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减肥不是挨饿,而是与食物合作》--三种不健康的饮食个性
“与食物合作”,就是在我们充分理解和尊重身体信号的前提下,由爬行动物脑发出饥饿信号,情绪脑如实传达,然后理性脑进行分析和判断决定我们什么时候吃、吃什么,最终这三重大脑达成协调一致的状态。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健康、自然的身体状态。
饮食就和穿衣打扮一样,它有自己的个性。不同的饮食个性影响着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生活中常见的三种不健康的饮食个性,分别是:谨慎派、苛刻派和随意派。
有时候,同一个人身上会出现两种以上的饮食个性,但每个阶段一般只由一种饮食个性主导。比如,有一位律师,在工作不忙时,表现出的是谨慎派,但是,一旦工作特别忙碌,立刻就变成了随性派。
1.谨慎饮食派:对吃什么食物特别警觉
它最大的特点是吃饭跟玩扫雷的电脑游戏一样。对吃进嘴里的每一口食物是否健康、含有多少卡路里,他们都要求非常精准。谨慎饮食派看起来好像挺健康,其实,它已经破坏了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
对谨慎饮食派的人来说,他们这么注重饮食的目的是什么呢?很多时候,是为了在周末,或者和朋友聚会时,能美美地吃上一顿。但是,不要忘了,我们每年有104天周末,以及数不清的聚会,所以谨慎饮食派的人也会出现暴饮暴食、体重反弹的情况。
2.苛刻饮食派:简直把节食当成了事业
苛刻派和谨慎饮食派相比,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对任何食物的考量完全是为了减肥,和健康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苛刻饮食派的人更容易在挨饿和暴饮暴食之间来回切换。
由于不规律、不健康的饮食风格,很多时候,他们的体重就会反弹,从而感到沮丧。接着,又因为减肥不成功,苛刻饮食派的人还会尝试一些比较极端的减肥方法。比如,尝试各种各样的减肥药,有的人甚至会去抠嗓子眼催吐。如果长时间靠催吐减肥,慢慢地,你的身体会建立一个错误的条件反射,就是一吃东西就吐出来。它可能会导致一个严重的疾病,叫作神经性厌食症。
3.随性饮食派:漫不经心的无意识饮食者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吃饭真的太随意了,而且他们吃饭时,往往还会做其他事情。
第四种类型叫作情绪大过天型。对这类人来说,食物已经不是食物了,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发泄情绪的工具。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情绪,比如高兴、生气,或者觉得压力很大,他们都靠吃饭和美食发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