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理商家辱骂游客舆论反转,处罚没反转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9317/bd3780d5e2828630.jpg)
大理商家辱骂游客一事已经热搜好几天。有人留言反转了,特意又了解一下,说是游客挑衅在先,俩游客跟店主说你给我演奏手鼓我就买你家手鼓,店主演奏完他俩抬屁股就有人,店主问要不要买也不理店主,才导致了店主说他俩穷X,没钱就不要出来玩。
这个过程中看起来是俩游客先玩店主呢。
为此网友质问大理官方处理方式有问题,为什么不把完整经过通报后再提处罚?搞得好像默认是因为游客问了一句就被黑心商家强买强卖一样。
从视频来看,店主一直拿着手机在拍摄,十分怀疑是在做直播,而这段流出来的视频却是游客视角的,感觉这俩游客也在做直播。
“媒介即信息”,那么媒介也就塑造了掌握媒介的人。在这里就是,直播反过来也在塑造播主的行为。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9317/e637d6b0cedcfda9.jpg)
那直播把店主往什么方向塑造呢?店主是卖东西,就意味着自己会更加克制自己来“热情服务”顾客,不管他内心有没有就在骂你是穷X,至少表面热情是做得更好了。现在这位店主主播,竟然急得在众目睽睽的直播下骂游客没钱就不要出来玩,那么肯定是受到刺激了,这个刺激一开始大家理解为因热情服务了而对方还不买,就骂人了,有强买强卖的嫌疑,给人印象很不友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店主骂游客穷X之前,游客说了一句话,正是这句话直接引爆了店主的爆粗。游客说,别忘了他这时是在直播中,他是面对着他的可能是巨量的粉丝说这句话的:“大家都别来这家店买她的东西。”
你是当面就要砸她家生意了,本来就是为了生意一直克制着的,她最自然的反应可能还就是这句话:“没钱就别出来玩。”而且你还在感情上玩弄了她一把的,你先说要店主表演就买她家东西,现在,屁没了!我听说有一个会唱潮剧的小妹妹,在她六岁的时候去别人家作客,叔叔阿姨要她来一段,她都倔犟地拒绝,她这么小都有不想成为工具的意识呢。正好最近邓紫棋也在高唤艺人不是商品的话。你就可以想象大理店家的憋屈了。
我们再说说直播对游客的塑造。毋庸讳言,做主播的,几乎都是在争夺流量,他的做法就是把事情闹大,点火扇风才能吸引眼球关注。我们还不能就肯定说这俩游客一开始就是过来砸店的,所以才会在前期各种挑衅调戏,说你给爷来个表演爷就买你的手鼓,目的就是为了事后又不买了把你的情绪挑逗到顶点,就等着好看你被设计好的爆粗,做出有悖商家操守的行为。即使不是这种居心,但事实上也也往这方面解读了。即使不这样解读,这俩游客在直播的时候,在他俩手执这直播利器的时候,他们肯定也是有恃无恐的。如果没有直播这个东西,我们知道,去旅游区玩,游客都是弱势群体,基本是挨宰的份,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哪个游客敢这么挑逗本地商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9317/353741ac5e59eeaf.jpg)
所以说,媒介即内容,播主的不同,同一件事就有不同的叙事角度,是黑是白就不容易一下子看清了。
媒介也塑造了人,有了直播这个事,旅游区的主客关系就已经不是以前那样了。谁拿着一只手机,都以为正义在握,各种有一点理就要撑破天,这就导致双方关系容易闹僵。
试想一下没有直播这件事,大理商家和游客之间这件事会怎么推演?很可能在如愿观看手鼓表演之后,店主再问买不买时,游客就不好意思不买了。当然,也可能是被逼得不掏钱了,有这种可能的话,你一开始也就不敢大咧咧地说给爷来一段表演爷就买了。然后,即使游客还不买,也不会高喊大家不要来这店买东西了,要喊也是回家再喊,这样矛盾就不会正面冲突。
可以说,直播这种形式,使许多本可避免的情绪,都直接被挑动出来对决了,它使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缓冲带,是的,情绪先于理智,一点都着——而后悔太迟。
直播其实拉平了商家和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这使商家有了忌惮,却又助长了消费者的无理取闹的气焰。这只是开始,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碰撞磨合,商家和消费者会找到另一个彼此都舒服的点。也希望市场管理者,要具体问题具体处罚,每一事件,都处理成一件公民教育的素材,不必一味偏占商家或消费者,让大家更快找到相处的那个舒服的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9317/d856486f27170a1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