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扩招的新形势下,选择导师——要慎重!

2020-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蓝色矢车菊1126

考研热

在如今的教育形式下,考研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选择,甚至很多工作多年的人也选择重新给自己一次学习的机会。

无论是为了躲避就业压力还是为了继续求学深造,考研热无疑是当下的热门话题。

据中国教育在线网统计,从1994年到2020年以来,全国研究生报考的人数涨势明显。

尤其是近几年,18年以来,每年增长50万人次,这个数字不仅仅代表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升,同时也表明了当代的社会生存压力日益增长。

大学的升学比率高,通过高考的80%的人都能上大学,但是大学的层次差异也导致了很多人从大学之初就开始计划考研。

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为了圆自己的名校梦或者是为了更高的学历,提升自己日后的竞争力,考研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不错的选择。

无论你做出的是什么选择,我想那肯定是你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或许结果的好坏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段难忘的人生经历。

但,面临残酷的现实压力,考研前斗志昂扬,励志图强,经历了一场脑力与体力的双重考验后,当真正体验了研究生生活,一切却并非如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美好。

重压下的悲剧

2020年考研结束后的两天就是圣诞节,在这个原本可以轻松快乐的放松自己的时候,却有人选择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离开这个对于他而言生无可恋的世界。

在那个圣诞节的夜里,南邮材料学院一名研三学生在自己的实验室中点燃易燃溶剂,纵火自焚,消息一出,令人惋惜。

而究其原因,和近几年大多数的博硕士研究生自杀的原因相似,其长期遭到导师压迫,还被老师逼迫签订延期毕业的协议以及帮其导师做很多无关学术的事情,导致了他患有重度抑郁症,最终走上了绝路。

原本读研在别人看来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但学术研究的圈子里也不全是净土,那些怀抱着憧憬走进象牙塔内求学深造的天之骄子,不幸遇到无良导师,不是退学就是自杀。

我们可能还依稀记得那些曾经满怀对学习的热情走进校园的他们,最终却以血的方式告别自己曾经热爱的校园,告别自己热爱的家人。

正如《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那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他们带着对家人的亏欠,带着对世界的迷茫离开了。

他们是天之骄子,父母的骄傲,但却遇到了毁掉自己一生的“老板”,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听老师的话是所有好学生默默遵守的规则。

但有些老师却难为师表,自私自利,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的同时压迫其精神。

我们其中的很多人可能会说,从小学到大学,严厉的老师有很多,正是严师才能出高徒。

曾经那么多的压力都顶过来了,为什么都到研究生了,到了博士了,已经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了,为什么还会选择自杀?

回顾这几年来令人心痛的案例:

2017年12月25日夜晚,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系的硕博连读生杨宝德在灞河溺亡。

2018年4月,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华裔女博士安德莉亚·刘在学校的宿舍内自缢身亡。

2018年10月,浙江大学博士生侯某某在杭州钱塘江水域投河自杀。

2019年2月,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化学博士刘春杨的遗体在合肥一水库的芦苇荡中被发现。

......

他们每个人都是天之骄子,他们想要攀登学术的顶峰,但结局却令人难以接受。

他们正值当年,还有那么长的路没走完,那是绝望到怎样的地步才做出的选择,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不禁要反思:是什么让近几年博硕士研究生的自杀率越来越高?

逝者安息,生者悲痛

博硕士研究生导师的权利太大,他们掌握着学生未来是否毕业的决定权,正是如此,才给了那些为了谋取私人利益而利用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的无良导师机会。

在每一个生命逝去的背后,我们都能看到一段辛酸的故事,他们为了导师鞍前马后,他们为了得到毕业的机会卑躬屈膝,最后甚至搭上了生命的代价。

但那些间接夺去他们生命的人,也只是剥夺作为导师的资格,他们仍为人师,仍快乐的生活着,不知他们会不会心怀愧疚。

大家都曾当过学生,为什么不能感同身受,为什么不能共同进步。

寒窗苦读十余年,却一朝尽毁,那些通过压迫榨取研究生身上的劳动价值,导致其无法毕业最终走上绝路的无良导师,或许只有道德上的谴责,真正能对当下的现状自救的只有研究生自己。

导师和学校是利益关系,为了维护学校的权益,面对恶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学校也会最大程度上平息这件事,这是现实。

当前也没有法律支持无良导师做出有违职业道德压迫学生的行为导致学生抑郁自杀是一种刑事犯罪,对于他们,最大限度的惩罚就是撤销导师资格。

或许,每每看到有研究生因为导师的缘故自杀的新闻,我们都认为导师罪大恶极,应该严惩,但现实就是这样,逝去生命的苦果只有他们的家人默默承受。

他们的家长含辛茹苦的培养了十几年,自己毕生的骄傲和家里未来的希望,全都破灭了。

一个人选择死或许是一种解脱,可悲的是他们的家人要一辈子背负亲人逝去的伤痛无法忘怀。

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教授诺曼·卡曾斯曾说:死亡不是生活的终极悲剧。终极悲剧是去人性化——在一个陌生贫瘠的地方死去,与拉着爱人的手所带来的精神滋养相隔离,与体验生命价值的渴望相隔离,与希望相隔离。

那些带着绝望逝去的年轻生命,是什么把他们的希望一点点用尽,直至穷尽黑暗,看不到尽头,那才是去人性化的终极悲剧。

谁的错?怎么做?

那么对于当下,到底是什么导致了研究生不堪重负频频自杀的现状?

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的挽救更多的人不要走上自杀之路?

反观那么多血的事实,研究生最终选择自杀的缘由多为导师压迫,导致他们无法顺利毕业,面对自己的直系导师他们无法做出其他选择,只能顺从。

而探寻根本,实际上是中国当下高等教育体制中的导师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导师的权利过大,他们决定着研究生是否毕业的权利,就算学生受到导师的压迫,他们也无法做出反抗,选择换导师是很难的,导师与导师之间也是互相照顾的,没人会为了一个学生而翻脸。

一旦选择,对于研究生本人而言就只能乖乖听话,导师谆谆教导的话那当然是很幸运。

如若不然,一切后果也都是由学生自己承担,承担不了,心理承受能力不行的学生,或许就会选择走上绝路。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也提到了关于导师制与教育的问题。

书中的三闾大学效仿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双导师制,为本科生安排生活和学习上的导师,其意在让教师作学生生活和学业上的引领者。

书中的高松年校长提出了一个观点:学校不但造就学生,并且应该造就老师。

学生和导师之间是相互监督的关系,而当下的这种关系,完全的变为学生百分之百顺从导师,迫于导师的权利。

学校和导师之间也是护佑的关系,学生就是这个教育链的底层,当所有的问题都不能得到正反馈,往往会产生恶性循环,衍生悲剧。

当然,我们无法一下子改变当下教育体系中的导师制的现状。

但是,对于科研高校,在注重科研的同时,是否也更应该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和生活状态。

科研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就算有再多的科研成果,也不能保证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

对于刚刚结束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如果想拥有一个美好的研究生生涯,选择导师之前一定要慎之又慎,向历届的学长学姐们打听各位导师的实际情况及其科研成果,关注导师的人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导师,顺利度过愉快的研究生生涯。

愿所有努力过奋斗过的年轻人都能遇到善良的人,学有所成,顺利毕业。

共勉!

本文首发于我是瑶小瑶微信公众号(ID:wsyxy1126)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