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的日更计划想法

无法逾越的坎

2022-11-06  本文已影响0人  潘晋辉

今天睡了一天,中午又睡,晚上又睡,现在不困,就深夜十二点来段正反馈吧。

每个人都总有点无法逾越的坎,包括我也不例外。

昨天和澳洲同学聊完一个事情。

从社会现象,聊到价值观问题,再到社会民生问题,然后再到法律哲学心理学经济学国学的内容都说了一大通。

最后我和他说:

“能成为你这样在海外留学读研的人,毕竟是少数人。”

“其实也不少呀!”

“那有没有十六亿人这么多?”

“那倒没有。”

“你要知道,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国内发展富裕的地区,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人,跟不上你的思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你要宽恕他们、体谅他们。”

“对于一些网络上的留言,你完全不用理会太多,保持你的‘人间清醒’就足够了。”

然后他说:

“但是作为一个哲学家,生来不就是应该负起‘唤醒人们’的责任吗?”

“对,没错,你这个想法是对的,应该要保持。”

“只不过,孔老夫子的徒弟有云: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在我们自身实力还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想的事情,是先增强自身的实力。”

“是指‘权力’吗?”

“包括但不仅限于此,其实无非还是‘名’‘利’‘威’的问题。”

“其他的一切,都是辅助手段罢了。”

然后话锋一转,我说:

“准备吃饭了,下回再聊。”

这样的一种全局观思考这个问题,才有办法打破他困在思维困境的问题。

简单点说,就是“钻牛角尖”的问题了。

因为他法律和哲学比较出色,在这方面比较擅长。

所以他想问题就是,不断地用另一个理论,去证实他原有的第一条公理。

然后就离现实越来越远,陷入了死循环当中了。

这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坎”。

放下电话那一刻,我陷入了沉思。

说人家容易,反思自己很难。

当自己认了一条死理以后,就会不断地为自己找一大堆理论,来证实自己的死理。

然后,就会在思辨的过程中,离现实越来越远了。

这就是所谓的“思考人生”。

最后,无果。

这也是必然的事情。

而且还会造成一种“精神内耗”的状况。

说起精神内耗,我那个检验师兄弟,就是陷入了这种状况。

所以我才会叫他直接“跳进黄河淹死”。

依然是昨天,他和我说了一下事情的发展情况。

而结果出乎意料的是,这个举动竟然成了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局面。

他赌赢了。

说要回头请我吃饭,我也是惊呆了。

我出发点只是想让他早日结束“精神内耗”的事情,而结果却让他获得一笔意外收益。

不过,无功不受禄,我觉得这和我出发点不一致,所以我觉得吃饭的事情,还是算了吧。

估计这也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坎”。

他最后说到一个点:

“既然是一些违反常理的问题,就要用一些反常理的方法来解决。”

有些时候,能医不自医,也是我的一个“无法逾越的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