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买不到幸福?别逗了!
才开学一星期,我就已经亲耳听见了以下对话,全部来源于真实的我室友:
-“阿西吧,这个月才刚开始,我的生活费就快要见底了!”
-”卧槽牛逼啊,你到底干嘛去了啊?“
-“供我的神仙水,我的化妆品,我的衣服,我的包包……全都是钱啊!有生之年我要是能有花不完的钱想买什么买什么,感觉此生无憾了。”
-“切,有钱又买不到幸福。”
-“是哦,钱买不到幸福,因为钱本身就是幸福啊!”(傲娇脸)
钱和幸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有钱买不到幸福。”这句话反正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听起,我的耳朵都快听烂了。因为似乎传统观念里,我们那一股子酸臭的高尚礼仪风气就告诉我们,金钱就是庸俗的,一提钱人就变物质现实低俗不堪。然而更俗气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自命清高不落俗世,不愿庸俗,因此也从来不敢承认自己内心里对金钱的那份狂热追求。
我只想说一句:何必呢?
何必要如此着急忙慌地撇清关系,钱本来就是人类社会衍生的附属品,我们离不开它更无可能磨灭对它的热爱。
人吃大米,谁能免俗?
我是一个典型的吃货,童年记忆中最清晰的就是奶奶早上给我一块钱车费坐公车,我却仍然愿意早起着去学校,只为了剩下五角钱,放学后能去买一包辣条吃。
童年里的辣条的味道是我长这么大,尝过了人间众多美食之后,仍然难以忘怀的味道。因此我还记得,每天最后一节课,我就把那软软五角钱纸币攥在手里,手心里的汗水把它一点点浸湿,那漫长等待中是无价的幸福感。
有钱能够满足人们那必不可少的生存条件,衣食无忧的活着,怎么不是一种幸福?
经济独立是走向幸福与自由的门槛
这个暑假毫无例外地跟父母又闹了一架。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想要买个单反自学摄影,而我的父母却认为那就是纯粹烧钱还没有回报的玩意儿,花的都是不必要的钱,让我好好读书就行了。我跟他们反复阐明了我的想法,然而还是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的交流,最终愤愤而终。
说到底还不是一个钱字。
我非常能够理解父母赚钱的辛苦与不易,然而我与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但是因为我现在仍然是一个学生,没有自己赚钱的能力,很多需要金钱的要求就必须要花费极大的努力去完美地说服我的父母,说得不好听,这必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对自己未来的支配权力,以及追求自身梦想的自由。
人这辈子的幸福,不就是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成为想要成为的人吗?如果自己可以经济独立,有金钱作为追梦的支撑,你永远都在走在幸福的路上。
金钱给你说“不”的勇气
近期杭州准备G20峰会,快递严查,寄件量急剧压缩,间接也导致布料市场的生意萧条,因此我的父亲每天都紧皱着眉头,也小心翼翼地抓住每一笔生意成交的机会。
“这都是些什么狗屁合同,老子真想甩他脸上。”父亲猛地挂断电话,刚才还挂在脸上的那个尴尬的笑容此时也再也绷不住,烟消云散了。
“那就不做这笔生意了呗,省得气急伤身。”我在一旁云淡风轻地搭一句。
“不做?!”父亲抬头紧紧地盯着我,“不做你今晚喝西北风啊?”
职场,商场见多了这样地卑躬屈膝的样子。
永远提不完要求的工程乙方;
永远欲求不满的贪心顾客;
永远吃了炸药还心安理得的无名群众;
永远要你加班还不给加班费的吝啬上司。
一边加着班,忍着火,满脸堆笑的你,一边埋怨地骂道:“要不是为了那点儿破钱,谁愿意在这儿受罪?”
是啊,有了好多“破钱”的王思聪大少爷,连交朋友都从来不考虑对方是不是有钱,反正都没他有钱。人家可从来没有这样的烦恼,因为他有足够的金钱给他所说“不”的勇气。
如果你有足够钱,你大可以把那无理的狗屁合同摔在上司脸上,说一句:“老子不干了!”
人都有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人也有追求财富的正常欲望。我提倡不以金钱论高尚,但同时也严正反对各种金钱犯罪。至少我们在追求金钱的道路上,应该选择一条合情合理合法的道路,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取金钱带来的幸福感,谁都是英雄。
在此对近期发生数起大学生网络诈骗案件的受害者表示同情与难过,甚至还有因此消失的年轻生命。如果没有感受过贫穷的绝望,就请理解他们不堪一击脆弱而又千疮百孔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