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依旧湖北省

屈原|端午

2017-05-30  本文已影响13人  96a6ebfa4e9d

今天端午节了。我们这里的风俗是吃粽子。

端午,是有来历的。古人认为阴历的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在这一天要驱毒辟邪。在古代医疗条件落后,五月是易生病、易死亡的月份。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驱毒辟邪以祈求平安健康。从这一点来说也应该是祝福安康。

今天还是一个人的祭日,屈原。

屈原,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爱国者的祭日,肯定不能说让大家快乐了。只能说国安民生,人民安康吧。

屈原代表的是一颗爱国的忠心,一个纯洁高尚的灵魂。古人驱毒辟邪,也是为了生存在一个纯净的环境里。

屈原的祖国是楚国。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个很强大的国家。但是屈原生在了即将灭亡的楚怀王当政时期。楚怀王就是楚国的最后一位国君。屈原看到了楚国腐败堕落的一面,却不能力挽狂澜。最后秦灭楚。屈原投江殉国。

看看《楚辞》中的屈原吧。

其中的一篇:

                    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释义】

屈原被放逐后,就徘徊游荡在沅湘之间深渊之旁。他在江畔边走边低声吟唱。脸色憔悴,神态枯槁。渔父见了他就问:“这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沦落成这个模样?

屈原回答说:“整个世界到处都是污浊,只有我是清白的,大家都酒醉沉迷只有我清醒,因此我被放逐了。”

渔父说:“有德行的圣人不应该受事物所限制,而能随世俗一起改变。既然世上的人都污浊一片,那您何不随着污秽之波而沉浮上下?大家都烂醉如泥,您为何不跟着一起吃酒糟喝其酒呢?为什么要忧思国民而与世俗相异悖离,以至于让自己落了个被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弹帽子再戴上,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抖衣服再穿上。我怎能让清白干净的身体,沾染上污浊之物呢?我宁可跳到湘江之中随流而去,葬身江鱼之腹。我又怎能让纯洁的名声,蒙上世俗的污垢?”

渔父听了微微而笑,他摇起船桨顺水而去。唱到:“沧浪之水清清,可以洗涤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浊,可以洗涤我的脚。”于是他便远去了,不再说话。



从文中感受到一种灵魂的纯洁。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屈原,身为楚国的贵族,却有颗纯净的心灵,实属难得。

那端午,屈原,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来说,有意义吗,当然有。

现在的医学发达了,医疗设备也好了,但还是要注意自身的养生。阴历的五月,燥热。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吃了五月粽,才把棉衣送。”  意思就是真正的热从吃完粽子的阴历五月开始。进入盛夏,不注意饮食起居的话,很容易生病。养生也得随四时季节的变化进行调整。

屈原,爱国,当然也应该学习他。

若没有国家的概念,不关心国家的命运,只顾个人的利益,也是有损大局的。国家的兴衰是和每个人分不开的。你可以不为国家做重大的贡献,但是有损大家利益的事情也别做。家庭是小家,国家是大家。国家兴盛了,我们才能安心过日子。国家腐败腐朽落后了,个人能好过吗,肯定不能。

就说离我们最近的日本侵略我们的战争,哪个中国人有好日子过?连汉奸也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所以爱国也是为了我们自己能更好的生活。这也是责任。

盛夏来临的季节有这样一个端午节,提醒人安然度夏。有屈原这么个伟人,提醒着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可分割的一个大家庭  ——  国家。

爱自己的身体,爱自己的小家,爱我们的大家。  端午安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