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养老保险,进入寻常百姓家还有多远?
文/七蒙主
延迟退休已经板上钉钉,普通人如果退休后想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只靠社会保险显然并不够,还需要商业养老保险的支持。
因为全民保障只能做到最低保障,对于专家担忧的独生子女的养老负担问题,商业养老保险是个好方案。以前单调的保险品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既然是保险就是想多一份保障,年轻的时候投保,随着时间复利,最终以每月领取养老金的模式实现。这其实与投资理财的原理一样,前期积累小钱,在未来某个时间段不用再投入本金,但是能获得持续的现金流。
主要的区别是投资风险和收益不同,商业养老保险是未来的“养命钱”必须安全可靠,而投资理财收益高风险也高。
商业养老保险想进入寻常百姓家,还有一段路要走,多一份保障是甜蜜的负担,需要有未雨绸缪的眼光。
保险知识和公信力,急需提高
不知道什么原因,虽然五险一金对在职人员来说很重要,但是没有几个人真正搞明白,除了每月扣钱,以后怎么提取怎么用很多人也不关心。
想用好保险,还得下功夫了解一下保险的基本知识。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大家,保险相关的杂志或者资讯其实也很少。
保险的价格不够透明,也是阻碍大家卖保险的主要原因。因为是对未来的定价,有的长达几十年,除了精算师一般人真算不明白。弄不明白就怕吃亏,吃亏就让人心里窝火,交钱的时候容易,赔付得快不快,很多人心里都打个问号?
同时,保险条款字能写多小就写多小,风险提示或者缺点,被推销人员技巧性的忽略。保险的强行推销模式,甚至有点违反人性,激起大家的逆反心理。
未来提高保险行业的公信力才是正道,少点忽悠多点专业服务。吸引大家主动投保,还得靠好产品,真正能带来实惠。而不是目前这种比较尴尬的状态,真正需要养老保险的老年人,却没有合适的保险。
保险产品傻瓜一点,人人都会买
真正的好产品都是傻瓜产品,要好用很容易买到,就像以前的傻瓜相机。支付宝之所以受大家喜爱,就是因为操作便捷,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
随着互联网和共享经济新模式的发展,灵活就业和弹性就业已经成为趋势。适合不同群体的需求和个性化的保险,呼之欲出。
中国老龄化已经到来,那么多人跑到香港去买保险,说明保险需求一直都在,而且追求安全感是人类的天性。中国人不缺钱,就缺好的保险产品。
买保险如果必须借助专家意见或者靠别人推销,依然很难分辨,只能是个小众产品。能让大家看懂买的是什么,这一点尤其重要。同时保险资金流向哪里?资金是不是安全?退保自由,投保人必须对产品有知情权。
商业养老保险,避免远水救不了近火
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保险,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不同年龄阶段和收入水平,对保险需求的迫切不同。除了体制内的特殊群体,不需要考虑商业养老保险。已经财务自由的阶层,买保险就像大件消费品,并不太纠结。
真正需要商业养老保险的还是广大的工薪阶层和农民,消费能力比较有限。但是如果有未雨绸缪的意识,多少买点保险还是能负担得起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很多人没想买保险的原因,是看不到那么长远。三五年已经很长,根本无法想象未来二三十年的物价是多少,还以为有公司交的养老保险就可以了。消费剁手的习惯总改不了,是因为没有危机感。
基本养老保险就够吗?但是很多人都习惯性地忽略了“基本”二字,其实这只是最低标准或者平均标准,未来并不足以让你或者父母体面的生活,现实确实很骨感。
同时,工薪族消费保险的排序比较靠后。首先房租或房贷已经是很重的负担,占收入比重较高;其次吃饭消费等日常开销,这些基本生活保障如果没有解决好,即使知道保险很重要,也不会先考虑商业养老保险,最多考虑一下重疾险和交通意外险。
想想远水救不了近火的突发情况,以及经济波动带来的收入不稳定,“正常人”感觉还是把资金放在手边更安心,一鸟在手的感觉比较踏实。
显然商业养老保险虽然好,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刚性需求,根据收入状况选择比较理性。虽然商业养老保险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已经考虑到大家差异化的需求,还是前进了一大步。
选择是一种自由,而自由不仅仅是一种选择,更重要的是一种能力。
七蒙主❤简书推荐作者,欢迎关注交流。
更多精彩见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