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提升管理能力

2021-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行知路

一、引子

        学而优则仕,是我国古代读书人的重要信念与目标。进入现代社会此现象更加的广泛与深入——公务员考试等。其实,在各行各业此种现象都广泛存在,例如,在IT行业,由于其专业性,所以绝大部分管理人员都是技术出身——“技”而优则“仕”。
        对于大部分管理者来说,其实都是泥腿子出身,许多管理者在刚进入管理领域时,都是兴奋并且认为自己能够干成一番事业。然而,事实却是悲观的——据统计80%的新晋管理者会在两年内就会失败
        根据上面的说明,掌握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越早的理解与掌握,对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更加有利。
        但是,市面上关于管理的书籍、辅导班等数量巨大。不少管理者,在工作中碰到各种困难情况,就开始寻求各种方法为自己充电。但是,由于书籍等的质量良莠不齐,其实不适合初为管理者的学习。
        笔者最近有幸参与管理方面的培训,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此培训比较不错——简单(简单的好记忆、好学习、好应用)、有效(好多管理理论都偏向于理论、缺少可行的方法)。
        在此处进行梳理与总结,利于自己对的学习与掌握。如果读者在阅读后认为有所裨益,那我将十分高兴。

二、高效管理的方法

内外环理论
        外环理事,内环管人

备注:
这里的当责是台湾人的翻译,其实可以理解为担责。

2.1 外环

  1. 形成期望(使用FROM方式,就是明确目标)

备注:
这个其实可以使用SMART原则来构建指标。

  1. 沟通期望
  1. 校准期望
  1. 校准期望

2.2 内环

  1. 建立当责(承担责任)
  1. 理解文化(纠正过往认识局限)
  1. 着手培训(提升能够满足期望的能力)

2.3 如何应对高绩效、低态度的员工

  1. 明确问题(态度平和的明确提出问题而不是给出评价)
  1. 提出影响(这种做法对项目、公司、个人等的影响)
  2. 主动担责(问题也是自己的问题)
  3. 要怎么解决(不要让沟通对象引开话题、只有这个阶段允许沟通对象进行对话;要解决方法而不是问为什么、是什么样、怎么会这么样......)
  4. 表达支持(认为沟通对象对做到并表达对他的支持)

三、个人理解

        其实,上面讲的就是:

  1. 明确目标(整个外环都是在明确目标、检查目标、沟通目标)
  2. 愿意干事(承担责任、解决态度问题)
  3. 有能力干好事(去除经验主义、提升干事情的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