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晨读感悟《美则传奇》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by 亚里士多德
自私:来自生命本源的利害取舍
生命,自形成细胞开始,就知道趋利避害。
遇到危险就逃跑,遇到好吃的就流口水,一出生就会,不需要人教。趋利避害是最天然的自私反应,存在于人的潜意识里。
而懂得理解别人的自私,帮助别人待在舒适圈里,更是一种社交艺术。
举个例子。
你在一栋大楼的高层房间里,对面20米就是另外一栋楼,中间只有一块木板相通。
如果此时告诉你,木板的那一头,有另一个房间,里面装有一百万现金,只要爬过去就能拿到。
你会鼓起勇气爬过去吗?
如果此时告诉你,你在的大楼着火了!火已经烧到你房间门口了!
你根本都不用考虑,赶紧在火烧屁股之前就开始爬了。
对面的一百万,叫做“利”;房间门口的火,叫做“害”。
大部分情况下,人总是先“避害”,再“趋利”,这是生命天生的自私反应。
分析他人的利害,从而为他人提供价值的方法,就叫做痛点分析法。
华为公司就是运用痛点分析法的佼佼者。
很多人知道华为做手机,但却不知道,华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电信设备商。换句话说,我们手机收到的信号,上网用到的线路,大部分都是华为公司提供的。
在国内,华为的最大客户是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每次沟通的时候,运营商会提出自己的“需求”,如:“我们要提升网速,让用户更快地上网,从而增加更多用户!”
但华为分析的时候,会先分析运营商的短板和痛点:
“您现在的网速已经很快了,但是建设费用太高;虽然用户体验反馈不错,但是大家嫌贵,不愿意买;到了偏一点的地区,完全没有信号,10%以上的投诉都是关于信号差的;
所以我给您提供的方案,网速达到原来的3/4,但价格只有原来的一半;您可以在偏远地区多布站点,解决覆盖问题,也可以发展更多城郊用户;相信我们的方案,能帮您创造更多的营收!”
懂得分析别人的自私需求,先害、后利解决问题。
外包:如何偷懒的艺术
在手机行业,低端机外包,是非常盛行的做法。
品牌厂商,如三星,华为,小米,魅族。。。在发展壮大之后,都希望自己产品规格往上走,赚更多的利润,没人想继续做便宜,低利润,竞争又激烈的低端机。
但是低端机还有很大的市场,直接舍弃太可惜了,怎么办?
这就到外包厂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外观?规格?硬件?软件?这些东西你都通通不用考虑,我给你出一个完整的成品方案,保证是功能强大性价比高的。
只要在上面打上你的LOGO,就可以直接去卖!你就专心负责好销售,其他的我全部都给你搞定!
一个方案,几个客户都想要——不用担心,换个壳子,这就是一台新手机!
这就是低端机同质化的原因,因为大家的产品,都是同一个母亲生的。
从结果上看,
品牌公司守住了低端市场,可以把全部精力,聚焦在高端产品上,华为的双摄,小米的全面屏,OPPO的快充。。。都是全力聚焦之后,真金白银研发出来的;
外包厂订单如流水,薄利多销,大家都很开心。
而过得不太好的,就是那些把自己的研发,全部交给外包厂的品牌。
这些品牌,大多在同质化的竞争中,化为了历史的尘埃。
会偷懒,还得把握偷懒的度。
把自己的命脉都交出去了,就跟主动躺在砧板上没区别了。
设计:从造物到谋事
这个小标题,来自于清华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柳冠中先生在《一席》上的演讲。
柳先生在演讲中痛陈时弊,批判了现在“为了造物而设计”的局限思维,提倡要更多的思考设计初心,以“谋事”为设计目的。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当用户需要在家里钻洞的时候,他要买的不是钻头,而是墙上的洞。
去咖啡厅,用户想买的不是咖啡,而是一下午的休闲时光。
设计师一定要跳出自嗨的局限,从客户的根源需求做设计,
不要老是想“造新的杯子”,而是多去想设计“喝水的容器”。
从“造物”到“谋事”,才能剥开外表的蚌壳,摄取里面的珍珠。
无论是“自私”,“外包”,还是“设计”,
只要多从对方的角度想,从用户的角度想,都能发掘深一层的内涵。
生存,或者是生活得更好,区别往往就在于思考的深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