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历史更文800字点赞

历史每天一得(10.27)

2022-10-27  本文已影响0人  大乐先生

1958年,一位专家拿着放大镜,研究一幅2米高的古画。却发现画中树叶里有两个字闪了一下!他以为眼花定睛一瞧,惊喜地发现两个字和草木融为一体,这可把让他乐坏了,心想几百年了,终于被我找到了?

这两个是什么字,为何他如此的激动,又为何几百年没人发现呢?

1958年,李霖灿应朋友邀请,研究高约2米《溪山行旅图》,该图争议他是清楚的,这次他想到了用格物的方法,打算一格一格地去寻找答案,李霖灿预感这次或者有新收获,于是他就拿着一个放大镜,一格一格的选择,特别是寻找石隙树缝崖边这些地方。

但是他找了一段时间,却醒悟一个事实,研究这幅画的人那么多,如果真有名款,应该早就被人发现,特别是董其昌后,历代的画家和收藏家,都曾经这样寻找过,但都一无所获,想到此他有点气馁。

《溪山行旅图》争议也在董其昌身上,有人疑问:你怎么断定这是范宽画的?

大部分人的回答,是画中有董其昌亲自书写“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但许多人却忽视了两个问题?

一,董其昌他落的款是“董其昌观”,这个“观“字很重要,他表达的意思董其昌看过,但却没有下结论,与巨然《雪图》中的“董其昌鉴定”完全不同。

二,即便是经过董其昌鉴定,但未必代表董其昌就完全正确,因为书画鉴定往往会看走眼,就拿乾隆为例,当年就看走眼把XX当做了真迹,却把真迹当成了临摹。

董其昌在鉴定的巨然《雪图》之初,也曾经认为画作的风格,与北宋时期的不大符合,幸好后来在画作中,发现巨然大师的名谓,才让人不得不相信,这是一副巨然的作品。

所以,董其昌虽然观过的《溪山行旅图》,但却没用明确它是范宽作品,最重要的还是《溪山行旅图》印章不多,除了梁清标的两方图章,再追朔上去,就是董其昌的题字,最早的是洪武年一方司印,没用任何宋朝和元朝收藏家的印章,因此一些收藏家和书画家,认为在证据上不足以证明是范宽的作品。

不过李霖灿是幸运的,或者是冥冥中注定,他在寻找时,忽然瞥见画作的右下角,一队行旅人身后,一片密密麻麻的树叶,好像有两个字样闪了一下。

他定了定神,用放大镜仔细一瞧,惊讶地看到了“范宽”二字!当时他激动地捂住了嘴,再三反复确认,证实的确是范宽两个字后,他是无比的兴奋,《溪山行旅图》范宽的签名就此发现了。

可是发现了范宽的签名,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要确定范宽的签名,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对于《溪山行旅图》范宽的签名,有人提出了两点存疑:

1,范宽的签名写得太随意了。

2,为何签名是范宽,而不是范中立。

对于这两点的存疑,支持者认为这签名为真,有以下三处:

1、签名中的墨色与画作是一致的;

2,签名的地方,恰在绢画的一条缝隙上,宽字也因此缝隙的原因,出现了变形,证实签名是创作是既写上去了;

3、签名的部分在树林中,与当时宋人喜欢在崖边石隙题字,仅仅写上名字和年份是一致的。

也因为更多的证据,支持该签名是范宽亲题,虽然字写得有点潦草,但却于画作融为一体,而且历史上范宽是画作出名,并非书法。

中国历史上,众多画家中,也有书法一般的人,例如仇十洲,因此学者推断,或者正是范宽的字,写的一般,他就别出心裁的藏拙,把名字融入到画中,让人们去探寻。

那么为何不写范中立而题名为范宽呢?

在夏文彦《图绘宝鉴》记载:“范宽,字中立,华原人,性温厚,有大度,人故以宽名之。”按照惯例,的确画作签名应该为范中立。

但这有可能,范宽生性豪爽,为人也心胸阔达,时人喜欢称呼他为宽,而范宽的名声比范中立更为响亮,所以他随大众的意思,在画作范宽为名。

不过这个说法,还是有待考证,不够按照《溪山行旅图》的造诣,此时的范宽估计是已经人到中年,所以无论是布局,还是笔法,亦或者是留白,转折的细微处,范宽处理非常老道,那么董其昌是否已经发现了这个签名呢?

专家普遍认为,董其昌估计早发现了,所以才敢于在上面写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几个字,因为古人鉴定可不像现在,必须是有所依据的,董其昌敢于这样写,极大可能发现了范宽的签名。只是董其昌没有告诉后人,而范宽的签名又太隐秘了,导致400多年后,没有收藏家再发现这个签名。

发现范宽的签名,对于中国绘画史上说,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溪山行旅图》第一宋画的地位确定,再也无需多方考证,用其他资料去证实它。

其次,范宽签名的发现,等于为范宽其他的宋画,提供一个鉴定方法,或者一些暂时不知作者是谁的古画,提供了新的线索。

《溪山行旅图》重山叠峰,特别的是利用现代仪器,将画作放大30倍后,能看到范宽对于每一个微小细节都处理得细致入微,将细微和宏大结合的如此完美,不得赞叹中国古代画家,在写实和意境上的超越时代的功力。

2004年,范宽被《生活》评为“上一千年对人类最有影响的100人物”之一。

《溪山行旅图》更被誉为“宋代绘画第一杰作”,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它的影响不止于中国。甚至影响了世界。成为了中国画坛的一座丰碑和骄傲!(来源:猫星乾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