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油精事件
早晨我刚到教室,罗某就走到我面前,说有人往他的水杯里放风油精,他当时不知道,还喝了一口。
我忙问他身体有没有不舒服,要不要去医院。
他摇摇头,我问知不知道是谁干的。
他点头,但是没有说是谁,只是说佘顺洲看见了。
我把正在拖地的佘顺洲叫了过来,问是否知道哪个同学往罗某的杯子里放风油精。他毫不犹豫地说知道,当时罗某不在,刘某往罗某的杯子里放风油精时候,他还劝阻不要放,但是刘某一意孤行,执意要放,他也没法。
他有去阻止,这就是好的,我肯定了他的行为并给予表扬。他开开心心地继续拖地去了。
既然知道了做案人,那事情就好办多了(不需要再去查监控)。我把刘某叫了出来,询问他昨天晚上第一节下课后都做了啥,他揣着明白装糊涂,说忘记了。我问他看到罗某有没有想起点什么?他继续装傻充愣。
这些初中生,只要不是当场抓住,他们就死不承认,或许与从小受到的压迫教育有关,因为承认了,非打即骂,所以他们干脆就不承认了。鉴于他的态度,我也不再拐弯抹角,决定单刀直入。
“你和罗某有矛盾吗?”突然被我一问,他愣了一下,然后说没有。如果没有矛盾也就排除了报复行为。
“既然没有,那你为什么要往他杯子里放风油精。”
“我和他闹着玩的。”他轻描淡写。
“罗某,你当时有和他闹着玩吗?”我转头问罗某,罗某摇头。
“你看,别人都说没想和你玩,并且你趁别人不在场,往别人的水杯里加料,这种行为非常恶劣。罗某现在身体没事,如果有事,你就是犯罪。”不是在吓唬学生,而是上海学生投毒案对我的心理冲击太大。
“我是和他开玩笑的。我就滴了几滴,风油精又吃不死人。”他为自己辩解。
“为什么会开这样的玩笑,要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你也不知道他的身体体质是怎么样的,会不会对什么过敏。”
“他现在不是也没有事嘛。”听他的语气还没有意识到错误,更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你应该庆幸他现在没事,否则现在找你谈话的就是警察而不是老师了。并且你这次的所作所为,很多人都看见了,假如下次再发生此类事件,在大家心里你是不是最大嫌疑人,因为你有前科啊。”
听了我的一番话,他才低下高傲的头颅。
“现在你需要怎么办?”
“我给罗某道歉。”
罗某也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接受了他的道歉,但是仅仅道歉是不够的。
“你的杯子现在是怎么情况?”
“杯子里的风油精味道很大,洗了很多遍都洗不干净。”
“我再赔给他一个杯子。”他挠了挠头说。
罗某对此没有异议。我再次询问他身体有没有哪里不舒服。他说没有,我仍不放心,再三叮嘱他如果不舒服要第一时间来告诉老师。
对于刘某,我也再次告诫他,生命是脆弱的。既不可以轻贱自己的生命,也不可拿别人的生命健康开玩笑。人要有边界意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去碰!他表示下不为例。
随后我也和两位家长联系,告知了事件。罗某妈妈听说孩子没事,很开明,不予追究。刘某妈妈也没有推卸责任,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给罗某家长打电话询问情况并道歉。
事后我也在反思,安全教育我们也总是在教育,但是学生却总会制造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意外。防范于未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