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战争中的“人性”—《钢琴家》
2019-01-28 本文已影响10人
为学志
影评|战争中的“人性”—《钢琴家》
看完这部影片有种五味杂陈的感觉。相比《海上钢琴师》里男主角对钢琴对艺术纯粹狂热里的那种淋漓尽致,本片里流窜在二战炮火中的波兰犹太钢琴家,似乎更多是挣扎在饥饿与生存的边缘。
在很多战争题材的电影中,“人性”常常是导演乐于刻画的核心。在一场充斥种族歧视、霸权主义和狭义民族主义的战争里,何谓“人性”?在这种环境里幸存下来的人,究竟是人性的软弱还是人性的坚韧。是什么让他对生命充满了渴望,是心中无法弹奏的一首首清凉如水的肖邦夜曲么?
当小提琴家路过俄国战俘营大声唾骂时,曾帮助过钢琴家的德国军官在里面。他为什么要帮犹太人?这是“人性”的问题吗?
战争中的“人性”,似乎不能简单地以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身份来定义,也不仅仅是成王败寇的归纳。其实可以缩小来看,把一个人缩小到一个特殊的场景,一个异于普通生活的场景里,看看他会怎样?
在暴力杀戮、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环境里,生存是一个人最原始的本能,但这种本能是不能根植在践踏同胞,出卖灵魂的废墟上的。钢琴家的生存是建立在自我受难的基调之上,音乐是他的灵魂,他从未丧失。
多年以后,当我们看这部以真人事件改编的剧作时,请在评论之前先对主人公致敬。因为无法想像,如果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又将如何把握自己的灵魂 不被吞噬。
(本文2012年12月1日首发于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