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感受那不勒斯的力量
用了三天不到的时间看完《消失的孩子》,我有一点怅然若失。
两天之后,我才动手开始写这篇笔记。
虽然深知,在这之前,也已经欠下了很多早已允诺过的读后感,但是这部那不勒斯四部曲,确实让我没有办法停下来去想别的书,从第一部开始,到最后一部结束,我发现自己被这种极具力量感的文字迷住了。
虽然故事结束了,但是文字带来的跨越时间和性别的震撼,却值得一遍遍的去体会。
那不勒斯四部曲首先,不得不感叹作者的文字功力。
字里行间没有任何浮夸的堆砌和做作的修辞,就这么自然且平淡的叙述着,然后,Bang,事故就发生了。很有一种走在罗马街头的感觉,朴素的石板路和民宅,走着走着,一个不经意的转角,竟然就看到了许愿池。所以,在读书的过程中,就会越来越沉醉在这种漫不经心的惊喜里,就好像这作者给我们读者的一种奖赏。同时,作者在心理刻画和叙事的过程中,也丝毫没有过分沉溺其中,总给人一种干脆且直白的快感,虽是以莱农的第一人称来叙述,但是却让人不会有被作者主观绑架的错觉。
翻译老师也是同样了得。记得之前读某一版《刀锋》,因为翻译的很难读,以至于原本可以有9分的阅读感硬是被生生的降低到了7分。然而这四部曲的翻译,让人读来毫不费力。就好像作者本人直接写成的中文,无论是修辞,还是断句,都十分顺畅和耐人寻味。
再说说这个故事吧。
4本书,记录了两个女人从5岁到50岁的友谊。如果一定要给一个定义的话,我愿意认为这本书就是一部女性小说,以女人的视角,去理解领悟以及感受。读了这么多年的小说,以女性为主体的小说实在是少。而这本书,不像男性作者写的女性小说,类似毛姆的《寻欢作乐》,带着很多男性的主观见解理解的女性,也不像《简爱》,过于细腻而缺少力量的故事。费兰特笔下的女人们真实的近乎赤裸裸,无论是对待情感,还是对待身体,甚至是对待物质,她们都表现出那种接近理性的感性,一次次的让读者也似乎深陷其中,似乎可以感受到那不勒斯的质朴和暴力。
时间和年龄的跨度,让读者跟随着莱农一路成长,感受着她自己在《消失的孩子》里描述的,“为了寻求阶级提升而努力的一生”。无论是又爱又恨的友情,又刻薄又温暖的亲情,以及热烈却又自带伤害的欲望和爱情,作者都是用一种纯粹的像一面镜子一样的语言把所有的感官意识都呈现给读者看,直接的让人有些羞愧。
莉拉和莱农,那不勒斯小镇上的两个同龄的姑娘,来自同样贫困的家庭,却因为各自独特的性格和特质,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但是却自始至终惺惺相惜。莉拉是极聪明的,是莱农称之为天才女友的闺蜜,是老师们因为她不再读书而惋惜的学生,是男人们一眼便被吸引的女神,是那个即使经历了万千事故却到老也依旧桀骜不驯的女人,而小说的第一人称莱农,却是一个同样聪慧漂亮,却性格柔和的女孩。莱农对莉拉的感情,那种爱,恨,嫉妒和羡慕,我想每个姑娘应该都经历过,不经意的瞬间,便会勾起自己的回忆。
随便摘录几句,大家也一起来感受一下费兰特文字的力量。
“跨越边境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儿,沉浸于别的文化里,会发现之前以为是定局的事情,其实是暂时的。”
“理想的培养、逻辑的思维、高雅的阅读不能让别人爱上你,但却让你坦然接受不被爱”
“他是一个浑身上下散发着权威的男人,尽管权威就像一种色泽,要一点点就够了,因为即使是只有几分钟,这种权威都会出现裂缝,让人隐约看到另一个人,这个人并非那么无懈可击。”
“一个不爱自己母亲的女人,是一个迷失的女人。”
Che una don na senza amore per la sua matrice e persa
A women without love for her origins is lost.
一个不爱自己母亲的女人,是一个迷失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