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了就是慢了
乐于学习似乎只有学霸才能做得到,哪里是一般人能够进入的境界呢。但是,有证据表明,学霸们似乎掌握了某种技巧,能够迅速喜欢上学习,无论学习任何东西。
比如说,面对一门陌生知识。
学霸的做法是,学一章就把一章的内容学扎实、弄透彻。当做题达到80%正确率的时候,娴熟感产生了,当达到90%的正确率,他们已经进入欲罢不能的境界了。那时候,学习和做题就跟打游戏没有任何差别,他们完全进入了打怪升级模式。
相比而言,学渣就很惨。每一章都学个60%左右的正确率,然后,几乎时时刻刻都生活在打击之中。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嗑瓜子,平均每嗑两个瓜子,就能吃到一个发霉的,体验非常糟糕,常常泛起恶心呕吐的感觉。
只要你想快速而又轻松的学习,那么,你就必须稳扎稳打,把第一章的掌握程度提升到90%以上,然后你终于体验到了掌握一个知识是什么感觉。随后,这种掌控感会自然让你进入打怪升级的游戏状态。接下来,第二章、第三章、以此类推,以至于无穷。
这个过程看起来很慢,其实最快。
而且,从某个时刻开始,比如学到了第四章、或者第五章,你的内心深处刹那间油然而生一种自信——“我能成为这门知识的专家”。到那个时候,学习对你来说就不再是苦役,而成了享受。
总结一下,读书学习必须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 首先划定一个极小的学习范围(比如一门知识的第一章,甚至是第一章的第一节);
第二, 反复咀嚼,反复琢磨,融会贯通,如果有习题,要力图达到90%的正确率(尽管这个过程磕磕绊绊,但要坚持住),形成掌控感。
第三, 开启下一个章节。
直到,让你的学习进入欲罢不能。
这个技巧,适用于背单词、背文章、学英语、学数学、学历史等等一切知识。当然,这本身就是一套高效的阅读方法。其中的铁律是:凡是遇到卡壳、学不下去的情况,只有一个原因,你此前学过的东西不熟练,没有达到掌握的程度。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曾经运用一个巧妙的方法让他的妹妹琼成为了天文学家。
使琼成为科学家的真正转变是在她14岁的时候,理查德·费曼当时是普林斯顿的研究生。琼很早就对天文学感兴趣,可是母亲曾告诉过她女子的大脑达不到科学工作的程度。而当她14岁生日时,理查德送给她一本有关天文学的大学教科书,当她认为这本书对她来讲太难没法看懂时,理查德让她坚持看下去。
“你从头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这样坚持往下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
用这种方法坚持读下去,她取得了稳步的进展。后来,她读到第407页,其中有一张图,显示了一颗星的部分光谱。图注认为获得这些信息的天文学家是有成就的,这位物理学家是赛西莉恩,她是位女士。“秘密找到了:这是可能的!从那一天起,我可以把自己的兴趣认真地放到科学上了。”后来,琼,不但精通天文学,而且成为了天文学家。
显然这种循序渐进读书法、这种稳扎稳打学习法也是理查德·费曼,这位物理学大师中的大师、天才中的天才运用的学习方法。而这个方法,在许多人眼里简直愚笨至极。而真相,往往是反过来的——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所以,我们之所以没能成为天才、而且学习效率低下,不是因为我们太笨,而是因为我们过于聪明了。
有时候急于求成想快点成功,反而是最慢的方法,因为欲速则不达,人生很长,一步一步走扎实它,享受生活的每一天,循序渐进的达成目标,这才是最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