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TA们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人生

制造第一台个人电脑,创办苹果公司的传奇极客,却一直被乔布斯的光环

2016-04-13  本文已影响6511人  良民君

“我只是一个热爱技术的

工程师”

乔布斯的故事,已经上了神坛。受千万人膜拜,然而却少有人知道一起创办苹果公司的另一个更重要的传奇极客。

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

在美剧《硅谷》中,同为极客的主角,就在剧里吐槽了人们对乔布斯的过度神话,而忽略了真正的极客沃兹。

好吧,老规矩,依旧是从主角开挂的童年开始。

1950年,正好是计算机黄金十年的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领域的天才们出生年份),沃兹出生在硅谷的圣荷西市。

父亲是一位在洛克希德公司导弹部门任职的波兰裔美国人工程师。

从小收到父亲影响的沃兹, 早早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少年外挂模式开启。

13岁,沃兹就考取美国业余无线电执照,并自行组装海利克拉夫特斯无线电收发器,成为全美最年轻的火腿族。

火腿族:掌握了一定电子技术学习、制作、使用无线电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

15岁就成功组装出以二进制表示的加法减法器。

想想自己这么大的时候在干嘛呢,那个年纪的乔帮主也只是个普通的问题儿童。

沃兹18岁那年,电子学老师介绍沃兹到 Sylvania 电脑公司打工,在那里他学习如何编写FORTRAN编程语言。

上图并不是那个时候的产品,不要误会

在电脑公司工作使得沃兹有机会接触到载有迷你电脑内部构造的电脑操作手册,于是开始练习在纸上摹绘电脑设计图。

非常热衷于恶作剧的沃兹,经常折腾一些莫名奇妙的小玩意来捣乱。

比如在上课的时候用干扰器影响电视;做一个会滴答作响的电子节拍器伪装炸弹放在一个同学的课桌里......

当然也有玩脱的时候。

沃兹在科罗拉多大学读大一的时候,在电脑中心的电脑上执行七个循环程式,致使打印机不停打印数列报表,消耗掉班上五倍的年度电脑预算,因此被学校裁定滥用电脑留校察看。后来沃兹转学到离家较近的德安萨社区学院就读。

沃兹在德安萨社区学院读了一年后,在大二的暑假到 Tenet 电脑公司担任程式设计师。

这让他有机会深入观察、研究了通用数据(Data General)公司的Nova小型机。他尝试着用电器元件组装自己的Nova克隆机。

为此,他甚至给通用数据公司写信,要回了几百页的内部文件。梦想着有一天能造出比当时所有计算机都好得多的电脑。

1970年夏天,公司主管帮沃兹弄来大约20颗电脑芯片,助他实现把设计图上电脑变成真的梦想。

于是沃兹拉来了同为电脑迷的邻居比尔·费尔南德斯(Bill Fernandez),两人猫在车库里设计组装电脑。

连续几个星期通宵达旦的奋战,终于,沃兹打造的第一台个人电脑诞生。

虽然因为内存和计算能力有限,这台电脑既不能玩游戏也不能做复杂的数学计算。但那的确是一台可以工作的、真正的电脑。

他们给这台电脑取名“奶油苏打水电脑”,因为他们在造电脑的时候猛喝奶油苏打汽水。

(极客宅男的想法确实诡异)

本来沃兹通过妈妈的关系,找了记者来参观奶油苏打汽水电脑。希望自己能登上报纸的头版头条炫耀炫耀。

可惜,那个脑子大条的记者,一脚踩到电源线,导致电脑短路着火了。

不过,正是因为跟邻居费尔南德斯的合作,才让沃兹有机会认识了费尔南德斯的同学介好友,在未来走上神坛的斯蒂夫·乔布斯。

终于等到老子闪亮登场

沃兹与乔布斯见面后,两人趣味相投。除了鼓捣电子元件外,还有个更大的共同爱好:恶作剧

在沃兹读大三的时候,他在《Esquire》杂志中看到一篇“电话飞客”的报道,被里面通过口哨或哨子模拟某种特定的电话拨号音,控制电话交换系统,可以免费打电话的机器设备深深迷住了。

你知道的,极客们最大的优点就是动手执行力强。

当晚,他就和乔布斯溜进史丹佛线性加速器中心科技图书馆,在里面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找到了相关频率的文件资料。

然后两人联手制作“蓝盒子”,经过沃兹多次对电路修改设计(当然,还有乔帮主努力负责买披萨和焊板子)。成功造出了可以免费打电话的“蓝盒子”。

两人除了在外面违法销售这些“蓝盒子”。喜欢恶作剧的他们,冒充国务卿基辛格给罗马教皇打电话,还真给他们打通了。

实力作死啊......

不要给我搞事

不过这个恶作剧还没等到教皇接电话就被拆穿了。

后来,沃兹读完大三后就休学,先是去了Electroglas科技公司上班。后又经过好友艾伦·鲍姆(Allen Baum)推荐,去了惠普公司担任计算器工程师。

那时的乔帮主刚高中毕业,准备去里德学院读大学。

1975年3月,又是老友鲍姆的要邀请。

(所以,有个靠谱的好友是多么重要)

沃兹参加了一群做电视和影像终端机设备的人举行的聚会,并在聚会上取得一份仿英特尔8008微处理器的技术规格文件。居然发现和自己早年做的奶油苏打汽水电脑十分相似。

这时候换成谁都会有被上天选中了的感觉啊......

于是,做电脑的念头又激发了出来。当晚,他就画出了电脑设计图。

沃兹想要结合电脑、屏幕和键盘做出可以打字并即时回传字符显示到屏幕上的终端机(后来的Apple Ⅰ),这之前都没人做出来过。

到6月的时候,他在旧金山西方电子展上找到规格相容,价格减半的MOS 6502微处理器。

接下来就是利用空余时间在惠普办公室里捣腾。沃兹利用在惠普研发计算机的经验,通过对各种问题故障的排除测试。

1975年6月29日的晚上10点钟,屏幕上成功显示出键盘所输入的字符。

新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1975年底,乔布斯用一句“就算赔钱,至少我们这辈子拥有过一家公司。”成功说服沃兹开设公司贩售印刷电路板。

1976年4月1日苹果公司正式成立。

沃兹针对Apple Ⅰ做了诸多改良,定价666.66美元的Apple Ⅰ,一直到年底大约卖出150台,公司首年营收将近8万美元。

有趣的是,由于沃兹与惠普公司的合同原因。沃兹在惠普公司研发的产品版权都应该归公司所有。

于是沃兹就拿着他的Apple Ⅰ电脑去找公司高管,说明关于研发个人电脑的事情。而惠普高管就像看到一桌子的垃圾一样,打发他滚蛋了。

很多事情真是一念之间千差万别啊

在1977年1月3日苹果电脑正式成为法人组织,马库拉是为总裁 ,并且聘请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主管麦克·史考特担任苹果电脑的首任执行长,沃兹则被要求辞去惠普的工作,与乔布斯成为苹果公司的全职员工。

沃兹设计研发的AppleⅡ也在1月旧金山举行的西岸电脑展中正式亮相。

随着AppleⅡ的火爆,苹果公司也一飞冲天。

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正式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460万发行流通股在一个小时内售罄,成为自1950年代福特汽车公司上市以来超额认购最多的一次首度公开发行股票案,跻身《财富》五百大企业排行榜。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公司上市前的股份价值水涨船高,沃兹有感于员工们为公司付出的辛劳,发起了一项“沃兹计划”。他把自己近三分之一的八万股份,以每股5美元的低价贱卖给公司员工,并且送给早期创业元老每位价值百万美元的股票。

(果然是传说中的好老板啊)

1981年2月,沃兹拿到飞行驾照不久,在一次飞行中发生意外摔机,虽然身体无碍,但是出现失忆症状。

五周后记忆才逐渐恢复,之后沃兹也没继续在苹果上班,而是选择回学校完成学业。

至于后面的事情大伙都知道了,苹果公司几经波折,又重返巅峰。

沃兹在一次中国行中,接受采访时说,“我不是一个管理者,我只是一个热爱技术的工程师。重要的是去改变世界,是否创业并不重要。”

国内的那些创业者们,又有多少是认真摆好态度对待自己所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了赶潮流漫天吹牛,骗点投资。

苹果的创意来自一对生死与共的好兄弟,其中之一非常成功,他将毕生致力于创建伟大的公司,保证盈利,整合科技与人文,而另一个人则言谈幽默,对一些小玩意感兴趣,热爱技术,他在世界里挖掘趣闻,此生只为寻找欢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