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中生活
我初中的时候,读的是乡里的重点学校。
我是复读一年之后才考上的。那时候,全村的小学毕业生大概有二十几人,每年能考上的最多也就三五个。
刚入校的时候,我们的宿舍是一排五六间的瓦房,我们十几个男生住一间屋子,南北两排的大通铺,每人身下铺一个自己家带的“草铺的”(就是一个大褥子,里面装的不是棉花,而是麦秸秆)。“草铺的”有半尺厚,但是到了冬天,仍然冷的不行,孩子们就两两的组合,钻一个被窝里睡,这样,上面可以多盖一层。
(1)吃饭篇
那时候,可能是为了防止浪费吧,吃饭是需要提前报的,每个班的男生女生分开。我们班大概三四十个男生,每天两个人值日,负责汇总大家第二天的早中晚餐数量,并把收上来的粮票、菜票汇总好,一并报给伙房。
第二天,值日生要去食堂排队把饭领回来,发给大家。稀饭需要同铁桶装好,两个人抬回来,用勺分给大家,馒头则需要拉几个人一起去抱回来。等大家都吃完了,再去井里打水,帮大家把饭碗给洗了。那时候,大家都是十多岁的孩子,打理几十个人的吃饭问题,还真的不容易,好在有同村的、平时关系要好的同学帮忙,否则,不知道要乱成啥样子。就这,也偶尔有发乱了的,值日生没有饭吃的情况发生。
(2)如厕篇
那个时候的宿舍,冬天冷、夏天热,没空调、没暖气,连风扇也没有。宿舍距离厕所比较远,学校就给每个宿舍发了一个小便桶,方便学生晚上小便。
我对这个黑色的塑料小便桶印象很深。那时候没有宿管阿姨,每个宿舍自己安排值日,大家轮流倒小便桶。这个差事大家都不愿意干,嫌脏。后来,不知道从谁开始,大家就都不干了,小便桶里面的“液体”与日俱增,水涨船高。慢慢地就溢出来了。满屋的臊臭气。
有人实在受不了,就捏着鼻子把桶放在了宿舍门外边,就这也挡不住有人继续往里“扫射”,这小便桶就不断地外溢。别的宿舍也不比我们好到哪里去,他们也有样学样地照做。于是各个宿舍的门口都尿液横流,骚臭无比。
又过了一段时间,有人在小便桶旁边挖了一条浅浅的沟,这样一来,尿液就顺着浅沟向远处流去了,成功实现了祸水东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