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霸道矫情
最近嘟嘟出现一些比较强势霸道又娇气的言行,比如昨天和小七在她家玩时发生了一件事:小七拿着敲核桃的小铁锤去拼图地垫上敲核桃,嘟嘟看到了想过去凑热闹。考虑到小铁锤的危险性,我说:嘟嘟 ,妹妹要用铁锤敲核桃,你离远点,怕敲到你。小七也用手挡着,让她不要靠近,没想到嘟嘟反而凑的更近,头都快趴上去了。小七用手推开她,她就动手去打小七的头,打了一次又一次,虽然手力不大,但是连续打了七八次。小七只是默默躲避,也不还手也不哭闹。我很生气,声音很凶的叫小七打回去。小七估计被我的样子吓懵了,抬头茫然的看着我。倒是嘟嘟开始大哭,跑过来抱着我边哭边委屈的说妹妹碰到她了,还不给她说对不起。我很生气的反驳她,我只看到你打妹妹,你还要妹妹和你说对不起吗?
现在记录这个过程的同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对她产生了误解。1,自己还是忽略了她们这个年纪的思维特点: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考虑别人,有的只是自己视角和情绪。所以嘟嘟委屈的情绪是可以理解,我应该接纳而不是反驳。同时,我可以尝试用角色扮演游戏让刚才的故事重演,让她扮演小七的角色,试着体会别人的感受和视角。2,很多时候,是我们大人用不当的方式把孩子间的事情搞僵。之前有一次小七在我家吃饭,正好嘟嘟开始用刚买的练习筷,小七非要用练习筷。我认为嘟嘟肯定不同意的,便歉意的拒绝了她。后来她们两个吃着吃着尽然自己商量好交换筷子用了。这次因为担心小铁锤误伤,出言阻止嘟嘟靠近,让小七产生警觉和对嘟嘟的排斥,于是也挥手阻止嘟嘟过去,想要去看看的嘟嘟感到被拒绝就执拗的一定要靠近,可能是妹妹挥手不小心碰到她头了,于是她生气地反击,同时心里觉得特委屈。如果我当时换一种预警方式,应该就会好很多。比如我通过描述事实加操作提示的方式。看到嘟嘟过去,就对嘟嘟说:“嘟嘟很好奇妹妹拿个铁锤干什么是吗?妹妹想要敲核桃。这个铁锤很重,很危险,妹妹敲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敲到手,不要碰到头,我们看的时候也需要站远一定,保护好自己。”然后可以给她做个安全引导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