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日记想法每天写1000字

为了撕我,室友专门拉了一个50多人的群

2018-08-29  本文已影响38人  壬十四

01

最近北京房租大涨,刚毕业北漂的朋友A为了省房租,不得不和另一个北漂住到了一个屋子里。朋友A是男的,当然,他的室友也是男的,两人睡一张床。

A刚跟我说的时候我心里还一膈应,问他,习惯吗。A苦笑着说,没办法,谁让现在自己没钱呢,现在能在北京活得下去的,要不就是精英权贵,要不就是特别能吃苦的,而他属于后者。

我看他苦中作乐,于是没说什么。

直到前天,他说发现室友拉了一个五十多人的群,好像是专门讨论他,于是他用小号混进那个群里,发现室友正在群里滔滔不绝地数落着他的一些生活习惯,其他人要不在随声附和,要不就是把自家室友也拎出来数落一通。

而在他室友眼里一些不可饶恕的错误无非就是东西没摆好、垃圾忘了倒,上厕所时间长等。

朋友A表示无可奈何,但也不知道如何去跟自己的室友沟通。因为在群外的现实世界,室友从没明确跟他沟通过这些问题。群里群外,两副面孔。

02

前段时间新闻里爆出来的一个女生寝室6个人8个群的消息同样也让人颇感无语。

6个人的寝室却玩起了群的排列组合?在很多人眼里群是最合适隔绝对方,彰显领地意识的地方。作为群主,你有资格决定一个人在或者不在,去还是留。

跟一个室友产生矛盾后还要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赶又赶不走,似乎把对方隔绝在群外面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所以你宁愿掏出手机建个群自封王土,刷刷地拉二三好友进群吐槽怒怼,直抒胸臆,也不愿意静下心坐下来面对面好好地沟通。

最初为解决沟通问题而发明的群成为了一堵堵高深的墙。

纵横错杂的群关系竖起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壁障,不仅暴露了自己狭隘的内心,而且再次弱化了自己沟通的本能。

03

我在东北上学时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有什么问题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当然在这里并不是倡导大家都去吃烧烤解决问题。而是想说明如何借助正确的方式或工具去解决沟通的问题。

烧烤创造了两个人坐下来沟通的条件,是沟通的过程中重启话机的引子。同样地,群也有这种作用。

所以说无论是烧烤还是群,都应该成为人际沟通的桥梁而非壁垒。

04

小时候跟小伙伴打了架,总是忍着不去主动和对方沟通和解,等着对方来跟自己和好。

但后来发现与其苦苦煎熬等待,不如主动沟通获得谅解。

学会沟通是每个人必掌握的技能。回家要跟父母沟通,要跟老婆孩子沟通,上班工作要跟老板沟通,跟同事下级沟通。现代企业也把内部的高效沟通作为实现高效率运作的法则。

没有什么问题是沟通解决不了的。

所以又回到朋友A那个问题,有时间拉个50人群每天花费大量时间来吐槽不如花个十分钟坐下来好好沟通。

你说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