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

2020-02-01  本文已影响0人  光影尘迹

意识01:心灵哲学中的意识问题

献给心理学习共同体。是不是选择任何一个方向,都会游向同一个宿命?

全文5420字,阅读需10分钟。写作用时15h,主要是文献耗时耗力。

00引子

每谈到意识,人们就会自然的发出终结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去往何处”。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随意地使用意识来表述自己的感觉和体验。就如David Chalmers所言[if !supportFootnotes][i][endif],“意识体验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但同时也是最难以理解的东西(Chalmers, 1995a:200)。” 或许人类意识真的是最后幸存下来的不解之谜吧(Dennett, 1991:21)。

02物质与意识

古往今来,对于意识问题[if !supportFootnotes][ii][endif],各种哲学争论可以分为两类,即一元论二元论

一元论中,一部分理论强调精神、一部分强调物质、还有一部认为没有什么物质、精神,他们都是中性元素。极端点,就分成了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中立一元论

唯物主义的代表理论是同一论(identity theory),也就是心理状态等同于物理状态,比如说,意识就是大脑的活动[if !supportFootnotes][iii][endif]。除此之外,唯物主义还包括物理主义:认为一切心理都可还原为物理科学;功能主义:即认为心理状态等同于功能状态[if !supportFootnotes][iv][endif]副现象论(epiphenomenalism):意识是物理现象伴生之物,但对物理世界不产生任何影响,即意识对人这个机器的运作不产生任何影响,纯粹只是一种多余的副产品。

而一元论中值得一提的还有消除主义:我们熟知的心理状态(信念、欲望、痛觉)根本不存在;反身一元论:精神和物质是同一现实的两个互补;异常一元论:可以理解成一种非还原性物理主义,认为心理状态的关系不能通过严格物理定律来描述……

二元论的典型代表就是笛卡尔了,他的二元论是一种实体二元论(substance

dualism),即世界由思维和物质两种元素构成,但它们相互独立。与之相对的是属性二元论(property

dualism)——世界只由物质组成,但物质具有物理属性和精神属性。

但就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二元论并没有解决问题。试问,“心灵不过是大脑的活动”这样的说法不仍然没有解释任何东西吗?心灵不依旧是存在于机器中的幽灵吗(Gilbert, 1949)?也难怪Daniel

Dennett会说“接受二元论就等于放弃(Dennett, 1991:37)。”

03笛卡尔剧场

尽管当今几乎没有人承认自己是二元论者,但二元论的观点是那么的深入人心,难以避免,以至于Dennett创造了一个词——“笛卡尔唯物主义”来讽刺那些假装成唯物主义者但骨子里还是依赖二元论的理论。比如与之论战的Chalmers自然主义(naturalistic dualism)。

为了检验你是不是虚伪的笛卡尔唯物主义者,我们想象一根蓝色香蕉的不同面,然后在心里旋转它。

好,试问,你是否感觉到一根旋转的香蕉被投射到了思维的荧屏上?

显然,心理表象的这个说法是如此有诱惑力,以至于我们都信了。那么,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屏幕在哪里?

如果你是一个看着屏幕的意识实体,那么内在的你就会有内在的脑和内在的眼,里面有会有一个内在的屏幕和另一个内在的你,如此一来,就是个无限回推的“级联侏儒”。

除开上述的侏儒问题(homunculus

problem),还有一个棘手的事情,我们是怎么感受到蓝色的?蓝色的体验发生在哪里?这可和看见蓝色不同。换句话说,我们的客观加工过程是怎样产生主观体验的?

你可能会很容易延续之前的荧屏观点——被Dennett称为“笛卡尔剧场”的东西,认为输入的信息被转换成了蓝色图画映在了彩色屏幕上。于是,你创造了一个布满色素的荧屏和一个小人。可这还是不行的呀。或许就如Dennett所言,大脑并不需要蓝色素,只是每当我们考虑到思维屏幕时,总会以为有什么东西一定得是蓝色的。

你看,仔细思考思考,你潜意识不也是个二元论者!而这样笛卡尔剧场之所以诱人,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总是有一些是觉知不到的。既然这样,那对我们来说,用一个思维屏幕把意识到的和意识不到的隔开,不就简单了吗。

我们继续以蓝色香蕉为例。除开“脑中的电影(Damasio, 1999)”、“眼前所见的生动世界图画(Crick, 1994:159)”这样的笛卡尔剧场外,还存在一种可能,即我们看到的是在脑子被表征的思维图片。

但对于Dennett来说,这是视知觉最终产品的“最难抗拒的模型”和“想象的通病”(Dennett, 1991:52)。毕竟,当你意识到大部分视觉是无意识的,那么请问这样的表征是否进入意识?如果你依旧坚持,那么就请找到它的神经相关物,也就是神经元相关性 (NCC),而这也是认知神经科学在做的事。但倘若并没有这样的图画该怎么办?事实上,这在视觉表征上确确实实遇到了麻烦。

一眼望去,你可以看到事物的所有细节吗?显然不能。可就如詹姆斯所发问的那样,

“我们对这些细节一无所知,为什么就能感觉到物体并得出结论呢?就好像物体是一个连续体、封闭体一样。应该有缝隙存在啊——但我们从未感受到(James, 1890, i:488)。”

可能这只是一种信息缺少罢了,也可能是大脑自己填充了缝隙。

就填充来说,盲点研究似乎很有说服力。把一个小问题精准投射到盲点,可以让他从视野消失掉,而物体所在的位置,我们看到的就只是背景的延伸。那这不就说明是大脑自己填充了缝隙么?

Dennett可不这样认为,他将之称为“发育不全的笛卡尔式唯物主义呆板的赠品(Dennett, 1991:344)”。试问,当你走进一个贴满玛丽莲梦露的房间,你一眼就看出来,这些画一模一样。但如果有一张被恶性涂鸦了呢,想必,你也能很快意识到不同。你可能会说,你看到了房间所有细节,但事实是这样吗?

要想辨认一张画,就得直接观察它,而与此同时,其他的画就相当于一堆模糊的点。你在扫视过程中,不断确定这是梦露,这也是,这些都是。可当你能判断一张是梦露的时候,即便你没有确定其他也是梦露,你的大脑也会迫不及待下结论,把所有的区域贴上梦露的标签。而你所能看到的涂鸦,是异常检测的结果。

但问题是,给你的感觉可不是这样的。外部世界确实有成百上千的画像,而它们确实是你所看到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你脑子有一模一样的梦露的表征。你脑子表征的是“那里有成百的画像”,即“无论你多么清晰地感觉自己看到了所有的细节,那些细节都在外部世界,而不是在你的脑中(Dennett, 1991:355)”。

当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知觉理论可丰富着呢[if !supportFootnotes][v][endif]

那没有了笛卡尔剧场,我们还有什么其他选择吗?在下节的意识理论中会具体讨论。

04感受性

我们先回到意识内容,哲学家们将“意识”用于四个主题:一般知识(knowledge ingeneral),意向性(intentionality),内省(以及它专门产生的知识)(introspection)和现象经验(phenomenal experience)(Lormand,2016)......

其中最有趣的自然是现象经验问题。试问,作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感觉?

Thomas Nagel提出蝙蝠的主要原因是蝙蝠和人的感觉系统完全不同,它的世界我们难以想象。那么,作为蝙蝠的感觉会像是Dawkins所说的,和视觉的感觉一致吗?

Nagel(1986)认为,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一只蝙蝠的感觉像什么。即使我们知道所有蝙蝠看世界的原理,我们也永远无法拥有用声呐看世界的经验。而这种差异不是来源于物质的差异,即便我们都是人,你也无法知道我的感觉经验像什么。而这也就是Ned Block所称的现象意识(phenomenal consciousness),可以近似理解为体验。

那这样的话,我们可能会说,每个人对于同一事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体验,而这种被哲学家称为感受性(quality)的东西肯定是存在的。

这看起来是相当正确的,但Dennett试图说服人们,“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感受性”(Dennett, 1988:74)。

但他否认的是感受性的实在性。比如,我们可以把一枚硬币经验为椭圆形,但我们不能说存在椭圆性感受本身。他认为如果感受性存在,那么我们就一定可以把它用科学的方式解释,而这样的话,我们所说的那种难以言表的、主观的原始感受只是一种错觉。

我们可以问问,喜欢喝啤酒的人,他们喜欢的啤酒味道是第一次接触的第一口味道,还是其他味道呢?想必第一口肯定是不习惯的,甚至是不好喝的。那你可以问他,那第一口和现在喝的究竟有什么变化呢,他所喜欢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味道呢?我们可以发现,我们通常会以含糊不清和前后不连贯的方式去思考我们的感受,而感受性的加入反而使得整个问题更加混乱。

为反驳物理主义,那我们再思考一个Flank Jackson提出的“黑白玛丽”实验。

已知玛丽是个神经生理学,她知晓一切关于颜色知觉和与之相关的所有知识。但问题是她从小到大都呆着黑白房间里,从来就没有接触过除了黑白以外的任何颜色。但有一天,她走出房间,第一次看到红色,会发生什么?她会惊讶吗?他会掌握关于颜色的新知识吗?

Jackson认为,玛丽肯定会学到新的东西,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得有颜色的感受性(Jackson, 1986)。那么,这也就说明有关世界的物理事实并非是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情况是这样吗?

Dennett反问,如果我们给玛丽一根蓝色的香蕉,那玛丽会上当吗?显然不会,她会说“嘿,休想骗我!香蕉是黄色的,但这东西是蓝色的(Dennett, 1991:399)。”而我们之前之所以会觉得玛丽会产生新知识,是因为我们根本无法让玛丽知道关于色彩的一切可以被知道的知识,Jackson把我们都哄骗了。

为了让我们更容易想象玛丽掌握了所有物理知识,Dennett发明了“标准Mark 19机器人(a standard Mark 19 robot)”,这样的话,玛丽变成了机器人玛丽,她有着关于颜色知觉的所有硬件,但她的摄像头是黑白的。那么当我们给她换成彩色摄像头时,玛丽会惊讶吗?显然不会,因为机器人玛丽可以用她几兆字节的RAM构建一个关于颜色视觉的模型,那么同样的,更换摄像头又有什么好惊奇的(D. C. Dennett, 2005)。

哲学僵尸可比黑白玛丽要厉害的多。试想你如何证明你有意识?

倘若有一个人不仅外貌像你,行为像你,甚至说话方式也像你,就是在别人看来,他就是你。但这个虚假的你却没有意识,也不存在所谓的感受性。那么试问,我怎么去判断你不是那具哲学僵尸?那这样的话,我们所说的意识不就是一种附加物吗,意识不就不必要吗?

再考虑一个僵尸星球,这个星球有着所有人的僵尸形态复刻,但显然他们都没有感觉。他们能用我们已知的所有词汇,关于思考、相信、理解的,但他们都不懂,也不会有相关体验。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僵尸星球里的僵尸不能思考,那他们就不可能像哲学家一样考虑感受性和意识问题,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些就是已知词语。所以说,下放到个体,僵尸和我们难以区分,但上升到文化,意识是必要的,僵尸哲学家可和我们不一样(Moody, 1994)。

自然Moody的想法有明显的漏洞,僵尸可是在任何行为上是完全一致的,管你哲学世界,我们就是不可能区分开(Sutherland, 1995)。那么我们再升级一下,考虑一下Dennett的超级僵尸

这种僵尸可以自我监控,不管你问什么哲学问题,他都能回答自如,和我们一模一样。更恐怖的是,他认为他有意识(Dennett, 1991:311)。所以,“我们都是僵尸,没有人有意识(Dennett, 1991:406)。”

这显然是种幻觉,而这也被Dennett称为“明显的默认意识理论(the obvious default

theory of consciousness)(D. C. Dennett, 2016:65)”。他发问,“为什么不加入我去和僵尸跳支舞?难道你还傻傻呆在原地,被这种不可动摇的直觉所迷惑(D. C. Dennett, 2001)?”所以,对于他来说,下个世纪的某个时候,人们回顾这个问题,只会觉得好笑,毕竟这不过是一种错觉,又何必纠结。或许,“如果你有耐心,并开放思想,它便会过去(D. C. Dennett, 2005:23) ”。

05 进化

为什么我们要有意识?进化论对这类问题显得尤为擅长,自然是适应呗。但这其实可以简单分为三种思路(Blackmore, Troscianko, &

Troscianko, 2018):意识不必要,参见上述的哲学僵尸,想想为什么进化创造了我们,而不是哲学僵尸呢(Moody, 1995:369);意识有某种功能,它独立于其他适应性性状,那么这种不同是什么呢,参见后文的意识理论;意识不独立于其他适应性性状,那么意识为什么要出现在像我们这样的生物身上呢,鸡鸭狗为什么不行。

Dennett提供了一个生成检验之塔的进化框架[if !supportFootnotes][vi][endif],在塔的每一个层次,新的变异被生成,然后接受测试,接着各种前所未有的心智被创造出来(D. Dennett, 1995)。而在格里高利式造物一层,动物装备了模因,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实体(D. Dennett, 1995:341)。而这就是自我创造的方式(D. Dennett, 1995:367)。对于他来说,自我只是“对本身的假想机器的无害的用户错觉”(D. C. Dennett, 1991:311),而人类意识本身则是一个巨大模因复合体。

06 总结

意识问题总是这样有趣。虽然我们不可能指望自己可以完全理解意识,但当我们在讨论的过程种,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经验还有生命意义好像发生了一些改变。正如Dennett所言,“当我们理解了意识……意识将会不一样(D. C. Dennett, 1991:25)”。

那就让我们继续前进,从心理学角度一探究竟[if !supportFootnotes][vii][endif]

References[if !supportFootnotes][viii][endif]

[if !supportLists][1]      [endif]Blackmore S., Troscianko E. T., & Troscianko E. T. (2018).Consciousness :

An Introduction. Routledge.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755021

[if !supportLists][2]      [endif]Chalmers, D. J. (1995). The Puzzle of Conscious Experience.Scientific

American,273(6), 80–86.

[if !supportLists][3]      [endif]Crick, F. H. C. (1994).The astonishing hypothesis:  The scientific search for the soul. NewYork, NY, England: Charles Scribner’S Sons.

[if !supportLists][4]      [endif]Damasio, A. (1999).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  Body and emotion in the making ofconsciousness. Fort Worth, TX, US: 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s.

[if !supportLists][5]      [endif]Dennett, D. (1995). The Path Not Taken.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8(2), 252–253.

[if !supportLists][6]      [endif]Dennett, D. C. (1988). Quining Qualia. In A. J. Marcel & E.Bisiach (Eds.),[Book Chapt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f !supportLists][7]      [endif]Dennett, D. C. (1991).Consciousness Explained. Penguin Books.

[if !supportLists][8]      [endif]Dennett, D. C. (2001).The Fantasy of First-Person Science.

[if !supportLists][9]      [endif]Dennett, D. C. (2005).Sweet Dreams: Philosophical Obstacles to a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MIT Press.

[if !supportLists][10]    [endif]Dennett, D. C. (2016). Illusionism as the Obvious Default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8.

[if !supportLists][11]    [endif]Gilbert, R. (1949).The concept of mind. Hutchinson UniversityLibrary.

[if !supportLists][12]    [endif]Jackson, F. (1986, May 1). What Mary Didn’t Know.

https://doi.org/10.2307/2026143

[if !supportLists][13]    [endif]James, W. (1890).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DoverPublications.

[if !supportLists][14]    [endif]Lormand, E. (2016). Consciousness. In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1st ed.). London: Routledge. https://doi.org/10.4324/9780415249126-W011-1

[if !supportLists][15]    [endif]Moody, T. C. (1994). Conversations with Zombies.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1(2), 196–200.

[if !supportLists][16]    [endif]Moody, T. C. (1995). Why Zombies Won’t Stay Dead.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2(4), 365–372.

[if !supportLists][17]    [endif]Sutherland, K. (1995). Zombie Earth: Editorial Introduction to aSymposium on Todd Moodys Conversations with Zombies.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2(4), 312–312.

Note:

[if !supportEndnotes]

[endif]

[if !supportFootnotes][i][endif]文章提及的外文人名中译以谷歌精确检索条目数百万为限,达到者在正文中采用中译(文献索引不作中译),未达到者,保留西文原名不作翻译,以免人名中译造成不必要困扰。特此致敬李晓煦老师。

[if !supportFootnotes][ii][endif]文章多参考Susan Blackmore 和Emily T. Troscianko《Consciousness:An Introduction 3rd Edition》、D. C. 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以及其其他文章,特此说明,也算是代作去年Dennett的总结了。另,学生学疏才浅,还望拍砖指正。

[if !supportFootnotes][iii][endif]同一论根据意识和大脑活动的对应又分为为类型同一论(type identity

theory)和个例同一论(token identity theory)。前者为一对一,认为某一类型的意识对应于某一种类型的大脑活动;后者一对多,同一类型的意识可能对应于多种类型的大脑活动,但具体的某种意识与某种大脑活动是一一对应的。

[if !supportFootnotes][iv][endif]功能主义又以还原和非还原两种方式隶属于物理主义,像Jaegwon Kim属于前者,而我们熟悉的H. Putnam、J. A. Fodor和Ned Block属于后者。

[if !supportFootnotes][v][endif]视觉理论可参考知觉心理学部分,文中提及的更多是视盲现象。

[if !supportFootnotes][vi][endif]可参考我的旧文《丹尼特的生成检验之塔》:https://mp.weixin.qq.com/s/aqg5WZlBAYpvGXnEEZQjvw

[if !supportFootnotes][vii][endif] 这将是一系列的文章,算是我作普通心理学复习的产出,也可以说是心理学习共同体未竟的事宜。我将把我知道的,根据普通心理学的框架重新书写。这是意识章节的第一章,敬请期待。另外,学生深知自己学识不足,如有错误,还望见谅并提醒,期待你的反馈。

[if !supportFootnotes][viii][endif] 文章参考文献可以移步QQ群366107271进行审查监督,行文所用材料在群文件可以一一找到。如有余力,建议阅读原文。另外,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资料”可获得QQ群二维码,回复“交流”,微信群二维码呈上。愿共同进步。

意识02:心理学的意识科学研究

献给心理学习共同体。全文6206字,阅读需12分钟。图片来源げみ。

这一系列文章默认读者对普通心理学有所接触,对于普通心理学所详谈部分会作大幅度精简,对其未提及部分会有所强调,仅作启发,愿有所得。

1意识历史

正如上篇文章所谈论的那样,从古至今,意识就是早期哲学关注问题的一部分。

而在心理学中,詹姆斯[if !supportFootnotes][I][endif]则直接将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if !supportFootnotes][II][endif]。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他直接称,“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而心理生活所指即为意识生活(James, 1890, p. 15)。此外,他用“意识流”来形容那永远变化着的、连续流动的想法、观念、感受等。尽管后来的Daniel Dennett对此颇有微词,毕竟在他看来,根本没有单一的意识流,有的是多通道,而每个通道都处理着自己的任务(Dennett, 1991)。

冯特、Titchener为代表的构造主义认为,意识内容可被分解为基本要素。以华生、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则反其道而行,主张行为测量,认为心理学不该研究意识[if !supportFootnotes][III][endif]。行为主义的观点是如此成功,以至于“意识”一词意识成为禁忌,甚至于George Miller建议禁止使用“意识”10-20年,直到它被更精确的词汇替代(Miller, 1962, p.

40)。到了20世纪60年代,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崭露头角,意识变得不可避免。在20世纪90年代迎来意识研究的巅峰10年(Zeman, 2001),就算到了现在,研究者的热情仍在攀升。

可以说,意识曾一度被视为心理学的核心,却又被视为不科学而被摒弃,但随认知成为热点,它换了个马甲再次粉墨登场。可就算如此,对于意识,我们知道的依旧太少了。甚至未能争出个标准定义。

2意识界定

什么是意识?个人倾向于意识是对环境和认知事件的觉察的说法(R. L. Solso, MacLin, &

MacLin, 2008, p. 126)。其包括有心理状态(清醒、警觉、觉察、注意);可言语报告的心理内容;行为水平(受意愿支配的动作和活动)。它是一种觉知;一种高级心理功能;一种心理状态。

按觉察的程度强弱,意识可以分成三个水平:基本水平(最小意识,保持醒着);中间水平(全意识,所处心理状态,包括思考);高级水平(自我意识(自我觉知),注意到自己的心理状态)。而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可分为无意识、前意识、意识。值得一提的是,走神不是处于无意识水平,而更可能处在最小意识。且在日常情况中,我们约一半(46.9%)时间在走神(Killingsworth &

Gilbert, 2010)。

意识的属性则包括意向性(指向一个事物的特征);统一性(所有信息的整合);选择性;短暂性(意识流动,摇摆不定)(Schacter, Gilbert, Wegner, Nock, &傅小兰, 2016, p. 240~243)。

3意识理论

对于意识,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模型(Gennaro, 2018, p.

107~233)。而它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人们如何从脑袋中产生心理活动?

3.1意识表征理论

试问,我们凭什么知道自己对这个世界有意识?换句话说,我们是怎样获得到关于精神状态的知识的,又是什么使得精神状态变成有意识的精神状态?而这就是我们上一节提到的感受质的问题。意识表征理论试图将虚幻的意识降低为意识表征。这样的表征理论认为,经验的现象属性可以用经验的表征属性来解释。比如,看到蓝色天空,我们对它的体验和我们对它的表征是一样的,而所看到的蓝色是表征的属性。

其中,一阶表征主义(first-order

representationalism,FOR)试图从一阶意向来解释意识经验。Michael Tye (1995, 2000)、Fred Dretske(1995)和其他表征主义者常用“经验的透明度”来阐述他们的观点(Harman, 1990)。比如,当我们的注意从蓝天转到自己的体验上时,我们仍旧能够意识到天空的蓝色。经验本身不是蓝色的,而是一个人“看透”了自己的经验,看到了其下的表征。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经验产生。但问题来了,FOR因为不能解释所有意识状态而遭到反对。毕竟像疼痛、焦虑这样的非具象性意识状态可不能用表征解释(Block, 1996)。

高阶表征主义(Higher-Order

Representationalism,HOR)认为是更高阶的意向使得精神状态具有意识。HOR是一种元理论,是关于某种心理状态的心理状态,可以理解成对意识的意识。比如你意识到焦虑,那么你就会意识到自己正处在焦虑状态。意识到自己焦虑是有意识的,而焦虑是无意识的。像这样,当一个心理状态成为另一个高阶表征HOR的对象时,就产生了有意识的心理状态。而根据高阶意向是一种知觉还是一种思想,HOR分为“高阶知觉”理论HOP(higher order perception)和“高阶思维”理论HOT(higher order thought)。如果我们按照David Rosenthal的说法,把HOR理解成包含概念的思想的话,那么HOT就是包含概念的认知状态,而HOP则认为其是伴随低阶心理状态的思想,是有非概念内容的(Rosenthal, 1997)。

3.2 Schacter的DICE模型

Schacter认为,“对现象的觉察,应该区别于加工语言、知觉和其他信息的模块系统(Schacter, 1990, p. 160)”。当我们进行信息加工时,系统会发生变化,会留下知觉残痕。以记忆来说,每次信息加工都会留下记忆痕迹。而我们的每个记忆都与大脑成千上万的记忆痕迹有关,而这些记忆痕迹由与几百万个活跃的神经细胞联系。所以,这些记忆和联系可以短时间内被激活,进入意识,让你回忆起以前的事情。

DICE模型图解(来源:(Robert

L. Solso, MacLin, & MacLin, 2007, p. 141))

3.2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Global workspace

theory,GWT)

Bernard Baars提出认知系统建立在整体工作空间(黑板)之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剧场(Baars, 1988)。无意识加工过程激烈竞争以求登入剧场,以被注意那一缕聚光所照耀。而这个舞台也因此被播送给所有无意识的观众(大脑其他部分),我们意识到,便产生意识。根据Baars的说法,意识就是“一种获取、传播、交换信息并施加整体调节与控制的装置(Baars, 1997, p. 7)”。其具体运作形式可参考下图。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模型(来源:(布莱克摩尔, 2008,

p. 65))

3.3 整合信息论(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IIT)

Giulio

Tononi认为,意识是复杂系统的固有性质,并定义了一个物理量Phi来度量系统的复杂程度,以判断一个系统拥有多少意识(Tononi, Boly,

Massimini, & Koch, 2016)。而其衡量意识大小的两个标准便是系统所含信息量和系统内部信息整合程度。其完整表述为:任何意识系统必定是一个单一的、整合性存在物,它具有大量高度分化的状态,其强调着信息整合与分化(克里斯托弗·科赫, 2015, p. 143)。这个观点有种泛灵论的味道,认为所有事物都存在意识,只是意识多少的问题。比如AI所含信息量很大,但整合能力还很糟糕,所以表现不出人一样的意识。

3.4多重草稿模型(Multiple Drafts Model, MDM)

就如上节谈到的那样,Dennett反对所有版本的笛卡尔剧场,作为代替,他提出了多重草稿模型。他认为,所有的心理活动但是由脑中平行的、多进程的处理过程完成的,这些过程对感觉输入进行解释和运营,不断地修正更改。就像是文章的草稿一样,知觉思维都在不停地被修订和更改,在任意时刻,都存在处于不同编辑阶段的多个叙述碎片,在脑中不同位置被处理。而知觉内容的发生、接受修订、影响行为、留下记忆痕迹,而这些痕迹被其他痕迹层叠、再层叠。所有的这些都会产生不同叙述,而这些又是意识流的一部分单独的版本。

而笛卡尔剧场的观众哪里去了呢?Dennett认为,当世界的一部分开始构造一系列描述时,世界的这一部分就是观察者。我们所说的观众就是叙述的中心(Dennett, 1991, p.

410)。但当我们判断和叙述我们的行为和感受时,可爱的幻觉就出现,而这一切都是被一个作者创作出来的,只是个幻觉。

所以,“我们的故事是被编织出来的,但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在编织他们,而是他们在编织我们。我们人类的意识以及我们的叙述性自我,都是他们的产物,而不是他们的来源(Dennett, 1991, p.

418)“。比如,当我们说话时,我们所说的仿佛有一个来源,他可能是嘴说出来的,也可能是手写下的,但大脑中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他的来源。尽管说话时我们感觉真的有那么个地方。可以说,是我们的语言导致了我们在说话、思考时感觉身体里仿佛有个人,但记住这个自我是抽象的。和重心这个观念一样,他不存在,但他对物理来说是简洁有用的。

3.5意识中级理论(the Intermediate Level Theory,ILH)

Jesse

Prinz试图回答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意识发生在何处的问题,他认为发生在加工的中间阶段(Prinz, 2011)。而正是处于中间阶段的表象构成了意识经验的内容。此外,当人们注意力散失时,中间阶段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激活。

3.6注意图式理论(the Attention Schema Theory,AST)

AST的目的是解释大脑对信息内容的感知问题,它假定注意是主观经验的一部分,是意识的集中。在大多数情况,意识和注意是紧密耦合的,只有在达到感觉阈限时才会分离(Webb, Kean, &

Graziano, 2016)。AST认为大脑不仅通过注意来集中资源选择信号,还构建着对注意的描述。在它看来,大脑更像个模型构建器,构建着监控和预测的模型。如果我们以运动做类比,大脑构建着关于人体内部的粗糙模型,用来监控、预测和控制身体活动(Holmes &

Spence, 2004)。而同样,大脑也建构着关于注意过程的模型,来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后果是什么,而这就构成了我们对信息的感知。

3.7生物学方法(Biological Naturalism,BN)(Biological Realism,BR)

根据塞尔的观点,研究意识的系统科学,哲学当切中要害,心身问题姑且放开,去尊重关于意识的事实(J R Searle, 1998)。他提出生物自然主义(BN),认为意识是由一个人的觉察、知觉或感觉组成,是主观的(John R. Searle,

2007)。此外,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只有意识现象拥有。他指出,BN只是科学的复杂常识应用于意识的结果:意识是现实世界中的一种真实现象;是低唤起水平下大脑的神经生理过程;是大脑系统的高级特征;驱动着我们的因果行为(John R. Searle,

2004, p. 113)。

而生物现实主义(BR)的基本观点是,意识是真实的、自然的生物现象(Molyneux, 2008)。它把解释意识的任务下放到了生物科学上,认为生物学的解释框架科学是解释意识的适当框架[if !supportFootnotes][IV][endif]

3.8量子意识理论

经典物理体系下的哲学与心理学或许不再适用,量子力学展开了世界更奇妙的一面。宏观、机械的观点是认知和生活的必要条件,但意识和行动或许发生于更微妙的量子层面(Bohm, 1993, pp.

176–180)。这个也是被传的最玄乎的一个意识理论:思维和量子过程有很多类似,量子场所携带的信息可以比作原始思维的低维投射。

3.9循环过程模型(recurrent processing model)

Victor

Lamme提出,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有意识。他围绕大脑内部运行过程展开论述:大脑将信息从a区域传到b区时,有时,b区对a区不反馈,另一些时候,会出现循环过程,两区域交换信息,双向交流,然后才产生意识。但这还不够,双向交流需要延伸到前额叶-顶叶网络,才能形成完全的深层的意识(丹尼尔·博尔 & 林旭, 2013, p. 164)。

除此之外,我国的唐孝威院士提出他自己的人类意识四要素学说和与之对应的人脑四大功能系统,做出了我国意识研究理论体系。[if !supportFootnotes][V][endif]

4动物意识

动物存在意识吗?

在大多数科学家的眼中,动物或许只能按照本能或者训练所留下的固定程序行动,而这根本没有所谓的意识。但Arzt和Birmelin通过大量行为学研究指出,动物具有着让人吃惊的理解能力和情感频带(阿尔茨特, 2004, p. 51,187)。Gordon Gallup认为,任何能在镜子中辨认出自己的动物,都有可能意识到其他动物也有独立的思想,甚至同情它们(Gallup, 1970)。于是他提出镜子实验,并认为,只有三种物种算得上通过测试,他们分别是:黑猩猩、红毛猩猩和人。现在来看,通过镜子测验的名单越来越长。所以,这种判断意识存在的黄金实验或许并没有这样灵验。

其中,Reiss认为,镜子测试反映了“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而不是人类拥有的全部认知能力。Plotnik认为,未来的实验应该考虑动物的特定动机和感知,毕竟镜子测试是视觉测试,这对嗅觉听觉灵敏的动物不公平。所以,镜子实验只能作为理解意识的一个途径,而不能真正代表什么。

5意识功能

“据我所知,区分意识的特点是看它的效果(James, 1890, p.

141~142)”。

意识功能如下:定义与设置情境;适应与学习;排列次序和通达控制;心理和生理行为的调动与控制;决策与执行;错误检测与编辑;反射与自我监控;优化组织性和灵活性权衡(R. L. Solso et al., 2008,

p. 145~146)。

总的来说,意识是神经系统适应世界各色信息的主要方式,在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各色的理论对意识有着独到见解,但通过科学手段解开意识的终极之谜,还前路漫漫。

尘迹

小编:一涵

20180317

References[if !supportFootnotes][VI][endif]

[if !supportLists][1]       [endif]Baars,B. J. (1988).A Cognitiv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if !supportLists][2]       [endif]Baars,B. J. (1997).In the Theater of Consciousness: The Workspace of the Mi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if !supportLists][3]       [endif]Block,N. (1996). Mental Paint and Mental Latex.Philosophical Issues,7,19–49. https://doi.org/10.2307/1522889

[if !supportLists][4]       [endif]Bohm,

D. (1993). The Undivided Universe: An Ont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Theory. Retrieved March 17, 2019, from https://philpapers.org/rec/BOHTUU

[if !supportLists][5]       [endif]Dennett,D. C. (1991).Consciousness Explained. Penguin Books.

[if !supportLists][6]       [endif]Gallup,G. G. (1970). Chimpanzees: Self-Recognition.Science,167(3914),86–87.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167.3914.86

[if !supportLists][7]       [endif]Gennaro,R. J. (Ed.). (2018).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Consciousness(1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if !supportLists][8]       [endif]Harman,G. (1990). The Intrinsic Quality of Experience.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4, 31–52. https://doi.org/10.2307/2214186

[if !supportLists][9]       [endif]Holmes,N. P., & Spence, C. (2004). The body schema and the multisensoryrepresentation(s) of peripersonal space.Cognitive Processing,5(2),94–105. https://doi.org/10.1007/s10339-004-0013-3

[if !supportLists][10]     [endif]James,W. (1890).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Dover Publications.

[if !supportLists][11]     [endif]Killingsworth,M. A., & Gilbert, D. T. (2010). 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Science,330(6006), 932–932.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1192439

[if !supportLists][12]     [endif]Miller,G. A. (1962).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mental life. Oxford, England:Harper & Row.

[if !supportLists][13]     [endif]Molyneux,B. (2008). [Review ofReview of Inner Presence: Consciousness as a

Biological Phenomenon, by A. Revonsuo].Mind,117(465),210–213.

[if !supportLists][14]     [endif]Povich,M., & Craver, C. F. (2017). Mechanistic levels, reduction, and emergence 1.In S. Glennan & P. Illari (Eds.),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Mechanisms

and Mechanical Philosophy(1st ed., pp. 185–197). 1 [editi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7. |: Routledge.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731544-14

[if !supportLists][15]     [endif]Prinz,

J. (2011). Is Attention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for Consciousness? Retrieved

March 16, 2019, from https://philpapers.org/rec/PRIIAN

[if !supportLists][16]     [endif]Rosenthal,D. M. (1997). A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In N. Block, O. J. Flanagan, & G.Guzeldere (Eds.),The Nature of Consciousness. MIT Press.

[if !supportLists][17]     [endif]Schacter,D. L. (1990). Toward a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of awareness: implicitknowledge and anosognosia.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Neuropsychology,12(1), 155–178.https://doi.org/10.1080/01688639008400962

[if !supportLists][18]     [endif]Schacter),丹尼尔·夏克特(Daniel,

Gilbert), 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Wegner), 丹尼尔·韦格纳(Daniel,

Nock), 马修·诺克(Matthew,

& 傅小兰. (2016). 心理学:第三版(套装上、下册,哈佛大学版让复杂变得简单,让严肃变得有趣)(第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f !supportLists][19]     [endif]Searle,J R. (1998). How to study consciousness scientifically.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353(1377),1935–1942.

[if !supportLists][20]     [endif]Searle,John R. (2004).Mind: A Brief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f !supportLists][21]     [endif]Searle,John R. (2007). Biological Naturalism. In M. Velmans & S. Schneider (Eds.),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Consciousness. Blackwell.

[if !supportLists][22]     [endif]Solso,

R. L., MacLin, M. K., & MacLin, O. H. (2008). 认知心理学.

(邵志芳 & 李林,

Trans.). 上海人民出版社. Retrieved

from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171969/

[if !supportLists][23]     [endif]Solso,Robert L., MacLin, O. H., & MacLin, M. K. (2007).Cognitive Psychology(8 edition). Boston, Mass.: Pearson.

[if !supportLists][24]     [endif]Tononi,G., Boly, M., Massimini, M., & Koch, C. (2016). Integrated informationtheory: from consciousness to its physical substrate.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17(7), 450–461. https://doi.org/10.1038/nrn.2016.44

[if !supportLists][25]     [endif]Webb,T. W., Kean, H. H., & Graziano, M. S. A. (2016). Effects of Awareness onthe Control of Attention.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28(6),842–851. https://doi.org/10.1162/jocn_a_00931

[if !supportLists][26]     [endif]Zeman,A. (2001). Consciousness.Brain: A Journal of Neurology,124(Pt7), 1263–1289.

[if !supportLists][27]     [endif]丹尼尔·博尔,

& 林旭文. (2013). 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第1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if !supportLists][28]     [endif]克里斯托弗·科赫.

(2015). 意识与脑. (李恒威& 安晖, Trans.). 机械工业出版社.

[if !supportLists][29]     [endif]唐孝威.

(2003). 意识的四个要素理论. 应用心理学,

(03), 10–13.

[if !supportLists][30]     [endif]唐孝威,

& 黄秉宪. (2003). 脑的四个功能系统学说.应用心理学, (02), 3–5.

[if !supportLists][31]     [endif]孙宇浩,

& 傅小兰. (2003). 核心知识系统及其对相关研究的启示.心理科学进展, (01), 12–21.

[if !supportLists][32]     [endif]布莱克摩尔.

(2008). 人的意识. (耿海燕& 李奇, Trans.).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f !supportLists][33]     [endif]阿尔茨特.

(2004). 动物有意识吗?. (马怀琪,

Trans.).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Note[if !supportFootnotes][VII][endif]

[if !supportEndnotes]

[endif]

[if !supportFootnotes][I][endif]文章提及的外文人名中译以谷歌精确检索条目数百万为限,达到者在正文中采用中译(文献索引不作中译),未达到者,保留西文原名不作翻译,以免人名中译造成不必要困扰。特此致敬李晓煦老师。

[if !supportFootnotes][II][endif]詹姆斯所代表流派为机能主义,批判的是构造主义,强调心理是生物适应的工具,心理活动是连续的整体,不可简单分解。此外,机能主义可进一步区分为机器机能(machine functionalism)、结构机能(structural

functionalism)、精神机能(Psycho functionalism)、分析机能(Analytic functionalism)和机械机能(Mechanistic

functionalism) 等不同类型。

[if !supportFootnotes][III][endif]我们通常会以为华生是将意识排除心理学的第一人,但事实上,在此之前,类似观点就已经发展壮大(James, 1890, p. 134)。另外,华生那“给我一打婴儿”的名言,我们可能误解至深,要知道这句话的后半部分是“我承认这超出了事实,但是持相反主张的人已经夸张了数千年”,或许华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激进。

[if !supportFootnotes][IV][endif]而我们在上篇文章提到的心灵哲学,其所持的物理主义是物理框架。而最近神经科学哲学的研究为生命科学提出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模型:多级力学模型(Povich & Craver, 2017)。

[if !supportFootnotes][V][endif]四要素分别是:意识觉醒、意识观念、意识情感和意识意向(唐孝威, 2003)。四功能为保证、调节紧张度和觉醒状态的功能、接受加工和贮存信息的功能、制定程序、调节和控制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功能、评估和情绪体验的功能(唐孝威 & 黄秉宪, 2003)。此外,在意识知识内容上,我国有认为“核心知识系统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基本功能单位”的意识的核心知识系统说(孙宇浩 & 傅小兰, 2003)和“脑功能和相应神经结构由知因基本单位组成的“脑功能知因说”。特此提及国内研究,向他们表示崇高敬意。

[if !supportFootnotes][VI][endif]文章参考文献可以移步QQ群366107271进行审查监督,行文所用材料在群文件可以一一找到。如有余力,建议阅读原文。另外,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资料”可获得QQ群二维码,回复“交流”,微信群二维码呈上。愿共同进步。

[if !supportFootnotes][VII][endif]这是一系列的文章,算是我作普通心理学复习的产出,也可以说是心理学习共同体未竟的事宜。我将把我知道的,根据普通心理学的框架重新书写。意识第一章链接如下:https://mp.weixin.qq.com/s/pbTqEF1t5OQMrthaxEMxnA。另外,学生深知自己学识不足,如有错误,还望见谅并提醒,期待你的反馈。

意识03:意识状态

献给心理学习共同体。全文5178字,阅读需9分钟。

另,此为意识章节最后一节,上文见哲学讨论、心理学理论。图片来源げみ,仅作学习交流使用。

01 睡眠

喂!醒醒,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正在梦中!

你可知道你今天的起床方式不正确,导致了你来到了这个梦中世界?不信的话就躺回床上再起来一次。然后反问自己,我凭何判断现在的我是醒着的,还是在做梦呢?

喂!快醒醒,邪恶科学家正在使用你的大脑!就像是那中了病毒、无休止地替人挖矿的计算机。

你不觉得醒来之后头更累了吗?因为你压根没有在睡觉,是邪恶科学家通过让你做梦的方式迷惑你,而你的大脑反而在为他们的邪恶目的高负荷运作着呢。不信的话就躺回床上再起来一次。然后反问自己,我凭什么判断我真的做过这个梦,它难道不可以是在醒来的一刻被编造出来的吗?再继续反问,那我又凭什么认为这个做梦的人是我?

梦是如此的虚幻,而关于梦的假想更是假假真真。

Dennett[if !supportFootnotes][i][endif]就曾提出过一套稀奇古怪的理论,其中一个叫做“梦的录像带理论(cassette theory of dream)”。他认为,大脑储存了所有可能的梦的录像带,以便随时使用。当我们从REM中醒来,就抽出其中的一盒。如有必要,还可以根据场景,说变就变,和闹钟匹配的,和厕所匹配的。在这个理论中,意识里并没有出现梦中的任何事件和场景,有的只是那些我们从未体验过的梦的回忆。“做梦什么都不是,有意义的是“做过梦了”。梦并不是我们睡眠中发生的意识体验(Dennett, 1976, p. 138)。”

自然有人会问,这不科学。梦就是睡眠中发生的一种体验,怎么可能是醒来时才被记起的呢?可你能拿出的,自己做过梦的证据,就只有你醒来后那模糊而易逝的记忆呀,你怎么判断它是原来就存在的,还是后来建构的呢?你又如何确定梦发生在意识中呢?

好吧,我们先不去管那纠缠的思辨。弄清梦是怎样运作的可比弄清梦的本质要简单。

无可争议的,梦在睡眠中产生。而睡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以说,人的一生要么醒着要么睡着,这么一睡一醒就构成了我们的节律。那你可知道我们生错了世界,我们和这个24小时一天的世界并不适配。毕竟,当我们处在一个“没有时间感的环境(没有钟表的地下建筑,光照40 lux)”时,我们往往有着约25h的一睡一醒周期呢(Aschoff, 1965)。这么说来,我们其实是生活在24小时的世界里的25小时周期的人。所以,你之所以每天早晨都想晚点起,每天晚上都想晚点睡,是因为一天中,你还有1小时没有活呢。

当然,睡眠不是睁眼闭眼这样的程序,其生理与心理过程中往往波涛不断(图1)。在EEG的记录中,睡眠期间脑电有着规律的五阶段模式(图2)。而其中的第五阶段就是我们熟知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EM),此时的大脑与醒时一样活跃。在该阶段被唤醒的人们,80%都报告说自己在做梦。以至于大部分人认为REM就等于梦。但事实上,REM既非做梦的充分条件,亦非必要条件。一来,在NREM阶段也有被试报告在做梦;二来,胎儿每天有15小时处于REM睡眠,但他们不可能做出生动梦境(图3)。

图1:睡眠的前90分钟EEG图(Hockenbury,

Hockenbury, & Rea, 2002, p. 143)

图2:睡眠各阶段的循环(Hockenbury

et al., 2002, p. 146)

图3年龄影响下的睡眠情况(Hockenbury

et al., 2002, p. 147)

那睡眠何用?

功能恢复论称,为休整恢复,巩固记忆;生态学,黑夜危险,适应为重;又或者,清除代谢废物;(再或者,让你又熬过一天)……

总之,睡觉是个好东西,你值得拥有。一觉天亮,自然苏醒,可是我必生的梦想(握拳)。

02 梦境

弗洛伊德的梦总是千奇百怪,但我们的梦一般都平平常常(Domhoff, 2007)。梦的内容多是白天事件的快照,没有明确的情节与主线,或许有很多巧合,但并没有太多意义。

事实如此吗?其实争论不断。

弗洛伊德第一个反对,他认为梦象征着(被精心隐藏的)愿望,是被压抑的潜意识显现。

激活整合理论指出,当大脑在睡眠中试图将随机发生的神经活动赋予意义时就形成了梦。就算在睡眠中,大脑也无时无刻不在解释信息,赋予意义,而这就是梦。

认知观点则认为,睡眠中,认知系统仍然工作,它对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而这个过程记忆碎片也在不断重组,部分进入意识,也就成为了梦境。

此外,寻找催眠素的生理学观点,也给出了,如腺苷、SIK3等睡眠诱导物质(Iwasaki et al., 2018),并指出睡眠在削减大脑的无用联系。

如果真是如此,那岂不无聊,我们可还想听听那天马行空的奇异梦境呢?通灵幻像、灵魂出窍、灵异诱拐、上帝体验,那些“被词语拖累无法言传的异常体验”难道就这样被一笔带过?

目前对于这些异常体验所采用的方式有三种:谎言,它们只是大脑活动无意义的副产物;超自然现象,唯物主义存在极大漏洞;自然现象,可能是上帝之力或者灵魂现象,但目前人类无法涉及(Blackmore S., Troscianko, & Troscianko,

2018, p. 362)。

以灵魂出窍为例。要去证实该现象,就需要找到所谓的气态灵魂,和看其能否隔空看到物体。

但结果却让人失望,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自我可以拓展到外部,也没有任何实验证明了灵魂出窍可以看到远处的物体。更有可能的原因是感官输入和体像的混乱导致,当这种混乱发生时,认知系统会尝试建立一个新的体像以及一个看似真实的世界,而只要感觉输入没有反馈,那么构建的世界就会像真的一样。而证据表明,有着灵魂出窍体验的人都有更好空间想象力,而且擅长转换视角,其中常用俯视视角(S. J. Blackmore, 1996)。

所以,就目前来看,面对这些异常体验,要么是我们这样的生物无法看到真相,要么就是根本没有所谓的深层真相让我们看。至于你信什么,都不重要了。而对于经历过的人来说,它就在那,也仅此而已,其他的,也没什么可说的了[if !supportFootnotes][ii][endif]

03药物

我们熟知酒精危害,但对于其他的精神药物感受不深,如镇静剂(酒精就是一种镇静剂)、兴奋剂、麻醉、大麻、致幻剂,借此简述一二。

以酒精为例,他明明是镇静剂,但为什么我们所观察到的醉酒往往神神叨叨?酒精这样的药物是怎样改变着我们的大脑状态的呢?目前有两种假说,期望理论和酒精近视。期望理论认为酒精作用由我们的使用预期而定,比如你可不是喝醉了酒发疯,你只是为发疯找了个借口;酒精近视认为酒精会妨碍注意力,导致人们用简单方式对待复杂情况,想想那个在酒桌口无遮掩语惊四座的自己吧。

兴奋剂中,咖啡因、尼古丁、可卡因等被我们熟知,它能提升我们的意识水平;来源罂粟的鸦片及其衍生品海洛因、吗啡等都是麻醉药,缓解疼痛的同时让人上瘾,长期服用还会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致幻剂是能改变感知觉而引起视听幻觉的药物,如LSD,是危险的诱惑; 大麻则是一类含THC的植物,引入陶醉。

总的来说,精神药物是通过改变大脑化学通信系统以强化或削弱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影响意识的。下图展示了各种药物名词及其影响。

药物影响(Ciccarelli & White, 2017, p. 211)

04 催眠

印象中的催眠是晃来晃去的怀表,让人迷迷糊糊,沉睡于古怪的世界。但事实如此吗?

值得肯定的是,你并没有入睡,催眠中的脑电特征与清醒状态是相似的。但你确实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并顺从催眠师的指令。是时候给催眠祛魅了。催眠只是一种意识状态,处于这个状态下,你容易对暗示做出反应。

当然,你放心,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被催眠。反而是越相信催眠的人越容易被催眠。所以催眠师是需要转悠转悠去寻找他的猎物的。小心被盯上。

至于催眠的机理,条件抑制说,称催眠暗示是一种由言语触发的条件反射;角色扮演说,认为这一切都是在演戏,自己反而深信不疑;意识功能分离,指出催眠使得意识的执行功能和监督功能分离,使得意识无法监督,所以执行功能便言听计从;神经生理学,则认为其是大脑活动的产品;信息论从计算机模型出发,称是催眠师使用技术增加了特定信息的信噪比。

目前来看,对于催眠的应用广泛,但对于它的运作模式,我们确实知之甚少。

05 冥想

当今时代,正念、冥想等已成显学。在西方的知识分子之间尤其盛行,不少作者写本书最后都得谈谈冥想对自己的好处,如乔布斯、Harari。要是说自己没有听过冥想,那还真是稀奇。

对于冥想,相关研究也颇具热情,产出甚多,无一不证实着冥想的功效。但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David Holmes就提出质疑,他通过对比冥想和休息对唤醒水平的作用发现,冥想能让人放松,但放松程度和单纯休息基本相同(Holmes, 1987)。近来,Hafenbrack也有一项研究表明,尽管冥想者能够正常完成相关任务,但其工作积极性较低(Hafenbrack & Vohs, 2018)。同时,她提出精神聚焦当下,或有其他风险。但问题在于,这样的批判还是少数。不如像Wright所建议的那样,用不从任何视角出发的观点去体验,通过培养平静、清晰的心智及其所容许的智慧,甚至可以确保世界获得拯救(Wright, 2017, p. 185、198)。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公众的熟知,冥想也已被资本侵入。各种正念和冥想的擦边球值得我们警惕。面对营销平台的自说自话,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冥想和真正的功效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

06 佛学

为了弄明白心智和意识的性质,不少心理学家将目光转向佛学,并欲求从佛学教义,建立与认知心理学的对话(Varela, Thompson, & Rosch, 1991, p. 21)。但问题在于,佛学和心理学所找到真理是一致的吗?

事实上,确有很多相通之处。通俗来说,佛学四圣谛 “苦、集、灭、道”两两分别对应着心理学的理论和治疗。而关于自我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则又对应于心理学的感觉、情绪、知觉、意志、意识。大脑默认网络反应着内观状态,“心智的模块化模型”又和“感受的正念观点”相容相通(Wright, 2017, p. 43、77)。

以佛学三法印“无常、苦、无我”为例,三法印同源归因缘,解决问题则靠苦。苦由变动到败坏到痛苦,但根源在不满足。但佛说,这一切都是错觉,我并不存在。这就是无我和空。这些感受归于演化和天择(Wright, 2017, p. 40)。这样的观点,是不是很熟悉,不就是我们在前几节一直谈论的观点吗?

在理论上,佛学和心理学能够找到一些根源上的印证,但事实上,佛学所求,出于自我转变、生命自由、拯救苍生。从方法来看,或许佛学与心理治疗更加接近。它们都强调觉知的作用,目的也相似。如“破法执”、“破我执”、“破执着”、“破空执”恰是认知疗法的“认知否定”;而“八正道”则对应行为疗法(金木水, 2017, p. 198、206)。

尽管如此,我们不要忘记,万物归一,寻找联系是简单的事,和而不同,辨识差异才能更好前进。

07结语

确实,我们可以通过醒来来确认我们是否在做梦。但我们永远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真正的醒了,尽管我们总有可能真的醒了(Thompson & Batchelor, 2017, p. 194)。

所以,不时地问问自己:我现在是醒着的吗?还是我认为我刚刚才醒来?又为什么呢?

难道一切都是错觉吗?或许我们只有困惑,没有答案。但对于自己,对于意识,我们的理解却变得越来越深刻[if !supportFootnotes][iii][endif]

References[if !supportFootnotes][iv][endif]

[if !supportLists][1]       [endif]Aschoff,J. (1965). Circadian Rhythms in Man: A self-sustained oscillator with aninherent frequency underlies human 24-hour periodicity.Science,148(3676),1427–1432.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148.3676.1427

[if !supportLists][2]       [endif]Blackmore,S. J. (1996). Near-death experiences.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89(2), 73–76.

[if !supportLists][3]       [endif]BlackmoreS., Troscianko E. T., & Troscianko E. T. (2018).Consciousness : An

Introduction. Routledge.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755021

[if !supportLists][4]       [endif]Ciccarelli,S., & White, J. N. (2017).Psychology, Global Edition. PearsonEducation Limited.

[if !supportLists][5]       [endif]Dennett,D. C. (1976). Are Dreams Experiences?The Philosophical Review,85(2),151–171. https://doi.org/10.2307/2183728

[if !supportLists][6]       [endif]Domhoff,G. W. (2007). Realistic simulation and bizarreness in dream content: Pastfinding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The new science of

dreaming: Volume 2. Content, recall, and personality correlates(pp. 1–27).Westport, CT, US: Praeger Publishers/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if !supportLists][7]       [endif]Hafenbrack,A. C., & Vohs, K. D. (2018). Mindfulness Meditation Impairs Task Motivationbut Not Performance.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47, 1–15. https://doi.org/10.1016/j.obhdp.2018.05.001

[if !supportLists][8]       [endif]Hockenbury,D. H., Hockenbury, S. E., & Rea, C. (2002).Psychology, Third Edition

& Study Guide(Third edition). Place of publication not identified:Worth Publishers.

[if !supportLists][9]       [endif]Holmes,D. S. (1987). The influence of meditation versus rest on physiological arousal:a second examination.The Psychology of Meditation, 81–103.

[if !supportLists][10]     [endif]Iwasaki,K., Komiya, H., Kakizaki, M., Miyoshi, C., Abe, M., Sakimura, K., … Yanagisawa,M. (2018). Ablation of central serotonergic neurons decreased REM sleep andattenuated arousal response.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12.

[if !supportLists][11]     [endif]Thompson,E., & Batchelor, S. (2017).Waking, Dreaming, Being: Self and

Consciousness in Neuroscience, Meditation, and Philosophy(Reprintedi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if !supportLists][12]     [endif]Varela,F., Thompson, E., & Rosch, E. (1991).The Embodied Mind: 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Experience. MIT Press.

[if !supportLists][13]     [endif]Wright,R. (2017).Why Buddhism is True: The Science and Philosophy of Meditation

and Enlightenment(Reprint edition).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if !supportLists][14]     [endif]羅伯.賴特.

(2018). 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 (宋宜真,

Trans.). 究竟. Retrieved from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390293/

[if !supportLists][15]     [endif]金木水.

(2017). 悉达多的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海南出版社. Retrieved from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063713/

Note:

[if !supportEndnotes]

[endif]

[if !supportFootnotes][i][endif]文章提及的外文人名中译以谷歌精确检索条目数百万为限,达到者在正文中采用中译(文献索引不作中译),未达到者,保留西文原名不作翻译,以免人名中译造成不必要困扰。特此致敬李晓煦老师。

[if !supportFootnotes][ii][endif] 事实上,我的梦境可谓是出奇的离谱,各种奇异现象在梦中也都有所体验。但就自己而言,体验到的灵魂出窍,自己就能判断是一种想象;鬼压床不过是清醒梦,在有意识情况下自己在梦中捣鼓东西感觉很舒服呢;上帝体验确实让人沉溺,但还是回到现实美好。

记得有那么几年,一直做着多重梦境的梦。以昨天的梦为例,我先是梦到自己是一头巨兽,但感觉外面有所波动,体验不佳,便发觉自己原来是在做梦。挣扎起来。哦,是我睡相难看,爷爷帮我挪了身子盖了被子。没什么大碍,便再睡过去。可入睡没多久,便感觉不对,急忙起床。我意识到我现在可不应该在家的,一定是哪里错了。于是便使劲闭眼再睁开。唰,我回到了我的宿舍,发觉自己要过点迟到了。便匆忙赶到学校,但沿途并不是熟悉的大学风景,反而是小学的杨柳岸。感觉不对,便意识到自己还在梦境。就这样一个个梦境切换,就是醒不来。要是刚刚接触多重梦境,必定会慌张乱想,“要是这样,一直醒不来该怎么办”。但事实是,不必慌张,我最多的一次也就12重,虽然慌的一批,但不也回到了现实世界?咦,不对呀,我怎么可能会写我的梦境,这可是隐私,这可不像我呀。完了完了,这是第13重,我再挣扎会,现实世界见……

其实写这段这是想给被异常体验困扰的人一个我自己的参考。这样的体验其实很有趣,无需畏惧,它只是存在着。我现在越来越少地体验到,却无比怀念此前在梦中构建的离奇世界。所以,真的得珍惜那份体验。

或许,以后会写写我那异想天开的梦吧。

[if !supportFootnotes][iii][endif] 意识01哲学讨论见https://mp.weixin.qq.com/s/pbTqEF1t5OQMrthaxEMxnA

意识02心理理论见https://mp.weixin.qq.com/s/COM3ideaSH5KRH4lT_mClA。也可查看我的zine册子https://zine.la/booklet/d3e1e8d868b843c7802769c4281502c3/?sharer_id=2645831,阅读全文。

[if !supportFootnotes][iv][endif] 文章参考文献可以移步QQ群366107271进行审查监督,行文所用材料在群文件可以一一找到。如有余力,建议阅读原文。系列文章参考书籍可见豆列: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doulist/112528473/。另外,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资料”可获得QQ群二维码,回复“交流”,微信群二维码呈上。愿共同进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