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才是自己的救世主从不遥远 靠自己足以解决孤独。
闲暇无事,整理《遥远救世主》等一批旧书,对五台山论道一篇,又看了一遍,按奈不住,再同诸位分享一番。
对天道的理解,抛开文学小说刻意的强化来说,有以下3点是可以总结和采纳的。
1.什么是天道?
这里的是站在很高的道德素养的基础上去阐述的一个观点,一方面是可以看出来得道之人,对在苦海沉沦的普通人的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是自身同天道的辩证关系的和解。
烧香的烧香,拜佛的拜佛,讲法的讲法。各取所需而已。
如今的修习佛法的地方,人间烟火气和栏杆的论点,确实是存了丁元英这个小说人物的性格特色。悟而不证,更多的无需证。栏内是净,栏外是土,道出了,普通人对佛的理解。倒是上不了众生的颜面上去的。
觉性人人都有,而觉性不是人。充分说明了天道的运转,更多是不以人的意志作为转移的。而作为人,我们需要理解天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是道。
规律如来不可思议。
是芸芸众生的生活。
住持的大爱无爱,因果注定,阐释了佛门净土内,对世间事情的看法。人因为觉性,而似有所悟,这就是因果,哪怕从来没有遇见过,它该存在的还是存在,无量而浩瀚,所有智慧的灵性,生活的平安喜乐,都是佛的智慧。
佛是有智慧的人。是开启了智慧,明悟了因果,证得了前世今生未来的通透之人。
佛法是精深的,是记录佛的言行的人。而后世修佛之人,顶天是得道高人,难在成佛。觉性的唯一性只能用在智慧这个名词和意义上,可以让人生活的更幸福,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认知的完全性。也是在不断修缮的过程。
2.人对于天道的理解和运用,有什么现实价值?
理解了本书中的天道一词,就能够很深刻的用于指导现实生活,作用现实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
天道不会给你的现实生活产生一丝一毫的加持,或者因为你相信信仰就会不生出欲望和苦恼。而是在你生出苦恼和极致的偏执的时候,如一黄钟,惊醒自我。从证悟和求取的痴迷中解放出来,从而多在人世间行走,在芸芸众生中沉浮,明悟自己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局限性。用正确的言行,人还是会生出苦恼。丁元英要求心安?真的会安吗?只是作为人的时候,欲望的表现让自己无法判断真假,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他知道这样做是最正确的,但是他不知道这件事情做完之后,矛盾的转发,会越来越隐蔽,现实环境的外部诱因只能作为条件,而无法成为结果,个人的观点,也取代不了任何真理。
实事求是的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办法。
记得小时候在学数学函数的时候,看到一组组数据呈现意料之外的平滑曲线时候,我发现有些道的痕迹,透过表象,告诉我自己那些想当然是多么的具备片面性。
生活不是数学,语言不是生活的全部。
3.天道思维是否可以运用到现实之中?
任何一个思维或者系统的发生,都具备自己一定的合理性。工具都是没有思想的,但看用的人心。个人在读完这篇之后,倒是希望多一些丁元英这样的人,少一些和稀泥的。
遥远的救世主毕竟还遥远,我们躲在一本本书的尘埃里,翻过时光,掩卷叹息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别人的故事中,接着上演着千百年来一如既往的尝试和践行着大多数人走过得坦荡大路。
尼采说,孤独的人,不是因为他孤独到离群索居,而是他身边没有理解他的人。
所以他是真的孤独。
孤独,更多的时候是人生的常态,只有不断深化自己的认知,保有对真实的热诚和深化认知纯粹的动力。
我们才是自己的救世主,也从不遥远。靠自己,足以解决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