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19年关西追樱之旅·人物篇
异域的旅游最痛苦的就是语言、文化的鸿沟,隔着这道鸿沟,万物都看不真切。雾里看花般,花非花,雾非雾,囫囵着感受,似懂非懂着观看……
1.京都生活的会说中文的波兰女孩
booking上预定了京都的房间,看评论说有一位非常非常好的会说中文的波兰女孩。我在脑海中勾画了一位胖胖身材、白白皮肤、金黄头发,脸上还有点雀斑的欧洲女孩的形象。关西机场到达后我计划了下时间,发现无法在酒店标明的接待时间内到达,又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入住方式的信息,我担心的播了个电话。接电话的就是这个波兰女孩,她告诉我,别担心,她会一直等我们。
到达酒店后,我发现,她很漂亮,高高瘦瘦,金色头发,非常有礼貌,周到又热情,第一印象极佳。在京都停留的5天,她和另外一个女孩子轮值,每次见面都她的脸上洋溢着温柔美好的笑意。
有一次我向她买京都巴士一日卡,她主动送到我房间,然后由于没有零钱,她又跑下楼换零钱,然后我顺便向她请教坐车路线,她不是很清楚,又跑下楼帮我查,打印好了给我送到房间……楼上楼下跑了四五趟,搞得我十分不好意思。
还有一次天黑了我儿子要喝那种白桃饮料,楼下的售卖机里没有,我就google了一家比较近的店带着他去买。我们走后,姥姥觉得不放心,就跑下楼来想跟我们一起去,结果又不知道往哪走,波兰女孩就陪着我老妈走了很远去找我们……
通过她们的聊天,我才知道,原来她在南京读过一年书,所以中文这么好,又因为喜欢京都就留在了京都生活,目前还没有男朋友……听完她的情况,我忽然很羡慕,觉得这真是一种不错的人生!
很遗憾,离开的那日不是她轮值,她的partner——另一位穿着日式服装的女孩,送我们出门,并用一个漫长的90°的鞠躬向我们告别,让人感动之余有些不知所措的狼狈。
2.岚山小火车上的傩人
岚山龟岗站我们从龟岗站坐岚山小火车。龟岗站所在地颇为荒凉,四周的田野和山峦在初春里萧瑟,站台上有一组貌似田鼠,憨态可掬的雕塑,与周遭的田野阡陌相映成趣。
站在站台上,放眼望,未免有些失望,春天在哪里?转过头,火车道旁的迎寒盛放的樱花让人精神一振,忐忑的心不由得暗叹:还好有你!
岚山小火车由于天公不作美,小火车并没有满载,还有些空位。为了不错过两侧的景色,我左顾右盼,忽然间一转头看到了让我心惊肉跳的一个人……
他极其热情的在我们身边说着些什么,指指我们这边的窗外,又指指对面空着的座位,我自以为是的理解为,他在说现在这边的景色好,一会那边的好,你们很幸运,一会可以坐过去看那边……然后一路就欢乐的与乘客们打着招呼,不时停下来对人们说些什么穿过了车厢。
车行至中途小站,空无一人,也只有他下车。下车后他站在站台上仍旧对着火车上的我们喊着些什么,然后挥舞着双手向我们鞠躬致意,火车开动了,他的身影渐渐远去,与山涧溪流融为一体。
他到底是谁?因何而来?是自发的还是受雇于人?为何如此的浑然天成、毫无演绎的痕迹?由于我听不懂他说什么,他的到来和离去就更显得空灵玄幻,是山间渔樵又古道热肠的老人?是弘扬本土文化的使者?亦或是守护大山仙人指路的山神?在这个凉凉的初春里,他的到来,冲淡了我没有看到樱花满山的淡淡惆怅,平淡的山色间氤氲出了一抹华彩,耀暖了人心。
3.灵魂的鼓者
太鼓是日本的代表性乐器,太鼓的形状有大有小,形状好像啤酒桶。太鼓起源于中国,在日本文化中,太鼓与它的发展息息相关,古代日本人用太鼓的目的是为驱赶病魔,同样太鼓也被做为迎神之用,不论是宫廷、歌舞能剧中都有太鼓的影子。
京都火车博物馆是个很妙的去处,带娃旅行实在不能错过。不过,我这里要说的是一场在火车博物馆里惊鸿一瞥的太鼓表演。
落雨的午后,刚刚靠近展厅就听得震耳欲聋的鼓声,排山倒海,气势磅礴、直冲云霄。循声走去,就望见7位少年,仿佛燃烧生命般的击鼓,围观者众。看介绍这是一个远来的高中生团队,分时段要在这里进行几场表演,我们恰逢其中一场。
现代化的展馆中,纤尘不染的几代机车前面青春勃发的鼓者为我们奉上传统的太鼓表演,时光的穿梭与融合,历史的折叠与碰撞,别有一番风味。
这群十几岁的孩子,身材纤细,但手臂肌肉隐隐,击鼓时全情投入,每一个毛孔、每一根发丝都贲张着力量和气魄。随着鼓点的节奏,充满青春气息的齐声呐喊动人心魄。鼓声时而细密、时而激越,震天动地、气壮山河,鼓者的表情虔诚而又生动,手臂的起落处生命的力量在汩汩流动,这流动着的旺盛的生命牵着我的无法移动,定在那里看完整场而意犹未尽。
作为第一次观看太鼓表演的人,我无法评价他们的技艺的水准,我只能说,我被感动到热泪盈眶。因为他们的投入,他们不是在做表演,他们就是在全力绽放自己青春的生命,拼命燃烧,在生命最美的时刻。我那四岁的懵懂的孩子也不眨眼睛的看完,我多么希望他的生命中也有这样的热爱和投入,这样的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