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野烧
2020-10-30 本文已影响0人
诺蓝333
志野陶在日本虽有四五百年历史,其起源却是在中国。
志野烧源于我国宋代黑釉瓷器的工艺。日本的工艺师来访中国学习后,在日本一个叫志野的地方烧制这种工艺,取名志野烧,便产出了日本最早的白色陶器。
日本工艺师在烧制黑釉天目(日本对我国宋代黑釉瓷器的称呼)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在天目形茶碗上施挂白釉,所谓“白天目茶碗”。在桃山时代,白釉完全以长石为原料,厚而温润。釉面上随意地显现红色的“火色”和橘皮状的“棕眼”。
志野的胎土专用一种产量不多的“艾土”,白中透青,质地极柔软。上淋上厚厚的长石釉,慢慢烧慢慢冷却,烧制后会因为微量的铁份而在表面上局部出现美丽的火色,器物表面上也会因为施釉烧制后出现无数的小洞,如同柚子皮一般也是志野烧的特色。
志野烧最特别的是由多种老岩泥经手工拉胚成形后加釉经1300度高温烧制而成,在窑炉中温度有变化,杯的釉面也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变化,这是连工艺师也无法估计到的。
烧制出的茶杯含有大量的二价铁、三价铁离子,与茶中的单宁酸、茶碱等作用,超强软化水,大大提升了了茶汤的回甘度,水体清透、绵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