本书。

读书变现的第一件事就是读书了,第一阶段就告诉我们如何高效阅读。

第一阶段——阅读篇

除去休息复盘日,一共有八节正式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天的课程告诉我们,实现高效阅读,一支笔加一张纸就够了。因为从未接触过这些,所以第一天虽然有了阅读工具,但还是懵懂状态,直到后面的课逐渐用到,才明白了这个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二天开始练习倍速阅读,之前读书慢,我自己也试着通过指读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听了课程才知道原来指读是为了去掉声读。这一天,三个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练习了几遍,阅读速度也从500字/分钟提升到了900字/分钟。可是,速度提上去了,不够高效啊,紧接着,第三天的课程就解决了这个疑惑。

苹果阅读法解决了我前一天的疑惑。这个阅读法练习熟练后,一个小时解锁一本书真的可以实现,并且还能记得里面的内容。那天的练习作业我阅读的是《稀缺》这本书,以前觉得这本书论述好多,好复杂,是一本有深度的书。通过苹果阅读法,才发现作者只讲述了一个观点:人一旦有了稀缺心态,其心智容量和认知能力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作者就根据这一个观点,产生了大量的假设和论证,我觉得以前就是这些假设和论证迷惑了我。当时运用的阅读法还不是很熟练,这本书阅读完花了两个半小时,但是里面的内容记得很清楚,不会像之前那样,看过了这本书,却忘记里面讲了什么。所以,读完一本书,通过摘苹果就能记得书里面重要的问题是什么、重要的观点是什么、重要的判断是什么,记下这些,这本书也就读透了。

解决了基础的阅读方法后,就该大浪淘金,选择好书来读了。第四节正式课,让我重新认识了两个没思考过的词:务虚、务实。务虚告诉我,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可以从书中“获得智力的乐趣、不可言喻的美、困顿中的平静”。原来那些文学经典,看似与柴米油盐无关,实则为构成人类文明,是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一个管道。比如《西游记》,从小我们就非常熟悉,我一直拿它当动画片看,可这本书蕴含的确是人生中一路升级打怪,到最后取得成功的真理。比如《红楼梦》,好多人都研究它,有人从中悟出世态炎凉,有人悟出管理学手段,因为太有价值,所以才会发展为红学。试问,有几本书的价值能发展为“学”呢?还有那些科幻小说,扩大我们的宇宙观;名人传记,让我们直接对标大师,找到个人的榜样;解码书,帮我们积累生活智慧等等。看似是无用书,却实实在在是有用书,为我们创作打下牢固的基础,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文化。

我们要想建立产品感,从新书中选高价值读物,就需要务实。第五节正式课,告诉我们选择一本适合做读书产品的书需要有硬思维和软思维。又是两个我新接触的词,原来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方法的,我还是太天真了。学了四节课,我觉得自己接触的已经超级多了,并不是指课程内容,还有同学们的作业。本来觉得每天十几分钟的课程内容不多,写作业的时候发现很多,等到看到优秀同学的作业,每个人的思考都不同,有深有浅,就觉得获得的内容超级多仿佛在看一个大千世界。这个时候我就明白了,那些倒卖课程的是怎么也干不过正版课程,这里有班委的点评和鼓励,老师在休息日的直播答疑,有同侪的刺激和见识,这些都是课程的价值所在,无法比较的。而且,我还认识了一个词,叫“同侪”。百度了一下:  “同侪这个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指的是与自己在年龄、地位、兴趣等等方面相近的平辈。有研究表明,同侪在一起会有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同侪团队更易于形成相互竞争的氛围;另一方面,同侪团队之间更易于相互的交流、支持和影响。我们把这两种效果都称为是同侪效应。” 三十天的同侪陪伴学习,产生的是正能量效应。

第六节正式课,讲的是卡片阅读法的内容。卡片是最小的创作单元。好多人都有摘抄一些好的句子和片段的习惯,但也是仅限摘抄,结果写作的时候还是不会用。卡片阅读法教你怎么用,还教你把好句好段落变成自己创作的素材。小冰老师经常说一个公式: 人的本质=信息+模式,输入顶级的信息,才有顶级输出。我们可以用卡片积累素材,而且要用课程讲的四个评判标准去甄选好的素材。那么我们的素材那么多,会不会乱,导致写作的时候还是没法有效提取。答案是,不会。因为小冰老师又交给我们如何对卡片进行分类。分类的好处在于:哪怕你将垃圾分类,都会产生价值。

接着第七节正式课,讲的是运用前面所学几个阅读法,在一定时间内对多本书进行阅读,即主题阅读法。之前的阅读法是单个技能,而主题阅读法就是一项组合技能了,它可以应用于写书单。书单也是一种产品,你需要像写文案那样去描述书籍,要有用有趣有料,影响读者的的行为。

我当时的作业推荐的是五本关于理财启蒙类的书籍,定的主题是:理财小白入门秘籍,5本书踏上你的财务自由之路!这五本书分别是:《小狗钱钱》、《富爸爸穷爸爸》、《巴比伦富翁的理财课》、《邻家的百万富翁》、《苏黎世投机定律》。因为是第一次列书单,每本书的推荐语写的不够丰富,还是需要多多练习。

阅读篇最后一节课是终极阅读法——费曼阅读法。

这节课是核聚老师讲的,核聚老师用这个方法读透了《童年的秘密》,从而精通了教育学这个专业。之后机缘巧合在北京的中央民族大学一次叫做“多元文化与国际教育研讨会”上,核聚老师受邀在研讨会上做了一个关于教育学的报告。当时就写了蒙台梭利的文章,并且文章还收入了大会文集。并且核聚老师解读的是好多教育学方面学者他们的相关论文没有解读到的深度。这都得益于费曼读书法,看这个读书法是何等的强大。

我们看看费曼的学习理念:

“凡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能理解”

我对这句话很有体会,去年考教师的时候,面对三、四本厚厚的教育书籍,已经翻阅学习了几遍,但总记不住。没办法,我需要自己总结才可以。于是我买来一些4开纸,划分每个章节,总结成自己学习的系统知识。最后,三、四本的厚书我只用了四张纸,而且知识点记得非常牢固。所以,学习即创造,我的理解就是创造自己的学习系统;创造即学习,创造是为了更好的学习。

核聚老师讲费曼读书法解决的是专业问题,正好我的书架上有两本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写的是经济的宏观部分和微观部分。这两本书纯属好奇买来,结果刚打开就觉得好难,不懂,于是就束之高阁,再也没翻过。我试着翻阅下,OMG,真的有点读不下去。

于是,我就找了一个词,“机会成本”,这个词近两年出现频率很多。解释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又绕口,有些词之间的关系总觉得不清楚。幸好有举例解释,简单复述下,既定的一组经济资源可以全部拿来生产A或B或C其中一种产品,即生产A就不能生产B或C。若B或C生产所能获得收入分别为900万元和1000万元,那么生产A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生产B或C所得的最高收入,即1000万元。从例子可以得出,机会成本首先是放弃的那个,然后是其中可以获得最多的那个。如果是两个选择,直接理解为放弃掉的那个。想要读懂,就得转化为自己理解的简单的语言。

所以,个人认为,费曼读书法针对专业的书籍,更像是咬文嚼字,转化成简单的话,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通透。针对其他类型的书,方法肯定会有所调整。我觉得学好费曼读书法,需要提高自己的学习力,不然很难坚持下去。

在网上简单了解了下费曼读书法,它适合所有的学科,编程、教育、物理、化学、数学、经济...

小冰老师讲过:

人的本质=信息+模式

费曼读书法可以帮助我们输入海量信息和模式,所以说这个读书法完全可以迁移到我们的人生中。

调整信息和模式的核心,在于提升自学能力,所以,费曼读书法能否迁移到自己的人生中,还是在于自己。

到这里,阅读版块就结束,不算是结束,因为后面的课程都跟阅读离不开。

第二阶段——创作篇

除去休息复盘日,有九节正式课。

写作第一课就是要回归写作初心,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太简单了吧。可是,真正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又发现好难啊。初心是什么,定位都有些不清楚呢。以前写什么东西,似乎只是为了迎合哪个观点或者主题,把那些主要句子内容能扯多少是多少,只要不离题,写的美不美,深不深无所谓了。然而,决定输出的是输入,你输入什么什么水准的信息,决定了你输出什么水准。所以还是要对标大师,多阅读经典、美文。

“卡片是最小的创作单元”

写作第二课又讲到了卡片法,它不仅是个阅读法还是个创作法。听完这节课,顿时对创作有了醍醐灌顶的感受。对标大师果然能事半功倍,就像不同的师傅教出不同的徒弟一样。然而,越有用的东西越简洁,越不容易坚持去做。正如“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短短的十几分钟的课程,像是打开了写作的大门。经过小冰老师一讲解,突然之间觉得,写作这件事,本身就很简单。简单的就像每一天吃三顿饭,每一天喝几杯水。饭和水会逐渐被身体吸收,之后长大、强壮;每天做三张读书卡片,会被思想吸收,之后丰富、坚定。

似乎,简单的事情被我们想的复杂了。

“做事的时候,不要有想法,要有算法”

是啊,想法太多了,有时是一种牵绊,不如踏实的去分析如何做,这才是最快的做事情的捷径。

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能这么学才能学到真东西,既然想学到真东西,那我们何不去验证一下。

我这个人毛病很多的,拖延症、不爱思考、知难而退等等,坏习惯需要用一种好习惯来替代它。不宜太多,我怕一棒子又打回原形。

“若想极速前进,必须高频回顾”

我想先从一天一张卡片做起,之后慢慢增加,踏踏实实的积累,别再忘记。

写作前三节讲的是创作的骨架,中间这四、五、六节讲的是创作的肌理。读者能从你的字里行间读出你的文气,文气、文心来源于哪里?来自于你输入的信息。小冰老师带我们鉴赏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经典著作,不停强调要读美的文章,就是要让我们学着提高文气,如此,顶级的输入必定是顶级的输出。还有作业中要求写自己的英雄之旅,也是在练习这种经典的写作模式。有这种模式,还怕写不出故事吗?生活中,学习做饭、学习育儿、考试等等,小事就可以写成一个英雄的故事。刚写了英雄之旅,便有了七个写作误区,让我们在写作中避免这几个坑,写出来的东西清楚、简洁,也就把写作第一步做对了。这几七个写作误区,真真是感同身受。比如写作文时,凑字数的流水体;显示自己逻辑好的那些个第一第二第三;连自己都不确定的句子“几乎”、“据说”等。

创作有了骨架和肌理,算是全了。接下来的三节课就是创作实战了。

首先第一个就是运用写作轮盘来写书评。课程越到后边,我本身的能力就接不上了。简单的理论,简单的操作步骤,可是没有文笔,思维跟不上,也不知道自己写作目标在哪,下笔就会困难。还是肚里的墨水太少了,所以还是多读多练多写吧。

第二节就是分销文案,也就是教我们变现第一步。运用课程讲的六大影响力法则,可以写书评、课评,然后去卖书、卖课。这六大影响力法则是:①互惠原理(有付出有回报)②承诺一致(言行一致,扩大影响力)③权威法则(名人、专家效应)④社会认同(从众心理)⑤喜好法则(红脸白脸)⑥稀缺法则(对于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更能激发人的行动)。法则有了,运用起来也须得注意语言的风格。想一想,你有没有看了哪篇文章后就剁手了,对,就是种草风格的。

写作最后一课是精读文章,就是我们经常羡慕的那些有深度的原创美文。第一步就是定位了,这个对于我来说蛮难得,因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定位哪里。书读的少,不知道自己擅长哪里。想写出有深度的美文还是需要大批量的阅读,还要对书有基本的鉴赏能力。还是老规矩,老师教了方法,那就去练吧。

创作是需要有基础的,第一阶段的学习,实实在在的为后面的创作打下基础。即使没有基础,也是可以找出自己不足,慢慢来改正、填充所需知识。基础差的原因,我学习的心态是有些慌的,所以我不断告诉自己,不要焦虑,要放松。

在创作阶段,里面不断地穿插阅读阶段的内容:摘苹果、提问题、阅读经典、卡片、主题、列书单、费曼读书法。恍惚觉得,两部分的内容似乎是一样的,也像是阅读的延伸一样。可能阅读和写作本就是一体的,有效的阅读必会有有效的输出。

“若想极速前进,就必须高频回顾”

课程中包含了很多技能,我们都需要不断的练习,慢慢地掌握,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复习。任何一类读书产品,必定是多种技能的组合,在复习中,我们会把学到的内容自觉地联系到一起,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也可以去分析他人的产品。

第三阶段——产品篇

除去休息复盘日,一共八节课。

产品篇第一课就是关于一个读书类产品经理的成长蓝图。小冰老师通过自己的案例给我们分析了每个步骤,很清晰,很有料的一节课。

这节课作业是要让我们对之后学习做个规划。不过,加入训练营前我是没有做产品这个想法的,就是现在,也不敢有这个奢想,基础太薄弱了,所以我还是先从打基础规划吧。

在前两个版块学习了读书技能和创作回路,我对之后的规划主要就是掌握这两个大的技能。

在课程里,我学到了这两个技能实施的方法,在前期阶段我先按照课程预习课程推荐的成长蓝图来规划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高效阅读,从0到1搭建阅读体系

我的阅读速度还是跟不上,学习力差,所以我决定利用一切碎片化时间,先高效阅读20本书,20本书先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有亲子类、心理类、写作编辑类。第一个目标是养成读书习惯,找到自己适合哪类。第二个目标是提高阅读速度,学会摘苹果。第三个目标是最低每天1张卡片。

第二阶段: 科学书写

第一阶段提高阅读速度和学会摘苹果的基础上,继续高效阅读30本书,书籍内容根据写作内容来选择,先定下20本跟创作内容有关的书籍,另10本对标大师、经典来选择。具体创作几篇,我现在还真没有自信,暂时定5篇。(我做事情没有信心,真不确定自己能创作出几篇合格的文章。)

第三阶段: 深度创造,重建底层思维世界

做产品这一阶段目前没在我考虑范围内,但是还需要有读书目标。在前两个阶段前提下,高效阅读50本。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拓宽自己的视野。

我做事情比较慢,暴力突破的能力我还解锁不了,太快了我就会焦虑,还是慢慢来适合我。

第二节讲的就是最受欢迎的实战模板——听书稿。分别讲了听书稿的创作心法、创作模板、创作技巧,内容讲的很明白了,前两个阶段打好了底子,基本上就可以写出一篇听书稿了。这点,从那些优秀的同侪就可以看出来了。同侪是一个人无法堕落的底线,我还在追他们的路上。

第三节讲的也是我们熟悉的拆书稿。小冰老师很形象的区别了听书稿和拆书稿,听书稿像是一部电影,高效获取一本书的精华,拆书稿就像是一部电视连续剧,激发读者的兴趣,带领读者完成一次线上学习。拆书稿本质上就是一场线上的读书会,一本书就是一个小型系列课。

什么是课?

课,指教学的科目,也指教材的段落,又指有计划的分段教学。

既然是课,那么就要有教授的目标、内容,规划等。拆书稿也是,目标应该是带领着读者完成学习,得到有价值的内容,书稿的整体呢也要有逻辑结构。

一门好课会吸引学生自主学习,受益匪浅。一篇好的拆书稿,应该让读者感到有趣、有料,读完之后也是受益多多。

可以是一书一课

一本书有一个主题,通过拆书将书的主题分段依次来解读。比如把读书变现训练营比作一本书,主题是读书变现,将这个主题分为三大段为:读书、创作、做产品。三大段又各自拆分为小段,每小段时间不长,听课前有期待,听课中也不会烦躁,课后又获益多多。一书一课也是如此,先分成书拆成三大段,三大段各拆分成小主题,读者被吸引付费,每小段时间短也不会烦躁,一篇稿听完也有所收获。

也可以是一书多课

我们读一本书前提一个问题,或者几个问题,然后去书中找答案,摘苹果、香蕉、橘子。无论是哪种水果,都会有一部分人需要。还拿训练营举例,训练营里有三个水果:读书、创作、做产品。在学习中,有的人学到了读书,有的人学到了读书、创作,还有的人三个都学会了。所以,不同角度拆解,获得的价值和技能就不一样。

书变课必然是要让用户有所获得,还要顾及用户的使用感受,要有趣味性、有代入感,这样才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拆书稿帮我们节省了时间,不过对于我来说还是看原版书比较好。拆书稿注入的大部分都是拆书者的思考,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只听拆书稿有点局限性。不过在当下,它依然是个很不错的产品。

第四节讲的是组队做书单课,书单课单打独斗有些困难,所以老师也强调了,要学会链接,不过我觉得自己能力太差了,所以并没有做到老师提议的六个链接,比如链接老师、班委、同侪等。同时后面的课我也是觉得越来越把控不住,能力强的肯定是没问题的,差的话只能好好时间读书篇和创作篇了。

第五节是围观一些往期优秀学员打造的课程,有组队的也有单打独斗的,真的都很棒。那些优秀的师哥师姐也给了一些非常贴心的经验和实在的建议,真心感谢!

第六节借用优秀学员徐福琴启动的读书会的例子,给我们提供了启动线下读书会的思路

对于线下读书会组织我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些,我熟悉的有一个,参加过两期,属于樊登读书会分部,不过没做起来。老板后来又加盟了一个少儿英语,这个做起来了,我儿子正好上这个课,老板有亲和力,经常聊天,所以跟老板还是蛮熟的。

我觉得之前做不起来,是因为现在的人太浮躁了,没有耐心去看书,并且不爱表达,包括当时的我也是。虽然听书环境不错,就是觉得现场气氛安静略带尴尬。所以,读书会中有个会聊天儿的人蛮重要的。

我们当地有两三家绘本馆,在借书这个业务上开了少儿课外课,比如美术、书法、英语...,基本没有读书这个版块,总觉得家长的内心都被焦虑占满了,唯恐孩子落后他人一步。商家抓住焦虑这个点,不停促单,真正读书的很少,大部分人的焦点是学技能。

听了这节课,我最想的就是赶紧提高自己的能力,之后可以跟我熟悉的那家有少儿英语课的沟通一下,老板有亲和力有场地也有资源,做的话就是关于亲子类和女性成长类的,本身都是这个群体,有共鸣。做成一个孩子上课,家长在等待孩子下课的时间也在提升自己的模式,这是我目前的想法。

讲了启动线下读书会,那第七节课就是线上的了,线上的更加注重打造品牌。老师讲了品牌定位的三个角度,分别是①个人IP,比如樊登读书会,②提炼某种精神,比如趁早读书会,③服务某个群体,比如某类精准用户育儿或者成长类的即可。从未操盘过线上读书会,也不知道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不过课程给我了一个小白操作思路哈。

大家都加入过各种各样的微信群,如果有质量好一些的群,可以跟群主商量下在群内做几期公益读书,讲几篇听书稿或者讲一篇拆书稿。可以开个公众号,自己前期文章放上去,通过群内读书分享,引到公号上,公号上提前上些付费的产品包,有需求的应该会付费。如果是本地群最好了,又熟悉,也有自己的朋友可以给捧场,有自己线下读书会就可以线上引到线下。通过群内不同群体,选择不同的内容,前期做好一些内容,再把影响力扩大,之后再发展其他,比如卖课、卖书、链接到企业给企业员工做培训等。

做简单的事可能一个人就可以了,但是做产品包的话,还需得找合作人,毕竟集体的力量大,效率快。

最后一节产品课,小冰老师通过精讲自己的读书会“柔与韧”,让我们更加清楚一个品牌读书会是如何诞生的。

三十天训练已经结营了,真的是收获颇丰,我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好好消化消化。小冰老师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方法都交给我们,之后如何运用就看我们自己的了。

书山有路,柔韧前行。

我是9期3班328号学员,感谢老师的课程和班委的点评,谢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