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182、183-万维刚的认识论、学习论
从09年就开始关注同人于野的博客“学而时嬉之”,经常在同学圈中分享他的观点和方法论,包括怎样做读书笔记、怎样刻意练习、怎样主动上网、怎样GTD用事件表取代时间表、以及更好地打游戏,现在他在“得道”上开了专栏,更多人认识他了,我有种独享的秘密被公开的感觉。
182期讲面对复杂世界中的各种观点时(包括科学家的观点),我们应该怎么做判断?
万维刚:第一可信是权威科学家的观点;第二可信是主流科学家主流意见;所有这些意见中,相信最新的意见;但是涉及医学、尤其是营养学的观点,都别信。
埃尼迪斯,2005年发2篇论文质疑现代医学。选1990年到2003年在顶级期刊发表的被引次数超一千的论文做为研究对象,一共有49篇,其中45篇宣称发现新药物、新疗法,但这其中只有34篇经过验证,34篇中又有7篇被验证为错误,7篇被证明夸大,只剩下20篇通过时间考验。再统计某个具体的医学领域的主流论文77篇,共有432个结论,但其中被重复验证有效的只有1个,顶尖论文的研究成果也这么不靠谱。于是有人调侃说医学的作用“偶尔治愈、常常缓解、总能安慰”。那医学是科学吗?
首先要问科学是什么?科学不是一系列正确的结论或真理,而是无限逼近世界真相的一套思维方法,是至今为止人类知识成长最靠谱的路径。科学不太关心什么是正确的,科学只研究能证伪的问题,不能证伪的叫非科学问题。如“上帝是否存在?”是非科学问题,“烧香拜佛后能否涨工资?”是科学问题。
科学的气质:第一、傲慢、冷漠;第二、排外、闭塞。要推动知识成长,必须标准苛刻。 如果不是在科学的逻辑(西方的知识体系)下长出来的结果,则不予承认。科学不是真理的草原,到处盛开鲜艳的花朵,而是一个老枝盘藤的树木,科学不认奇思妙想,只认老树上发出来的新枝。
造成混乱的是传播媒体,它们不经验证地大量传播科学新发现。
科学家发表某个新观点时,并不保证绝对正确,而是抛出观点让学术圈的同仁来质疑,只有通过质疑的观点,才能暂时变成学术界的共识。而医学研究的是最复杂的人体结构,所以很容易经受不住质疑,于是各种自相矛盾的观点让老百姓觉得混乱。
面对复杂世界中的各种观点,我们要采用概率的思维方式去认知,不百分百相信某事,也不百分百不相信某事,而是选0到1之间的某个概率去相信,然后根据新出现的事实,不断调整相信的程度(置信度)。(【舟】 类似中庸的方法,但我们本来不就是通过这种不断试错的方式学习的吗?)。
贝叶斯公式P(A|B) = (P(B|A)·P(A))/P(B),P(A)是先验概率或边缘概率,即不考虑因素B发生A的概率; P(B|A)是条件概率,即在发生A事件后再发生B事件的概率(在A条件下发生事件B的概率)。贝叶斯公式也可以表示为:后验概率=(相似度*先验概率)/标准化常量。
183期讲如何成为高手。是万维刚很早以前的三篇博文合集,源地址列在文末,原文有更详细的讲述。
学习的方法:刻意训练。而学习的真相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真正在学习的永远都只是少部分人。
- 训练方法。学套路(知识模式),反对基础训练。把大知识体系拆碎成小知识模块,再分别去精练。人学会一样东西,是神经元在物理状态被改变,所以必须靠大量重复训练,固化神经链接。
不能把大脑类比为计算机的CPU和内存,对计算机来说,硬盘大小对计算速度没影响,但是大脑的知识存储量,对人思维的快慢有决定性影响,因为人是靠模式思维。比如要成为围棋高手,得背很多棋谱,背定势,通过背过的定势变化来下棋。在普通人(和早年的计算机下棋程序)看来,棋盘上的棋子是一个一个的,而在大师看来,棋子是一块一块的。围棋高手并不一定比普通人计算快,而是围棋知识多。新手记字母,高手记段落。
- 怎样刻意。持续做不会做的事(即只在学习区学习)。
扎克伯格脱离舒适区,每年新任务:2010年,学中文;2011年只吃自己亲手杀死的动物;2012年重新学习编程;2013年每天认识新朋友;2014年每天写小便签感谢一个人;2015年每两周看一本书;2016年做一个人工智能,全年跑365英里。
互联网破坏学习能力。纸质书只有作者呈现给你的这个结构,而互联网是超文本链接,内容丰富多层,你可以无限跳转到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就会不断面临选择,但是在不断做选择时,我们没在学习。
每一次新工具的出现都会把人分为两类人,一类人躺在工具的便利性上去享受、去睡觉,另一类人带着新工具去探索文明的新边疆。 如轮子的发明,自动语言翻译的发明,人工智能的发明。
怎样练习一万小时http://www.geekonomics10000.com/519
天才训练指南 http://www.geekonomics10000.com/100
笔记本就是力量 http://www.geekonomics10000.com/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