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文章拆解Day4|《每天一点国学知识》之唐朝如何入仕做官

2023-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寒色的小书房

【个人读后感】这是一篇信息量满满的文章。 

 如果生在唐朝,你我有没有机会做官呢?这篇文章很详细的讲述了唐朝入仕做官的几种途径,有干货而且很有趣。 

 【开篇】开篇用今年的热门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李白和高适辗转半生都没能实现做官的愿望,引出文章主旨,很有吸引力。 

 【小标题】

 1、唐朝贡举科考的流程

 2、唐朝贡举科考的内容 

 3、唐朝入仕做官的其他途径 

 贡举科考是唐朝选拔人才和官员的主要方式,因此本文详细介绍了贡举科考的流程和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多种方式,第三部分就简要介绍了这些方式 

 1、唐朝贡举科考的流程 

 这部分的内容是层层推进的。

 首先是介绍了参加贡举科考的严苛条件,在当时,很多人不能参加考试的,比如李贺的父亲,因为名叫李晋肃,因为避讳的原因就不能参加考试。 

 现在看起来很可笑,不过这样的例子很有说服力,也很有趣。 

 其次是介绍了考上资格,包含生徒和乡贡,两种考生参加的考试途径是不一样的。

 接下来,文章介绍了参加考试的准备工作,他们需要提前三个多月进京,这段时间并不是复习,而是要找机会提升知名度。这里举了韩愈的案例,同样非常有说服力。 

 之后就是考试、放榜等一系列的流程。 读完让人觉得唐朝参加考试可真不容易呀。

 2、唐朝贡举科考的内容 

 我们对于古代的科举考试的认识,基本上都认为他们考的是八股文,文章纠正了这个错误认知,并对唐朝的考试科目作了详细的介绍。 

 唐朝的科考不仅分文理,而且还包含了六个科目,每个科目有不同的侧重点,难易程度也不一样,文中列举了马伯庸小说《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和元稹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文中还指出,唐朝考试也考核学子对天下局势的分析和认识,因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唐朝学子来说是不现实的。

 3、唐朝入仕做官的其他途径

 除了科考,还可以通过拼爹、举荐、终南捷径等方式实现入仕目标。 

 这里用李白、高适、卢藏用等几个耳熟能详的例子,更好低说明了其他几种入仕方式。 

 【结尾】通过唐太宗微服私访的故事,总结唐朝多元化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对这种制度对于寒门子弟突破阶层固化、促进社会繁荣发展给予肯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