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寂寥,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一)
妈妈的前半辈子,三分之二都在经历着一个人生活的日子。
她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迫独自在家,过着一个人的生活,日复一日地等待着爸爸或者我的归来。
我和爸爸从未试图了解过妈妈的感受。是苦楚,是寂寥,抑或是坦然,我们不知道,也从未试着了解过。
无数个漫漫长夜,无数个周末黄昏,我们不知道妈妈是怎么度过的。
而我们只在乎自己的小心思:在那个温暖的家里,妈妈永远在那里,等待着远行的我们归家。
(二)
当我也切身经历了一个人的时候,竟然发现哪怕是独自呆着一会会儿我也承受不住。
晚上在公公婆婆那吃过晚饭后,我就回了新家。
新家是独门独户的公寓房。在小区的外面看着,高楼矗立,万家灯火,一片温馨。
而进了家门,门一关,偌大的三居室却只有我一个人。门外万家灯火,可没有一盏是属于我的。
进了门,迎接我的是令人窒息的漆黑和鸦雀无声的寂静。我摸索着打开门边的开关,“吧嗒”一声,灯光一下子把客厅照亮了。
整个屋子在明亮的灯光下愈加显得空荡荡的。冰冷的桌子,冰冷的椅子,冰冷的沙发,家里的一桌一椅和这严寒的冬日如出一辙,没有一丝温度。
进门的鞋柜前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两双家居鞋:一双蓝的,一双粉红的。蓝的是老公的,粉红的是我的。我穿上了属于我的粉色家居鞋。
今天老公要到九点出头回来呢!那双蓝色家居鞋依然原封不动地躺在鞋柜前,又一次提醒了我这个事实。
老公最近报了个软件培训班,和全日制的高中生一样,课程每天都要从早上到晚。晚饭后还要上晚自习,一直到八点五十。
今天是他正式开课的第一天,也是他上晚自习的第一天。他至少要到八点五十才能从培训学校出发呢!
我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才七点半。老公大概要到九点半才回来吧。
(三)
没过一会儿,我就在外头呆不住了。
少了一个人的屋子,没有了属于家的温馨,空气里都弥漫着冷冷清清的味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五味陈杂的情绪一股脑儿向我扑面而来。
我害怕了,迫不及待地把房间,走廊,卫生间的灯都打开了个遍。我害怕一个人呆着,没有安全感极了。
我心烦意乱起来,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墙上的挂钟,在房间和客厅来回穿梭却不知所措。
最深入骨髓的是情绪是蚀人心骨的寂寥。我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路上的车水马龙,门外的温暖和喧嚣竟与我格格不入。
这种寂寥和单身男女的寂寥大有不同。单身男女,本就孑然一身。他们一个人的时候,也会孤独,也会寂寞,但是他们男未婚女未嫁,这本就是他们生活的常态。
而已婚男女的寂寥是被迫的。和单身男女不同,我们有伴侣或子女,可却无法陪伴在我们身边,我们被生活逼迫着接受一个人的时光。
我们一边被迫接受着一个人独处的寂寥,一边又时刻牵挂着还未归家的亲人。
我们所有的害怕、酸楚、寂寥的小情绪,都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那些未归的人永远都不会懂。
他们只看到了我们在他们归家那一刻的欣喜,便以为看到了一切。
(四)
我突然想起了那些年常常一个人生活的妈妈。
原来,那些个独自生活的夜晚,妈妈一点儿也不容易。
在我的记忆里,妈妈从30出头的年轻少妇直到50多岁的中年妇女,她前半生的大多数日子,都在等待着爸爸或者我的归来。
妈妈还年轻的时候,爸爸经常出差,那时候还有我陪着妈妈度过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
等到我上高中了,一个月才回家一次。爸爸终于不用出差了,却常常因工作需要而晚归。偌大的家便只留下了空荡荡的屋子和妈妈。
后来我上大学了,和爸爸妈妈分隔两地,一年只有寒暑假和国庆才回家一次。爸爸依然日日晚归,周末的时候也要在公司加班加点。傍晚的餐桌边依然只有妈妈独自一人的身影。
如今,我出嫁了。在我出嫁以后,妈妈依然时不时要过一段独处的日子。
前两年爸爸在外地工作的时候,两星期才能回家一次。在我和爸爸都不回家的日子里,妈妈被迫独自做着许多事情。一个人吃晚饭,一个人散步,一个人看电视……
我们不在家的日子里,电视是妈妈唯一的娱乐活动。一碗白菜粉丝和一碗前天的剩饭是妈妈的一顿晚餐。和外婆煲电话粥是妈妈打发寂寥的救命稻草,外婆的电话仿佛能让她寂寥的心温暖一些。
我给妈妈打电话的时候,妈妈声音里藏不住的欣喜若狂也是呼之欲出。好像她一直就在旁边期盼着我的电话,等待着我的归来。
(五)
妈妈从年轻到即将步入老年,许多日子都是一个人度过的。
直到今天,当我切身体会了独处时所有的害怕,心酸和寂寥以后,我才终于看到了妈妈当初的不容易。
度过了无数独处时光的妈妈,我已经错过了许多陪伴她的时间,现在真的得好好陪陪她了。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营第7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