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为邻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不违背自然发展,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从远古至今天,从上天入地到脚踏实地,从治国齐家到修身养性,从梦想到现实,从外表到内心,都离不开“德”。
德,德行,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尺度,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有德行的标杆来衡量,不做有失德行之事,不做德行之外之事。作为一名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在新时代的指引下,我们要有自己的德行,成为学生的学习的典范。因为老师的举手投足,都是学生所见证的,如果自身的德行都不值得自己去信服,又如何让学生去努力效仿,又如何能教育出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如何指引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所以,君子不可无德,师者必须有德行。
德,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人有血有肉,有筋有骨,有心和灵魂,从出生起就具备人的本能,那道德便是这本能里不可或缺的。道德,是为人父母善待子女,也是为人子女善待父母,代代传承,不忘道德底线。慢慢长大,道德是与人和谐相处,是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有着人生百代,永不凋零。作为道德的引领者,一名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时刻铭记道德,引导孩子们用道德生活,用道德成就人生。让道德的光芒洒遍大地山川、江河湖海,洒遍生命之路。
德,与教育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就是我们当下所说的德育。教育者必须有德,让受教育者不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未来做贡献,为民族的希望做传承,更要学习道德,心中有德,必是善良之人,小到爱护一花一木,鸟兽虫鱼,大到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民族的每一根丝缕。从故土开始,从河畔开始,从一棵树开始,有德有行,有道有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道德相伴,在校园里,在课本里,在朗朗读书声中,在每一道题目里,与道德一起成长。
提醒、鞭策我们的孩子们,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时代的青少年,做党和国家发展的接班人,与德为邻,日月可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