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男带娃写作业是一种什么体验
Eleven小朋友上一年级了,上学期期末里的一天,Eleven灰常开心地跟我说:“爸爸,我语文得了88分”,那表情分明是在期待一个奖励。当爹的既想气又想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不考双百都要挨批的经历,我得出一个结论:分数虽然降低了,但是社会特别是当爸妈的确实进步了,“好吉利的数字啊”……
转身拭泪……

第二天,我强打精神,买了本《声律启蒙》,和Eleven商量,“你两个月之内把这本书背下来,我就送你那个珠珠自拍手机”。其实,我一直以来都想让Eleven能够长时间地做某一件事情,好让她在其中学会专注和坚持。一开始,珠珠自拍手机的诱惑力发挥了作用,可是没过两天,Eleven彻底对珠珠自拍手机死了心……这一回合,当爹的惨败。
今年3月12日植树节这一天,学校给每个小朋友都发了一棵橡皮树要他们好好照顾,当天手机上冒出来自然老师留的长期作业——对橡皮树进行观察并且要提交观察记录。我暗挑大指,不禁想剽窃下“将军”的题词,“XX是所好学校”。

这作业太棒了,不是嘛,而且根本就不需要什么珠珠自拍手机之类的胡萝卜。可以说,从幼儿园到大学,我这当爹的都没有机会做过这样的作业,我做过的作业都是一锤子买卖,今天做明天交,彼此之间完全没有任何联系,而且几乎都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可Eleven一开始完全没有思路该如何完成这份作业。
“要不我画几幅画吧?”
“NO,NO,NO,NO,这不是美术作业。”
“爸爸,那你说该怎么做呢?”
“哈哈……”
于是,我这个工科老爸终于有了实现自己教育理念的机会。
“如果你和一个盲人描述你的橡皮树,你会怎么说呢?”
“会告诉他叶子是什么样子的,花盆是什么样子的,还有颜色。”
“还有没有可以用数字来描述的呢?”
“身高和体重。”
我顺手拿出一个小本子。
“好,这个小本子就用来记录橡皮树每天的身高、体重,每天观察记录下来,保证你的作业会得好成绩。”
于是,有了“作业”的动力,Eleven开始每天认真地记录橡皮树的身高和体重,有时忘了还会从被窝爬起来去测量。




2周之后,到了交作业的日子,我把Eleven拉过来和她讲“你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橡皮树身高、体重的数字,这些数字就叫做原始数据,你要把这小本子直接交上去,肯定是老师看了扣分,老板看了扣钱,要把它们整理一下,才能形成老师要的报告。”
“那该怎么整理呢?”
“你知道什么叫坐标嘛?要完成好你的自然作业就得用到坐标。”
“不知道。”
“如果让你用一个东西来形容时间,就像1号、2号、3号一直到明年、后年、大后年这样永远一直下去,你觉得用什么来形容比较好?”
“像一条河流过去。”
“不错,如果你在飞机上看地面上的河,它像什么?”
“一条线吧。”
当爹的在纸上认认真真地画了一条直线。
“好,那我们就用一条线来表示时间。然后,再用一条线来表示身高或者体重。”
当爹的在纸上画下另外一条直线,和上一条代表时间的直线垂直。
“这条直线我们先用来代表身高,这样的两根线就组成了一个坐标。”
Eleven似乎明白了些什么,点了点头。
我趁热打铁,尽量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给她讲了测量单位、网格划分等等等等。
于是,Eleven在我专门给她买的方格本上一笔一笔画下了这样的图形:


点好点,连好线,“这就算把原始数据整理好了,接下来我们要在整理出来的图形上面找出一些规律,比如说橡皮树是长高了还是变矮了,长高是因为什么原因,变低又是因为什么原因,然后写下来作为你作业报告的结论。”
于是,Eleven又在方格本上写下她得出的结论。
最后,作为受过多年科班训练的工科男,我提醒Eleven还要做足表面文章,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样风格的封面:

作业终于完成了,可以看出Eleven自己很满意,小心脏里充满了成就感,不然也不会在睡觉前都要把她人生第一份科学研究报告带到床上翻了又翻。
我这工科老爸也颇感欣慰,终于能够将一些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传递给孩子。其实回想起多年来我们和欧美教育的差异,应该就在于此。和西方国家的孩子们相比,我们的孩子单科能力很强,奥数金牌拿到手软,但我们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差。我们的教育历来都将语数外这些基础学科作为主科,其它作为副科,但事实是未来有多少孩子们从事单纯的语数外工作呢?反而是这些所谓副科,才是孩子们每天要面对的工作,就像这次自然课的作业,其实就是要综合运用数学、语文的知识和能力,而我们的教育专家一直呼吁的就是要提高孩子运用知识的能力啊……
完成作业后,工科老爹故伎重演,“春节前你做出自己身高体重的图来,老爸送你一个小米机器人”,Eleven听了跃跃欲试,确实,这工作比把一本书完整背下来要简单多了……
希望这一次,Eleven和她的工科老爸能够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