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散文想法

明世宗嘉靖与神宗万历皇帝(七)

2020-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柏折不挠

第六,党争:无穷的隐患,

把党争放到最后,主要是突显其严重性,所以小标题后面备注“无穷的隐患”,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明朝亡于党争。对比这对爷孙皇帝,党争这块必然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但总体而言,嘉靖完胜万历。

嘉靖年间的党争,可以说都在世宗皇帝朱厚熜的控制之内。例如,因大礼议而起的新贵张璁首辅,结党打击后来的首辅夏言,最终不容于嘉靖,一纸令下,张璁远离朝堂并最终致仕。当然,嘉靖朝党争最激烈的时期还属严嵩为首的“严党”,以及徐阶为首的文官派,但这两派的斗争一方面是嘉靖默许,防止任何一派做大超出其控制,另一方面,可以说是欧阳修《朋党论》所言的“君子”与“小人”之党争。在徐阶旗帜下的基本都是隆庆朝与万历的能臣,例如高珙、赵贞吉、张居正等人,这些都是治世之能臣。另外,这些党争并没有伤到国本。

明朝官员蜡像

万历朝的党争就是另外一回事,尤其是在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发起的倒张运动后,朝堂势力对比一下发生巨大变化,支持张居正的改革派基本都被清算,剩下的又结成不同派系,形成地域划分的党派,诸如东林党,齐党,浙党,昆党等等,完全不在万历的掌控之下。我们知道,万历年间“争国本”事件,以及由此引出的妖书案、梃击案等,无不与党争相关,原本其实简单的案子,硬是在党争之下,变得扑朔迷离,牵扯深广,变成益安,而官员们毫无原则,为了反对而反对,整个朝堂被完全撕裂开来。而对这一切,万历皇帝几乎无能为力。

再补充说明一下,两位皇帝为什么二十多年不上朝,依然还能保证国家照常运行,皇帝大权不旁落,其实是由于明朝特殊的政治制度——“内阁制”与司礼监的“批红”,然后再由六部等有司执行,从而皇帝就可以从繁杂的政事中解放出来,所以无需上朝进行朝会也能让行政运行。但是我们也知道,对于国家大事,皇帝依然会亲自批示。这里就有了现代内阁制度的雏形。

明皇陵太监雕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