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醒醒,我是来打碎你美好生活方式绮梦的
早上,看到某大号微博分享了养眼的家居图片,我又一次翻了白眼。
是的,这不是第一次了,不是因为我不喜欢与时尚大片相媲美的家居图片,毕竟我是巨蟹座的。只是这些照片在我年轻无知时也曾无比深陷,无法自拔,电脑里、收藏夹里存了一堆。
可是当我从视觉主义变成了实用主义,只需要对着这些图片多问一个问题,这些美好就会在我眼前瞬间土崩瓦解,这个不知趣的问题就是:你会这样做吗?
假性美好,别有他图
这几乎是生活方式类主页君的日常,乍一看一片心之向往,但你只要稍加留意,试探质问就会发现,这是不是个骗局?我踏马是不是被骗了?是谁拍了这些图,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对,你被骗了,骗你的人有三种,目的也各有不同。
第一种:来呀来呀,买我啊
Ta们是淘宝卖家、家居装饰品牌商,这些图都是摆拍的,目的就是想让你买点东西花点钱,制造一个美好的假象让你向往。
可是买回去按照你舒适的方式使用它,就会发现怎么摆怎么不对,甚至最后它只能成为被嫌弃的累赘在阳台角落里度过它的下半生。
想象中的茶几:杯子、书才是上面的标配
实际上这才是生活的真相第二种:来呀来呀,羡慕我啊
Ta们是你朋友圈里的假象制造机,摆拍最在行不过了,如果你在Ta的照片里看到了如下的道具,那可以鉴别Ta是骨灰级玩家了,不卖东西只为了晒图,算是相当用(xin)心(ji)了。
淘宝搜索:ins摆拍道具,一搜一堆拿上面组图中这张美好静谧的床照来说,如果在朋友圈中看到这种图,你可以开始脑补真实画面了。
现实中的ta根本不会在这样的床上吃吃喝喝的好吗?真相很可能是为了拍这张照片,ta专挑晚上八点后去楼下甜品店淘八折的面包,风尘仆仆买来当晚就偷吃了一个,剩下的一个立马放进冰箱,这之前还把冰箱里的瓶瓶罐罐倒腾了一番才腾出地方避免压坏了它。
光这咖啡就重泡了两次,一次没忍住喝了几口,量不够了,画面效果不饱满,索性掉到;一次奶太多,显得不高级,也放弃了。
好在没撒在床上,不然就得洗洗明天再拍了。
再看床边木桩上的花瓶,为了画面好看硬塞进去,这要在现实生活里,放在那多半得被半夜睡糊涂的ta打碎。相信我,那花儿拍完了连水都不会再换,只能悻悻等待死期。
第三种:来啊,你用吧,反正我不用
他们的典型人设就是民宿主啦,用时下最流行的家居品布置成你向往的模样,却不会考虑到实用性,因为他们自己根本不会这样用。
之前看知名摄影博主(我个人很喜欢她)在帝都胡同搞了个民宿,粉丝们心心向往之,呼声极高。我一看图片,又笑了。
这不就是文艺青年摄影棚吗?每个角落、每个画面都为了拍照而生,体验感和和二十年前我外婆家无异。
这把椅子叫做钻石椅,想必你们经常看到吧?它是上世纪50年代的作品,设计师贝尔托亚是个意大利人,跟著名的伊姆斯椅的设计师伊姆斯夫妇曾同属一家公司。
而刚刚民宿中出现的那把是钻石椅的变种,叫做贝尔托亚椅,特点就是几何网状,具有新颖的造型和浓浓的雕塑感(和设计师本人对于雕塑的喜爱有关)。
但我想,拥有这把椅子的人未必知道这些。
这把网红椅子是为了与众不同而生的,但当人人都有一把的时候,我真的想问下这和90年代家家都有的红色折叠椅什么区别?
还是有区别的,因为这把老椅子可比那个北欧风舒服多了,人家还能折叠呢。
很多人在民宿主的微博下评论说,太喜欢这个浴缸了。
嗯??五星级酒店的浴缸都怕脏不敢用,看见民宿的浴缸就走不动道儿了?
一味跟风,主见硬伤
还有一种人,像是假性美好生活组织的下线,被别人骗完又发展起下线来。
他们照着生活方式类APP和杂志买了网红款家具和家居饰品(很可能是大牌设计师作品的高仿版,毕竟正版贵得要死),守着一屋子爆款拍下照片再继续分享给其他人。每张照片都在呐喊:看,我就是时尚生活本身。
跟风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
现在去好好住那些生活方式类APP上一扫,网红爆款基本家家都有,如果看得多了,你甚至看得到整个房间装修都非常类似的。真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啊。
这些年家居业的papi酱之黄铜制品
家里没个黄铜制品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北欧控
这些年家居业的papi酱之伊姆斯椅
管它舒不舒服,反正我要有一个
这些年家居业的papi酱之水泥花盆
我不管,太奶奶都不要的水泥盆赶紧给我搬来
这些年家居业的papi酱之大理石盘子
感觉接下来石墨也要登上家居舞台了
事实上已经有了
记得韩寒在早期接受道长的采访时谈到什么是时尚,他说时尚是比流行早一些或晚一些,正卡在潮流的点上都不叫时尚。
我深以为然,早一些那叫潮,晚一些那叫复古,正在时尚浪尖,那就只能叫跟风。
跟风买,结果并不实用
外貌协会看脸的时候如此,买家具的时候亦如此,颜值高永远是第一要素。可是估计买茶几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设想过吃饭时没电视看有多难受。所以最终客厅的茶几成了他们的晚餐主场。
因为觉得大家都买长条的沙发啊,不然还能怎样?所以当你想要舒舒服服看电视的时候,脚总是变得多余没处安放,最后不得不放在茶几上。
东方卫视的《生活改造家》中有个环节设置特别好,设计师要亲临改造房间体验24小时,观察这一家人的生活习惯、了解家庭成员的身体属性,再通过这些条件去改造,以达成更舒适、方便的目的。
家就是为了舒适而存在的啊,谁的家只是用来拍照的呢?
跟风买,买出混搭风
记得在一个贴吧里看过有人评价北欧风的特点:
可以说非常精准了。
但在中国,即便北欧风如此狂烈地席卷中华大地,还是有太多人把北欧风装跑偏了。细脚凳配了粗腿桌,想清新却搞了个粉红公主风,满墙的相框配了几个中式大花盆……
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博士、公众号【不正经历史研究】所所长徐腾在最近一次《一席》上的演讲中谈到民间审美时讲了这样一个现实案例:
上大二的时候,他老家有一个亲戚家要做新房子。他想农村是什么样的气质呢?应该是质朴的吧,有泥土的芬芳。他就想到用红砖给他盖一个房子,结果拿给亲戚看,他说猪屋才用红砖做。
他的姑爷,一个开了40年车的货车司机,给他做了一个方案,也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
姑爷说,在民间盖房子,你得大气,要气派,要做欧式小洋楼,门口一扇金光闪闪的大门,室内一个大吊灯。姑爷说现在他们村子只要盖新楼,必须装大吊灯,不装都抬不起头。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欧式洋楼也好,大吊灯也好,其实思考的不是一个审美的问题,而是一种成功的标配。你必须得有,要不然你就觉得是低人一头。
而经过国际化视野洗礼的我们,面对狂暴的北欧风、INS风,似乎谁不借上这阵风,就没有品位,就不chic。而往往没有学到其精髓,最后弄得不伦不类。
这样来看,乱用北欧风的人们和追捧撇脚欧式风的乡下亲戚,以及喜欢给空调披纱戴帽追公主风的阿姨们,其实没什么两样。
吐槽归吐槽,家居设计也好,服饰穿搭也好,了解自己的属性和习惯,投身处地去思考,才能做到只买对的,不买虚的,更不会被虚假摆拍的美图蒙蔽了双眼。
现在,让我们再看看这些生活方式类图片。
嗯~很好……我读书多,你别骗我。
不不不,别叫醒我,我想睡久一点
我是未能免俗的安可
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