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论语
(一)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日:“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现今社会,有一类人,贫穷困顿之时,不去羡慕别人的富有和成功,且绝不会去巴结别人;富有的时候,也绝不会傲慢自大,向他人炫耀自己的富有。在读子贡这段话时,我深有感触,曾经的自己或许还有现在的部分自我还停留在这个阶段,如若不是孔子的当头棒喝,我或许也和子贡一样以为这样也就够了,岂不知这是掩耳盗铃之举?其实内心的羡慕嫉妒早已冲破天际,却和微笑抑郁患者一样忽略真实内心,岂不知不进则退!岂不知不登高何以望远!岂不知心墙不塌何以纳万物!
(二)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三百,这三百首个性诗歌中却蕴含着一个共性,那就是不虚假。可是到底什么是不虚假呢?是直面生活的真实与琐碎?还是坦诚心中的善与恶?日夜求索,便可等知这一念之间便可称之为“度”。
(三)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幼时的我们尚不知“孝”之其义,却开始学着做“孝”之事,对在外远行的游子而言,报喜不报忧的快乐之言便是孝,对在家陪伴父母的幼子而言,为父母递上的那一杯茶便是孝。时移世易,孝便随势而变。
(四)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教会了我们使人无所遁形的方法,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尽其所能,擦亮眼睛,去观察他的所作所为,去看他的由来始末,去了解他的心灵寄托,这之后的你便随心所欲,对其了如指掌,远胜其父母矣!
(五)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吾以为这言行先后便如鸡生蛋,先履所说,或先说后履,其中争议甚大!先履,若偶遇突发状况,则贻误时机!先说,如首因效应,则华而不实!故吾以为,言行一致,言伴行之,乃是最佳!
(六)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内心早已屈服,却如鸭子之嘴,这便是众人对批评意见之态度,明明内心已经据他人已经意见开始想着如何改进自己的错误,甚至策略早已想好,却只是哭,嘴上也无半句好话,最是吓跑了建议者,再做事之时,才突然发现,茫茫天地间,只余吾一人!
(七)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竞争有良有恶!恶者,赛后必恶语相向;善者,下而饮。今日之竞争,有学业之争,亦有事业之争。善者,则合作共赢;恶者,害人害己。如若日后,只争朝夕,只争本心,则可长远矣!
(八)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这等唯心之语,与另一则“子不语怪力乱神”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神之一物,并不开天辟地便有,而是始于吾祭祀之心诚!正如今日之法律,其威严光辉,正始于吾等之信仰!之生而为人的尊严!
(九)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仁爱之人心中自有一把秤,能秤尽天下之好恶!如是那不仁之人,俱如漆黑夜鸦,怎可辨别浊清?
(十)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无论何种风云变幻,无论何种阴晴圆缺,无论何种悲欢离合,夫子之心始终一以贯之,那种忠与恕始终未改变,仁善之思一旦确立,便不可因时而变,不可因事而异,而如发展的新事物一样涓涓向前,一生至终,终成仁道。
(十一)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之年,一则是年龄,一则是寿数。年轻的父母,像高山,不可逾越;年迈的父母,像河流,淙淙向前;寿数天定,长则喜,却也忧惧。
(十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有德之人便如盛开的鲜花,扎根土壤让能吸引蝴蝶蜜蜂环绕。你的德行,你的举止,自会为你引来志同道合的朋友,若今日的你,奋勇向前,累计德行,那来日的你必将引来与你同等水准的朋友,这大概就是有朋自远方来吧!
(十三)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看来,数千年前的孔子早已为丈夫和男朋友这两种相似又何其不同的身份划下了分界线,浪漫、稚嫩的,可以当做朋友;成熟、胸有丘壑之人,才是一辈子的相守之人。
(十四)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无欲则刚,有欲望的人,易改弦易张,自然无法刚强;无欲者,或曰无私欲者,自然刚强。
(十五)
子路有闻,为之能行,唯恐有闻。
遇事不怕事多,只怕事杂,无从下手,这慌乱之下的颠三倒四最是痛苦不过!
(十六)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有时的望而却步,并不是力量不足,而是画地为牢,故步自封。走出金箍圈,你才会发现,感悟深了,力量自然就足了!
(十七)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大门自然是建在大道之上,其实当你踏出第一步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你走得是阳关大道,还是羊肠小道了,大道,阳光灿烂,却人潮拥挤;小道,荆棘丛生,却也松快畅达。各有妙处吧!
(十八)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实,还是质量互变的关系,度之外,粗野、死板;度中,便是君子。
(十九)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了,却还活着。人若正直,他便永存于人心之中;人若弯曲,终不过是苟活罢了!
(二十)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田忌赛马,跨级而行;教育者,却不可如此,循序渐进,方是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