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张爱玲《倾城之恋》:苍凉底色下的女性命运……
第一次看《倾城之恋》是在高中,那时的我,较早接触张爱玲的文章。当时她给我的感觉就是冷峻的文字背后深藏着她满腔的怨言。这当然不仅仅是对她的《倾城之恋》有这样的感觉,而是对她总体的印象。
张爱玲的文章,是用冷酷的色调,赤裸裸地宣泄一种愤愤不平的情绪。作家写作,很多情况下都是一种宣泄。不同的是,很多作家都要将他们的情绪做一些粉饰和扭曲。而张爱玲笔尖流露出来的仇恨,是一眼就能感受到的,浸透到骨髓里的;冷静,却从不掩饰,甚至有些张扬。
张爱玲《倾城之恋》作家淳子说,张爱玲的写作很多都源自她恋父情结的受挫情绪。确实,张爱玲的文章里浸透了许多她的个人情感。她的文字和她的个人经历的联系,要比一般作家都紧密得多。
恋父情结的受挫,母亲的远走,家族的衰败凋零,性格的孤僻,使她用一种带着怨恨的冷酷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社会。自身命运的悲惨,让她开始用同样悲观的情绪思考所有中国女人的命运。因为那样一种独特的视角,她看到了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某些不合理,可却无力改变,这或许就是她一直恋恋不舍的悲剧情结吧!
而当时单纯对《倾城之恋》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范柳原宣布和白流苏结婚时,他问白流苏要不要回上海请她的那些亲戚时,白流苏的那句话:“呸!他们也配!”这句话,几年后我一直记得,因为那种仇恨是刺骨的,可以闻之震颤的。
张爱玲与胡兰成,被异化的恋父情结。说是重读,其实不能严格地这么说,只是看了一遍许鞍华导演的同名电影。在中国的女导演中,许鞍华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她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千言万语》都是很不错的!细腻的镜头处理、独特的女性视角、加上深邃的思考,使她的电影多了一份生活所赋予的亲切感,也多了一份沉重。而她导演的这部《倾城之恋》,基本上是从原著出发。或许在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之间,都能引起某些共鸣吧,所以许鞍华能够把张爱玲的那种情绪用更直接地方式表达出来。或许也只有许鞍华能做得到。
许鞍华导演电影《倾城之恋》小说的开头看起来不像一个“合格的”开头,很多悲剧在白流苏身上都已经发生过了。而张爱玲只是取了悲剧过后的那一个片段,把她所有之前的故事都省去,留下一片空白,满腔仇恨,以及街头咿咿呀呀的悲凉的二胡声。
结局也不像一个“合格的”结局,范柳原虽然和白流苏结婚了。可是这婚姻背后,潜藏着的是一大群人的痛苦,牵连着千万人的命运。她们终成眷属,可是世界还是依旧杂乱无章,悲剧依然在别人的故事中上演。也没人知道,婚后的他们要经历怎样的苦难和考验。
我喜欢这样的故事,它就像和一个人的相遇!我们不知道遇见那个人之前他还发生过什么,也不知道离别后他的故事。和它的相遇,只是共同谱写了人生中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从人的一生中抽离出来,构成一个独立的故事。之前的和之后的那段空白让我们无限遐想,有好奇,有遗憾,也有怅惘!
范柳原与白流苏王小波评价张爱玲的小说为封闭型小说。所谓“封闭型”,就是把有限的几个人放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身份地位的不平等,现实环境的日益恶劣,使得他们在这个封闭的圈子里不停地相互折磨,厮杀。男人压迫女人,做婆婆的为难做儿媳的,做妻子的压迫做小妾的,小妾无计可施,便只好欺压做丫鬟的或者怂恿丈夫另一个妾,丫鬟无依无靠,除了忍气吞声便只好糟蹋花花草草,或者摇身一变,也做别人的妻或妾!在这样一个荒唐的环境中,斗争无处不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扭曲的,每个人的结局也都是悲凉的!
可是《倾城之恋》中,白流苏视乎想跳出这个圈子,到一个自由世界中去!在原先那个圈子里,她受过太多的苦,她有太多的仇恨,她迫切地寻找一个出口,想要摆脱这些荒唐,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想要做事太多了……
所以当徐太太说要带她去香港的时候,她义无反顾地、赌气地去了!人生就像一场赌博,还好,这次她没有押错宝——范柳原是爱她的!
可是白流苏爱范柳原吗?流苏就像一艘在汪洋中漂泊已久的小船。长期的漂泊使得她疲惫、孤独,只想找一个可以靠岸的地方。至于那是个孤岛还是片大陆,绝望的她,早已无所谓了。她只是迫切想靠岸,迫切地想把自己抛出去,迫切地想把自己的命运交给里另一个人来处理。只是流苏的运气好得出奇,她找到一片富饶的大陆,足够让她和这片大陆“白头偕老”。
而范柳原呢?范柳原就像一个游子,群花访遍,才让他寻到这样一个具有独特气质的流苏。他爱流苏,爱流苏的独特,爱流苏那一低头的微笑,爱流苏骨子里流露出来的对现实的仇恨。可是他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可以共同生活的人,他要的是一个真正懂他的人,一个可以包容他的人,一个可以和他以心交流的人。懂得他所有忧郁的情感,包容他的真和假、焦躁和沉思!他要流苏爱的是范柳原这个人,而不是范柳原给她的生活依靠。
可是,范柳原又何尝不知道,在流苏眼里,他扮演的角色中,更多的成分是一个跳板(虽然流苏或多或少也是爱他的),让流苏可以逃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范柳原也知道,这一切并不能去怪流苏,谁叫她活在这个荒唐的世界里,谁叫她经历了那么多悲剧,谁叫她注定要背负那么多的仇恨呢?
所以范柳原痛苦地纠结,这也是为什么他会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悲凉的诗!与一个并非全心全意爱自己的人生活到老,多半是痛苦的吧!他要的是她全部的爱,他迫切地希望她可以把整个身心全部都交给自己;她要的却只是安稳的生活,爱与不爱并无太大所谓,这段婚姻本身就藏着不公平。因为那一层隔阂,他们一直都没有结婚,直到那场战争爆发……
值得庆幸的是,事情有了转机。战火蔓延到了香港,摧毁了很多故事的尾声,也摧毁了范柳原和白流苏心中的那层隔阂。经历战火后,他们终于感觉到,对方可以成为自己心中的唯一!一生中会走的很多弯路,而能找到一个相濡以沫的人则更是不易!
或许在很多单纯女读者的观念中,这场战争就真的像张爱玲说的,是为了成就这场凄美动人的爱情。对于这个想法,我无意去批判什么,每个人心中都可以存有一些不太符合实际却华丽唯美的幻想,有这些幻想和理念在心中,生活或许真的可以多一些光明,而逃避一些黑暗吧(尽管它从来就是不真实的)!
而我,更愿意把这场战争看作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或是改革!
香港沦陷,使得范柳原和白流苏都回归到了“人”张爱玲似乎要告诉我们,要摆脱那些荒唐的悲剧,需要这样一场革命,把所有已建立起来的文明全部打碎、摧毁,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秩序。这也就是范柳原站在墙下为什么会留下这样一段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张爱玲想说,当所有不合理的文明被摧毁以后,才会有更多的像范柳原和白流苏这样的人最终可以有完美结局。
可是张爱玲也错了。一个文明被摧毁了,另一个文明就会建立,每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特定的悲剧,任何制度都无法完全迎合人性的贪得无厌和喜新厌旧。在日益膨胀的欲望面前,文明和道德都显得如此无力,所以悲剧和压迫也就在所难免!
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新的词来对抗这些。比如说“宽容”“忍让”“沟通”……然而,最重要的是,“谦卑”!承认我们处在这个世界中的渺小;承认自身价值的有限;承认有很多事我们无能为力,无法填满我们所有的欲望之壑;敬畏我们心中深藏已久的神圣的不可触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