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251 自我存在的蓝猴 |「琳小希的宇宙电台」
“是什么曾经唤醒过你,你最好用它来唤醒世界。”
跟随玛雅十三月亮历,顺时顺流地生活吧,在流动的生命力中体验本自具足的喜悦和丰盛。✨
谢谢你,我爱你。我是你,而你是另一个我。
In Lak' Ech, Ala K'in❤️
@ 琳小希
「今日宇宙能量与调频建议」
—— “即便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其实人们每天也都活在修行的考验之中,区别只是有没有带着意识和觉察。”
今天的宇宙能量印记是“Kin251 自我存在的蓝猴”,“黄星星”波符的第四天, “自我存在”的调性和形式、规范有关,也代表了稳定的力量。 对应的灵魂问句是:“我该以什么方式更好地服务自己与他人?(What is the form my service will take?)/ 协助我稳定、清晰自我的能量是什么?”
答案就是:蓝猴——“游戏 魔法 幻象”。
“蓝猴”是佛陀的印记,关于佛陀的故事已广为人知:生于王族,却在二十几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舍弃了王位,告别亲人妻子,出家修行。然而,在四处求学并苦行六年皆无结果后,来到菩提树下静思,终于觉悟成佛。
其实,佛陀首先是一位哲人,他经历开悟的体验让他相信那个觉悟的种子就在每个人的内在,人们不需要救世主也可以点亮自己内在的智慧之光。
佛陀在活着的时候,为追求和传播真理而奔波,和这世间所有人一样,度过了生、老、病、死的一生,并没有什么神秘色彩。遗憾的是,在他身后,佛教兴起,佛教组织在世俗化传播佛法的过程中把佛陀的事迹进行了神话,将他作为宗教信仰的崇拜对象,并赋予他理想化的、超人性的内容,远离了佛陀在历史本来的面目。
不想被当作偶像的佛陀,成为了后世人们崇拜和礼敬的对象,可以想见,今天被传播的“佛法”很可能也早已背离了佛陀的本意…而这同样算是幻象吧——人们总是乐于为自己去创造偶像,而不信任自己的力量。
今天随手翻了翻《佛陀的本身因缘故事》,看到有一段关于大乘佛教“六度”修行的注解——
「 “六度”,指六种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方法或途径,是大乘佛教修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布施、持戒、忍、精进、定和智慧。布施就是施舍和给予。持戒就是要持守具德或良善的行为。忍就是在面临嗔怒或侮辱时,仍然能保持慈悲心。精进就是应该做的事情要精勤努力去做。定就是排除杂念,锻炼意志,一心利益众生。智慧就是广泛研习世出世间一切学问和技术。」
过去以为,佛教的理念是主张人出世的,但是显然在上面这段描述里,每一条都是入世修行的法门。并且,有意思的是,这六条法门的前三个“布施”、“持戒”、“忍”是精神品德的修炼,而后三个“精进”、“定”、“智慧”,翻译得直白点,就是告诉人们要专注和投入地做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超越自我和服务他人。
哈,如果以这些定义来对标,那我想也许很多人都符合佛教徒的标准。虽然对佛教了解有限,但是我更愿意相信任何宗教思想的源头都是一致的,即便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其实人们每天也都活在修行的考验之中,区别只是有没有带着意识和觉察——无意识的状态下就是“业力模式”的循环,开启了觉察就可能带来生命的突破与转化。
谢谢你,我爱你!❤️
IN LAK’ ECH, ALA K’IN!
最后,关于今天的共时调频建议✨:
@ 读读佛陀的故事;
@ 尝试一些让自己静心的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坚持一段时间;
@ 欣赏优秀的电影、文学、诗歌作品;
@ 和孩子一起玩耍,做些自己童年会做的事,找到天真热情看待世界的感觉:
@ 在严肃的场景下,幽默自嘲,为他人和自己都带来一些轻松感;
@ 在忙碌中安排一些玩乐的时间,或是在工作和创作中注入一些有趣好玩的元素。
「今日银河祈祷文-第251段」
“声音是振动的频率。”
通过念诵可以绕开头脑,藉由声音的振频去唤醒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校准当日宇宙能量。
大声地念出来吧,语言也是“预言成真”的魔法力量——
我因为游戏而确认自己的任务
我从幻象中塑造
我决定美好的作用
随着结构式的自我存在音频
我被实现的力量所引导
I define in order to play
Measuring illusion
I seal the process of magic
With the self-existing tone of form
I am guided by the power of accomplishment
今天我是自我存在的蓝猴。
我运生宇宙实现的力量进入宇宙自我存在的结构频率中,游戏的品质是我手中创造奇迹的力量,我看清幻象,所以我可以全然地游戏,透过游戏,放下严肃,我才能全然地享受我此生的任务!
本文图片来源:“亚洲时间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