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半年挣扎,叔叔的工厂还是宣布倒闭了
上周一,按照之前贴出的通告,我叔的工厂,财务在结算完全部的员工工资之后,正式宣布结业。
在此之前,叔叔已经将所有供应商的货款支付完毕,但客户所欠的货款大约还有120万元未回收,接下来的事情,在公司未注销之前,由他本人及留下的一名财务,两名仓务及一名追随已久的生产主管,开启了可能会漫长的讨债之旅。叔叔的意思是:收回三分之二。
好在员工没有闹事。都平静的接受了企业结业的事实。因为他做的是咪头以及小喇叭,一般直接生产员工采用的是底薪+计件制,所以发放完工资并同样按照劳动法对应员工的工作年限补齐赔偿,员工也无话可说,加上现在工作并不难找,所以还算平静,发完工资三天左右,员工九成已经搬离宿舍。
结业的当天,全体员工跟他,一起吃了一顿饭,我也在,俗称散伙饭。叔叔很豁达,没有表现出任何忧伤,并数次向员工道歉,招呼能喝的男员工多喝两杯:以后大家还是朋友。但我明显感觉一些员工的敌意:甚至吃完之后,一个员工借着酒劲恶意拿酒瓶把包箱里的电视给砸了。饭店老板过来的时候,叔叔赶紧安排其它员工把这名员工送回去,并向老板承诺我来赔,最后赔了一千五百元(32寸电视而已)。
回到办公室,借着酒劲,叔叔还是哭了,毕竟十二年的工厂,说倒掉就倒掉,没有人能真的做到完全看开,转身离开。这点我真的理解,开厂时,叔叔三十五岁,而今已近五十岁的年龄,想要东山再起,哪有那么简单?
叔叔的工厂,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做咪头(就是耳机上面的两个小喇叭)胶喇叭、耳机成品,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比较多的人工,但同时技术含量又不高,进入门槛是比较低的,最高峰,我叔的工厂用工量达到140人左右,加上广西专门有一家工厂给他生产成品,制品的九成供应给他,这家工厂常年用工量也在100人左右。所以实际的产销量并不低,但利润低微。
结业时,工厂员工五十多人。订单不足在2015年下半年就已经已经感觉很明显,大部分员工在这个阶段已经流失。
这中间不得不说一个插曲,2015年上半年,由于人工成本上升,叔叔指示人事部门从中介手上招进二十多名越南人,这批越南人基本都是人蛇组织偷渡过来的(这个群体在广东不是少数,少说在珠三角有五十万以上),本来说好这批工人是不允许单独出厂,出去的时候要跟大陆主管一起出去(比如购物什么的),但最终有一点,几个越南员工在厂外面的士多店门口打台球时跟士多老板发生了冲突,被士多店老板认出是越南人,报了警,结果叔叔被派出所抓到派出所关了五天,罚款6万,这批越南人全部被派出所抓了并在后来送到广西后遣送回越南了。从这个时候起,我叔的工厂的经营状态开始出现问题。
我也曾问过叔叔,为什么用越南人,他的回答是,没有办法了,一直以来,工厂一个重要的台湾客户要的耳机,从06年开始做,1.8元一副,现在10年了,还是1.8元一副,但人工成本涨了三倍了,以前1.2的成本,现在成本生产管理控制得到位,也只能达到1.75元一副左右,如果不幸哪一批成品率出现问题,就要赔钱,试着谈过涨点价,结果人家一句话扔过来:爱做不做,扔到广西去做1.65元,扔到越南1.3元。现在还在下单给你,已经是看大家多年合作的面子。
叔叔没办法,才决定用一批越南人,工资大约2000元每月(中介那里拿200元),这样能够把成本控制在1.6元左右,这样的话,还能够确保有8%左右的毛利。
最终,2015年的8月,这张单还是没有保住,台湾人把订单最终还是转到越南了——20%的成本差距,每个月2-3个柜的需要量,说实话,台湾人每月能够省20万以上。其实台湾人早已经在越南培养供应商,只不过前几年从产品品质到货期,越南工厂都没办法顺畅配合,所以才没有把订单全部转走。
没有了这张订单,叔叔的工厂马上陷入困境。由于长期未关注国内订单,尤其是手机红红火火的这几年,未能跟上节奏,实际上造成在国内市场,只做半成品的供应,从未有机会成为某个品牌手机的合格供应商(想想可能也是好事吧,正常华为,中兴,联想,步步高这些大佬的门难进,小品牌或是山寨机可能分分钟拖死你,做国外订单至少付款是非常及时的。)人员到15年10月份时,逐步自动离职超过一半,即70人左右。而余下的七十多人,在春节以后又陆陆续续走了二十人左右。所以到上周一解散时,余下是50人左右。
昨晚,我再跟叔叔坐下来聊了一次。问问他下一步的打算。他的态度还是让我有些吃惊,我原以为他会暂时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但他第一句话是:你看我现在活得多爽,没有房东来追房租,没有供应商来追货款,不用考虑每个月15号发工资,昨天辖区通知去参加一个安全生产会议,我只说一句我已经倒闭了,人家啥话不说直接说那就不用来了——你说这种日子有多爽。我已经亏了一年多了,别人以为我有多风光,我亏一年,把前面两年赚的钱给全部砸进去了,我把厂关掉,是不想把钱全部亏完,我还要养老呢——我老了,哪个人来给我发工资,我饿死在街头上,也不会有人理我。
我问他,你这些年赚了多少钱。叔叔问我,你认为我能赚多少钱?
04年开始创业的时候,自己打工出身,好不容易攒了有20万元左右,全部投入到购买机器及组建两条拉。那个时候有订单没流动资金,06年的时候开始有几张外单,前两年赚的钱又全部砸进去买机器,搬厂房,从十来个人扩展到40人左右。接下来订单越来越多,再搬一次厂,人员从40人扩到90人左右。至少在08年前,所赚的钱全部用于机器设备的添置,这中间只是全款买了一套房子,一台20几万的车子。08年危机时候,基本没有赚钱,09年亏损,10年才开始进入正轨,但工资开始上涨,尽管订单多,但实际并没有钱赚,11年盲目回老家办分厂,结果厂一建起来到了冬天,发现一个大问题,天气太冷了,工人根本干不了活(手指不灵活),搞出一大堆报废品,冬天没完马上关厂,前前后后损失70万。12年、13年、14年这三年一分钱都没有再投资,才终于沉甸下来一点现金。15年基本上平本,16年亏了半年,基本上要亏掉往年一年的利润,再拖一年关厂,我直接回到解放前。
你认为我有多少钱?
叔叔九十年代即到沿海打工,从普通工人做起,从300元月薪做到美企的制造部门经理,月薪1.8万,一直在咪头即成品耳机、音箱这个领域。从技术上讲他的确是一把好手,也正是这样,他才有勇气最终跳出来创业。但事实上他的局限性也非常明确,长期坚持在生产一线,过于痴迷于生产技术,对销售、财务基本上不管不问,所涉及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原来的同事或者朋友介绍过来。我曾经多次提醒他,销售和市场拓展一定要跟上,至少要组建一个销售团队,将外单及内单调控好一个比例,这样企业才能安全。但叔叔太一根筋,总是拿一些例子证明他的偏执是对的:某某的工厂,不是有销售团队吗?三年左右,全部都独立出去开厂,然后再反过来把你企业竞争死掉:把价格一压再压,要不是这样,这个行业的价格哪里可能做到现在那么烂?
有关于“血汗工厂”,我有不同的看法:
血汗工厂到底该怎么去定义?
产品制造,涉及到许多很具体的分工,是不是科技含量高的就不是血汗工厂,科技含量低的就是血汗工厂?仰或自动化程度高就不是血汗工厂,手工成分多的就是血汗工厂?
好了,我们来看看一款手机的制造。
首先,是设计,包括软件设计,以及硬件及结构——这一块你肯定不会认同是血汗部分。
接着分下来,手机外壳,现在基本上是金属外壳,冲压就不提了,低端,达不到高品质要求,现在基本上是CNC,自运车铣,那么这个环节要用什么机器及人才呢?首先是调机的技术人员,一般调好后进入自动化生产过程,但这个过程需要两个工种:一是喂料加看机,一种是打包,当然,几台机会固定一个品质管理,好了,我们说喂料及看机人员,这一块略有技术含量,另一个打包——把成品放纸箱里装好。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喂料及看机的这个员工对应的是一个较有技术含量的工序,他的工资较高,大约6000-8000这样子,但他每天可能要工作12小时。一般要求技术学校毕业,并且有较长时间在企业里接受培训。但另一个打包的工种,很遗憾,这个员工真的没有特殊的技能,他只是初中毕业,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技术培训,他只能干这种粗活。他的工资算上加班只有3600-4200之间——我想问的是,因为这样,我们能不能把这个工厂定义为血汗工厂。
接下来,手机外壳的丝印或者激光刻字(品牌以及产品的有关技术说明),这个环节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也不高,除了技术人员外,生产工人一般也只要求是人就行,机械的看机或者喂料,那么他的工资算上加班也是在3600-4200元之间(珠三角普遍的工资水平)。
好了,手机外壳到了手机组装企业,这个时候,包括排线,各种电子零部件,都已经到了工场,这个时候是最繁忙的手机组装,流水线,按照工序顺序,每个工序只做简单的几个动作,比如锁紧几个螺丝就可以了。这程情况下的员工,技术要求也不高,初高中毕业,工资水平也大概那样。—— 这部分是不是应该认定为是血汗部分呢?
事实上,郭台铭想要改变别人血汗工厂的指责,想改变的就是这一块,比如打螺丝,产品包装这些,用机器来替代,事实上他做得到吗,我可以肯定点讲,失败的概率超过80%,他搞了四五年了,有什么进展?基本没有,这是技术瓶颈的问题,不是郭台铭是不是好人的问题。比如打螺丝,那么小的螺丝,光是抓取,对位两个问题,足够他整合全球最牛的工业自动化专家去研究完他的有生之年。所以最没技术含量,但又必须要使人的工序90%是集中在产品的组装、包装领域,其它环节固然要用人,但一方面用人少,另一方面收入不低,再一点劳动强度低。这一部分就是常常被人指责的所谓血汗工作。
然而我要说的是:一个所受教育有限的员工,他的素质只能顺应做最简单的工种,而这种工种对应的劳动价值并不高,该怎么去定义关于这个群体的就业问题?同时怎么定义他们的劳动所得?再说简单点,如果我们量化价值,如果包装一台手机要付出10元的成本的情况下,再其它各个环节累积起来,你是不是能够欣然接受价格上涨30%?而事实上,你可能每天都依靠着淘宝能够淘到更便宜的东西,怎么可能接受?到时还不又要扯到:你看看天朝这鸟收入水平,这物价,我辈一日为奴,终身是奴啊!!!
所以,简单讲,血不血汗,是一个劳动价值的问题。
在上面我们就已经提到过,比如CNC调机,资深的会调五轴的,2万左右,普通的1.2万左右。技术工种工资都低不到哪里去——但你要付出啊,至少读书的时候认真点,出来跟着师傅多学点——总之要把事情拿得下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对吧。
事实上,太多的计较,已经将中国制造逼上绝路,你可能也会说:我会调五轴,没有我拿不下来的,同样的工作德国人做,人家拿3万5呢。
是的,本来德国人拿3万5,中国人拿2万,但你有没有想过越南人只需要拿3千。问题还在于,德国人拿3万5的情况下,他的个人能力还会扩展到另外的方向:比如他会拆模——你只会调机,这样企业用人时只需要给图纸及产品要求就可以,但对你不一样,正常情况要配备一名拆模的技术人员方可。还有更重要的是:德国企业在设备更新上不遗余力——人家的先进性不一样——有没有德国人告诉过你,实际上德国的制造成本比中国低,为什么,你买一台五轴CNC(比如DMG)在德国可能合人币300万,到中国来,1200万——中国有几个私营老板有这种顶级的机器?——这不奇怪啊,X6在德国才4万欧,也就是40-60万,但在中国是120万起啊。
但你知道生产效率是不一样的。产品品质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从技术人员的收入来讲,可以毫不保留的告诉你,实际上中国的技术人员从生产效率对应的工资比例来讲,中国超过德国。那么我们唯一还有什么优势呢,还有一个群体庞大,只需要能够做锁锁螺丝,打打包装的产业工人。德国没有人,这不是工资的问题,他一个国家才区区几千万人,要完成如此庞大的工业产值只能转移部分工序——但现在的情况你也清楚,越南及东南亚,印度这些,这些工序的人工工资比中国低很多——比较优势摆在哪里。是你,你怎么选择?
我举个简单例子:在上面我说叔叔的工厂的规模的时候,大家都认可的是:这是个小微企业。
好了,我们用小微企业来算个账:
一个400人的公司,假设他的技术及管理人员占比是10%——这种比例合不合理呢?完全合理。
好了,40个技术及管理人员,我们假设人均成本是7000元(不高吧,拿到手5600元,加社保,生活补助及其它补助等等),每月这块的人工成本是28万,另外360个员工,人均5000(拿到手3800,社保及生活补助等等),每月成本180万元,对吧。两项加起来是208万元——注意,这只是一个只有400人的小型企业(不算小微了吧)。每年的人工成本是:208*12=2496万元。
好了,我们把厂现在搬到越南去。管理人员工资3000,普工人均1500——实际上越南普工还不到这个收入(大约900-1200)。
这个数来得比较痛快——如果你把厂搬到越南,在中国你的工厂已经只能维持且完全没有盈利的情况下,搬到越南可以赚1000万吧。
你看看,这些外资企业把厂放中国和放越南有什么区别——你不过是一个制造环节而矣嘛,放哪里都是一样的。
换了是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