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8
9月8日《记忆是毫无生机的》有这样一句:“当一次体验完成,获得了圆满,就不会有心理残渣沉积到记忆里。”这句话值得参问一番。
比如,经历一次令人不快的事,比如张三惹着我了,我内心不平,或者愤怒,或者恐惧,或者嫉妒,等等。此时,社会人的所谓成熟的处理方式,是立即把真实情感掩饰起来,不形于色,脸上迅速堆起笑脸,若无其事地与张三谈笑风生。
此时,内心真实的情感,比如愤怒、恐惧、嫉妒等,就是一次未完成的体验,被我强行压抑下去,自以为可以处理、排解。实际上这些未了结的体验,在潜意识里时时在涌动,这就是心结、心理残渣、耿耿于怀,我们众多的心理记忆、心理时间,就是无数未了结心理残渣聚合而成的,哪怕时间一久,自己都已忘记原委。我们的愤怒,就是从小到大一次次未完成的愤怒沉积累加而成,已经分不清是针对张三李四,还是王五赵六。下次碰到不认识的许七惹了我,我把积压了几十年的愤怒一股脑儿喷给许七,以为那些愤怒全是他惹的,其实那是累积沉淀了几十年的半成品愤怒的大集合。再下一次,遇到凶悍的钱九欺负我,可我敢怒不敢言,只好把怒火压下去,一遍遍自欺欺人地说:“俺不跟那流氓一般见识!”这次未完成、未了结、未圆满的愤怒就被我强行压抑到潜意识里的愤怒仓里,等待下次哪个倒霉蛋来触动、喷发。
愤怒、恐惧、嫉妒等任何体验均如此。我们看待外面的世界,看待周围的人,根本不是出自本心,而是出自这个愤怒、恐惧、嫉妒人格,或者说透过这副畸形的变色镜,透过这道又高又厚的心理防护墙,所以难以看清事物的真相,只能看到扭曲失真的幻相投射。一个充满愤怒的人格,外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是引爆怒火的火星;一个充满恐惧的人格,外界的风声鹤唳、一草一木,都是威胁杀机;一个充满嫉妒的人格,外人的一颦一笑都是对他的打压和挑衅。
如果一次愤怒、恐惧、嫉妒的经历,能够真正地流动出来,哪怕是发泄出来,真正地化解掉,清理掉,就不会留下心结,不会耿耿于怀,就可以风淡云轻。比如,张三李四两位发小,小时候吵过架。多年以后重逢,张三心里还有阴影,疙疙瘩瘩的,而李四已经忘光了,快乐得如同回到童年。此时,张三一直没有了结、圆满那次吵架,而李四早就清理、释然了。
其实,隐匿于心底的情绪之所以流动不出来,仅仅因为我们总捂着,总掩盖,总打压,总逃避,总不想让别人看见,总假装自己没看见,时间久了,潜意识很合作,假装忘记了,其实自欺欺人而已。如果我们不捂、不盖、不压、不逃、不避、不装,它就会自发流动出来。
K反对过于具体的举例。我发现这样举例的确很讨巧,不过K说得也有道理,这样举例就是把普适的道理拉到了实用心理学的层面,令人停驻于点,而丢掉了面,迷失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