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人士自助指南,成年人的社交bug,要这样补。2019/7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要直面人生三大“课题”——工作、交友和爱。
而这些都和我们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我们的社会是靠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维持,不管你的头脑多么聪明,学习多么优秀,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话,那么就无法享受愉快而有意义的人生。
有人说,在这竞争激烈、节奏飞快、关系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一些“外向社交”者在我们印象里是性格爽朗、侃侃而谈的人,从而也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内向者”。
他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应付着社交性质的工作,可到了真正的社交场合时却觉得无所适从。等到下班那一刻,却只想着封闭自己,不再强撑着做一个"外向"的人。
那么,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心态呢?造成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问题?
《无压力社交》这本书就很好解答了这些问题,与其说它是一本干货工具书,不如说是写给『社恐』人士的一本自助指南,书中内容通俗易懂,有大量可操作性强的巩固练习,适用于所有人。更是被国外的纸媒媒体评为,在一些同类书籍里,对读者来说最实用、全面的一本书。
本书作者吉莉恩•巴特勒是英国牛津大学沃尼福德医院临床心理学家,认知治疗学院创始人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初始,便开始致力于研究焦虑的话题,她合著的书籍《牛津通识读本:生活中的心理学》被翻译成全世界近三十多种文字,且得到心理学领域知名学者的推崇。
本书用了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详细剖析社交焦虑的真相,形成的原因,以及从自我意识、思维,行动三个方面为我们提供克服社交焦虑的方法。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每个想解决『社恐』人士必备的实操指南。
下面便以什么是社交焦虑、社交焦虑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社交焦虑三大重点展开。
一、认识社会焦虑
焦虑,它是一种普遍的感受,同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为什么呢?我们可以试想,哪怕在原始时代,原始人也会有焦虑的烦恼。
如果不焦虑,那可能随时会被有威胁性的东西对自己造成伤害,例如被老虎吃掉。人天生都会有焦虑,它能让我们“活下去”。但如果过度,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对我们身体造成伤害。
了解了常见的焦虑,社交焦虑便能更好的理解,它指的是在公开场合与他人交往时,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和恐惧感的现象。
而作者吉莉恩.马特勒在书中也明确告诉我们,社交焦虑是一种常见的、非病理性的现象。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呢?
可根据最权威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所定义的四条现象,进行自我诊断。
在面对社交或表演场合,对陌生人或被别人仔细观察时,产生的一种显著持久的焦虑和恐惧感。通常这类患者会害怕自己做出紧张或令自己难堪的行为。
时常会让自己在社交场合里,无法避免的产生恐惧
能清晰认识到焦虑和恐惧是一种不合理或过度的现象
有意识的避免会让自己感到焦虑和恐惧的社交场合,或在这些场合里倍感煎熬和痛苦
对照以上标准,你是否有中呢?其实,无需过多担心。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刻里曾经有过这些体会。
生活中触发社交焦虑的线索非常多,常见的例如开会需要发言时,明明做好了准备,但在关键时刻还是会手心冒汗,思路混论,无法表达。
或是能不去的聚会尽量避免,不论是同学或是亲戚的。觉得自己一个人待着最舒服自在,甚至在和其他人交往的场合里,眼神会刻意的闪躲避免接触。
再比如我们外出时,总会感觉周围有人在时刻注视着自己,产生无畏的恐慌:为什么看着我,难道我做了什么不雅的行为?
总之,我们是因为放大了自身感官反应。而对于社交焦虑者来说,他人是自己焦虑的来源,因为我们无法预测别人会说什么话,甚至做出什么事来。
这种现象来源于哪里呢?
二,导致社交焦虑的主要两大因素
生物因素:即先天性,有一定的基因遗传迹象。
焦虑具有家庭遗传性,这也说明社交焦虑的心理疾病有一些来自遗传基因。例如A和B,当两人同时受到外界刺激时,他们的神经系统反应速度和强度有所不同,可能A会强烈些,B则微弱些。
反应强烈的A可能因过度敏感,把他人说的每句话每个表情都囊括为对自己的不满,因此也最容易触发身上的情绪开关,调动出剧烈反应,例如会感到话都说不清楚,容易脸红,甚至会落荒而逃。
拥有这种因素的人,一般都会认为如果自己在某些方面能变得更好,情况也许就会不一样了。可事实却是这些幻想的背后,通常都是他们对自己与生俱来的样子不满意,同时感到无能无力。
环境因素:在自己身上经历过的事情。
在孩子年幼时,早教极为关键,而在接触其他人之前,孩子的言行举止更多来自父母。记得有件事情尤为印象深刻。
早前参加一个关于亲子育儿的线下课程,很多父母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参加,同时也有未婚人士提前来学习取经。
就在大家都听课听的入神时,一个约莫两岁的小男孩忽然大哭了起来。近看才知道,原来尿裤子了,他的妈妈可能感觉非常丢脸,接着大声斥责地说:你怎么回事啊,为什么不叫妈妈!
听到责骂声,小男孩哭得更大声了。
在场的人都在劝导这位母亲不要责骂孩子,甚至还有人帮忙清理了地下的水迹。后来,这位母亲才急匆匆地,把小男孩带去洗水间换洗裤子。
显然,这位母亲的做法,冥冥中对孩子已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过度的批评、否定或是责骂,毫不夸张的说,都是对孩子自尊心一种隐形的“践踏”。
说起《正面管教》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在一次教育论坛上, 简·尼尔森的女儿玛丽·尼尔森说过一句话: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感觉到痛苦,那么你的方法一定是错的。
学会赞赏则是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棒的礼物。
不论是和家人还是外人的关系,最初的社交关系都是在家里产生,我们成长的各种关系将会决定自己如何与他人 交往,糟糕的经历则会对我们造成长期的影响。
如何能做到克服社会焦虑?
三,克服社会焦虑的三大重点
减少自我关注:社交焦虑的核心层面
每个人都有独立意识,而过度的关注自我感受,会不断放大自身的情绪和漏洞,这也意味着同时我们容易忽视了正面的反馈,对周围环境反而投入不多的注意力,那样,对于信息,我们是模糊不全的。
我们可以尝试像小孩一样对世界充满好奇,细致观察周遭的人和物,也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自己减少揣测和怀疑。当我们认真观察时,便是第一个让我们收集到全面信息的好机会。
改变思维模式:你变了,一切都会变
有人说: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行为时,便能成为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由此可见思维的重要性,一切的出发点都来自我们的思维。
改变思维模式分两步:
第一,识别自己脑中的想法。简单来说就是找出根源,当你焦虑时,心里真正的想法是什么?最坏的打算有哪些?
当我们还没办法把它用得顺溜之前,最好的方式是记录下来。刨根问底的方法,对于前期改变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第二,重复检验自己的思维。检验的同时还要学会带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这样才能收获更佳的替代方法。 这时可以问问自己,还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案吗?哪一种能最大程度的接近自己的期待?
重复检验就是不断筛选的过程,在巩固的同时可以让自己有更好的选择。
改变行为模式:建立自信心的最有效途径
说起励志的标杆,非演讲家尼克·胡哲的莫属,他的每个挑战都足以成为正面的教材案例。出生时便罹患海豹肢症,天生没有四肢,曾经三次尝试自杀,在10岁那年,忽然意识到:要为自己的快乐负责。
从16岁的第一次小型分享会开始,出现了人生转机,积攒了感动的口碑。接着便是开始了全世界各地的演讲,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世界的每个角落带去正能量和感动。
所以,改变行为模式可能会带来颠覆性的结果。
改变行为模式分为两步:
第一,可以通过微型实验,明确我们的行为改变后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也就是在心里构想一个特定社交场合,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辨别,思考是否安全、是否有逃避的现象呢?
还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联想,例如确认自己的期望、猜想等等。
最后对我们的行为结果进行评估,可以反思这个行为是否正确,并保持包容的态度。
第二,可以坦然面对事实,而非逃避。我们可以明确自己要逃避的东西是什么,把自己的想法和害怕的事情进行联系,或许刚开始会很难,这时可以尝试把目标拆分,从小事开始,那么,下次遇到相同情况,便不会再有逃避的念头。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回顾自己做出的改变时,不忽视自己以前的成就结果。这样,就能更快加速建立我们的自信心。
著名导演李安就曾经说过:恐惧是生活唯一真正的对手,因为只有恐惧才能打败生活。
恐惧可能暂时让我们失去了快乐的自我,同时让我们备受痛苦的煎熬。而也正是因为这些恐惧,才让我们更理解自己,理解他人,更理解这个世界。
《无压力社交》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来得正是时候,它帮我找到了出口。相信也对很多『社恐』人士有非常大的帮助。
希望我们都可以听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学会察觉它、接纳它,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做到真正拥抱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