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童心 ——读《想读的童心》
这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去首师大附小跟岗学习时,附小赠送给我们学校的。确切地说这应该是一本校本教材,发行量可能很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随手翻开,被书中一个个短小的故事所吸引,被故事中智慧而又充满爱心的老师所感动。禁不住存在自己的书架上,抽空读来仿佛自己的心也成了一颗澄清、无暇的童心,对学生的怜惜与呵护之情在心中升腾,使自己对学生的情感更加真挚与温馨。
《想读的童心》是首师大附小童心系列丛书之身边的教育故事中的一本,书中一共有:教育需要近身、告诉孩子你可以、帮助发现、做个好导师、真诚无敌、妙趣童心、困难中走出、最后一站,这8章。每一章都有12位老师亲身经历学生的12个小故事组成。
在这近百个小故事中我深深感悟到首师大附小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有心、用心、耐心……
他们放下身段走近学生,低下头、弯下腰、给学生温暖的爱和灿烂的微笑,让学生从内心喜欢和老师交流,这样才知道学生真正需要什么。
他们走进童心,真诚、温和、不急不躁,徐徐而来、如春天的微风拂面,鼓励学生向多姿多彩发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用爱和信任点亮学生的童心,为学生童年的校园生活画出最绚丽多彩的一幅美好画卷。
书中引用很多著名教育家的名言也让我受益匪浅。如:陶行知:“你若变成小孩,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说:“童年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和领会到:他的每一步,每一个行动都会在他身边的人——同志、父母、老师和陌生者的精神生活引起反响。只有当他不给别人带来灾难、不欺负和扰乱别人时,才能成为一个生活得平静而又幸福的人。
让我们,作为教师用爱心加智慧走进学生的心灵,聆听来自师生彼此心灵的声音,收获惊喜、收获理解、收获感动,和学生最美的童心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