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想法

中国文人为什么“悲秋”?

2020-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写你自己

“悲秋”

金秋九月,秋意也已渐浓。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的诗人学者,亦或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对秋天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悲凉感受。秋天在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就是代表着悲凉、萧条、凄苦。秋天,似乎极能使文人生发沉郁深远的心志,感发出凄怆哀伤的感情,堆积于心从而诉诸于笔端。“悲秋”是中国文人特有的一种情结,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中一个经典的文学主题。

01 “悲秋”文学的发展进程

中国文人自古就有借景寄情的传统,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书写自己的际遇和情感。秋景作为景的一种,对其进行文学创作自然也有悠久的历史。

先秦时期,《诗经·秦风·蒹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可谓开创了古诗词中悲秋的先河,诗三百中《诗经·小雅·四月》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对秋天萧瑟的意味描写更甚。几个世纪后,爱国诗人屈原《山鬼》的“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湘夫人》的“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些诗句通过自然景物写出了凄美惆怅的意绪,渲染了因秋而悲的气氛。《诗经》中虽有悲秋的诗篇,然其作者已不可考,故可称屈原是“千古言秋之祖”。但是屈原的这些诗句并不是其诗作的主要部分,更不能以“悲秋”来概括屈原的创作风格。以“悲秋”为主题进行创作的真正开启者,当属屈原的继承者宋玉。就悲秋来说,他的成就是大于屈原的。他将屈原的悲情进行了扩大和渲染,成为贯穿辞赋始终的主旋律。以秋意烘托失意文人的无奈,倾诉文人不遇的伤感与哀愁。宋玉之后,“悲秋”演化为失意文人抒发怀才不遇的主题,这个主题的发端就是《九辩》。

《九辩》节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僚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沃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惜慎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怆忱愤恨兮,去故而就新;

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

惆怅兮,而私自怜。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雁摩廪而南游兮,鹛鸡啁哳而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时壹赛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在宋玉的影响上,一些带有秋天特色的意象如秋风、秋叶、秋月、秋蝉、秋雨、秋雁等开始出现在文人的创作之中。 到唐宋时期,悲秋主题得到了发展。唐代文人的悲秋由于时代状况可以分为慨然壮阔之气和悲观忧虑之思,呈现不同的况味。而宋代更是出现了许多包含悲秋意味的词作,李清照、欧阳修、柳永等词人都曾将“悲秋”主题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至元曲、明清小说,其中又不乏悲秋之名篇名句。其中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便是历代以来广为传诵的悲秋作品的代表。

02 “悲秋”文学的形成原因

秋天的收获,满心的喜悦。悲从何来?《说文》:“秋,禾谷熟也。”万物的成熟是在时间的长河里成长的,是经过时间的炙烤而完成的。成熟,离不开时间之钟的摇摆,伴随着滴答的钟声走向成熟,又走向衰败、死亡。成熟的前边是时间堆积起来的巨大山峰。人类和万物是游走在时间的长河里的,而熟是一个节点。它是以流逝的时间为代价的。因而,当人类和万物在“秋”的河流里流淌的时候无不伤怀。

西晋陆机《文赋》“遵四时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物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陆机和刘勰都阐明了气候、景物的变化与文学情感之发生的关系。在秋天,目之所及满眼金黄,那是生命的光,生命的光到达顶点的时候生命就走向衰败了。那是万物成熟了,熟是生命的临界点。在这临界点以左,是绿色,它代表着生命,体现着生命力。临界点以右,是黄色,它一方面代表着财富、辉煌、生命的光芒;一方面它代表着无生命力的死亡。四季轮回、气温变化导致万物消长,进而触动人的内心情感。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国的悲秋文学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作物的成熟要在时间河流里完成,是对时间流逝的叹息;一是作物的成熟也就是作物衰败的开始,人们由物之衰败联想到了自己。秋天由于季节的原因,万物失去勃勃生机,秋风萧瑟、百花凋零、草木枯萎,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刺激永远是那么强烈,他们的肉体和心灵在秋天的残败景象所铸就的荒凉与萧瑟的不断磨打下,又进一步升华为伤感凄凉、悲哀失意、生命短暂的人生感悟。“暮蝉不可听。落叶不堪闻”、“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这种感悟不断积淀,代代相承,最终凝结为一种悲秋情结。一种文学主题。

03 “悲秋”文学寄托的感情

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各个方面是相互渗透、互相联系的,但在具体的诗词中它又各有侧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思乡怀人。如柳永《倾杯·鹜落霜洲》“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王昌龄《边愁》“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二)怀才不遇,命途多舛。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入信高洁。谁为表余心”,马戴《灞上秋居》“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三)英雄迟暮、人生苦短。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四)离别之苦。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王实甫《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04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悲秋”是一种复杂的情怀。诗人的怨愤与愁绪不源自物,而源自人生的穷途失意。秋本无情无志,更没有感伤,不过是秋外在的自然形态和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使之更契合中国文人的心境罢了,情与景的交融方见中国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虽然是言秋文学的主流,但是刘禹锡《秋词》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却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让人精神为之抖擞,使人意识到秋天的景象也可以寄托奋发喜悦的情感。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稻香果熟,层林尽染,绮丽多姿的秋日才是我辈应该歌咏的景象。

今日摘录

秋声赋

欧阳修(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因聪)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一作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