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暴露了你的家庭教养
最近去食堂吃饭,食堂的电视里播着《舌尖上的味道》系列节目,那些热气腾腾的饭菜,看上去很诱人。有些是依山傍水、就地取材;有些是祖传的手艺、精耕细作;有些是地方特色美食、文化的传承。
这些菜并不是出自名家之手,可能只是某个巷子、某些村庄里的一个户人家,或者市井人家的家常便饭,但这些家庭或者小作坊,都有一个特点——充满了烟火气。
用老妈的话说,就是“生活,年像年、节像节、日子像日子。”这话应该是从姥姥那传承过来的。很简单的话,现在我细细品味,却蕴涵着大道理。
日子,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吃好一日三餐,你,是否按时吃饭?是否自己下厨?是否精挑细选食材?是否关心体恤家人?
从满足温饱到追求品质,餐桌折射出了经济学、心理学、人生态度、人性弱点。
小时候,爸爸妈妈上班特别忙,无论晚上加班到几点,老妈早晨都会早早起来准备早餐,她会给每人加一个荷包蛋,但唯独她自己不吃,20多年的时间里,好像一直这样。我曾问过老妈,为什么不给自己准备一个?她说:小孩子长身体需要补充营养,爸爸比较辛苦,也需要补充营养。。。我不爱吃荷包蛋。
现在想来,虽不赞同妈妈对自己的态度,但我知道一碗坚持了20多年的荷包蛋里,藏着妈妈对全家人的爱。
我们在这样氛围的熏陶里,学会了善解人意、关心他人。
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某个炎热的夏天,一位妻子大老远拎回家一半西瓜,冰镇在冰箱里,然后去忙别的事情了,丈夫回到家看到冰箱里的西瓜,很是高兴,拿出西瓜吃掉了以西瓜中心为圆点,二分之一的半径,然后把剩下的西瓜放回了冰箱里。妻子回到家,打开冰箱看到西瓜,马上降暑了———心拔拔凉。
当时我跟老爸说这篇文章,老爸说,在我们家里,不存在这种情况,最后吃饭的人,吃到的肯定是最好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出去跟朋友聚餐有些礼仪你需要懂。餐桌上,能看出来一个人是否会关心别人、是否有人自私自利。
比如:
餐桌的座位有主宾的位子,你是随从、或晚辈就不能乱坐,小辈的人要坐在门口的位子;
点菜的时候,先让主人点,酌情处理;
吃饭的时候,别关顾自己吃好吃的,菜量按份的,不要多次取拿。。。
这些说浅了是礼仪,说重了是教养。
如果你不懂餐桌礼仪、职场礼仪,也不用紧张,只要不自私自利,为他人着想,基本就不会错了。
记住你的气质里不仅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还藏着你的家庭教养。
菲奥娜Young
2017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