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佰》撤档看电影投资的风险
搭建了20万平米实景,深挖了一条200米苏州河,近5万炸点铺设,1500名剧组常驻人员,超5000群众演员,230天不分昼夜,这些说的都是以抗日战争中镇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勇士的事迹为题材的电影《八佰》的拍摄,着实让人期待一睹影片风采。然而前天夜里,手机上忽然跳出来一条《八佰》撤档的消息着实让心里五味陈杂。花了一天平复情绪后,不禁想,站在理性电影投资的角度,能从中学到什么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电影题材与剧本的选择,如果有心留意相关电影,或者在手机上下一个猫眼专业版APP,搜一下历史或战争题材的相关票房榜单,可以看看票房排前几位的都是什么样的(以下数据图片均来自于猫眼专业版APP )。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8749/65f75c097075ce98.png)
如图,历史题材(只看国产)电影票房前10名依次是:《叶问3》、《唐山大地震》、《金陵十三钗》、《百团大战》、《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建国大业》、《一九四二》、《赤壁(上)》、《归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8749/849a8fe28711cb47.png)
而战争题材(只限国产)排前十的依次是:《战狼2》、《芳华》、《智取威虎山》、《无问西东》、《天将雄师》、《金陵十三钗》、《战狼》、《百团大战》、《一九四二》、《赤壁(上)》。
除却电影自身带给人的情怀因素,站在投资者的理性角度考虑,如果面对一个像是《八佰》这样的题材或剧本,是不是心里要好好考虑投资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8749/c30f27d66c1b5836.png)
根据成本大小,一部电影的制作周期从六个月到一年两年的都有,而越长的时间对投资人意味着中间的不确定性越多,而电影撤档对投资者直接的影响就是延长了投资周期。而且由于电影投资最终是以上映后最终的票房来进行分红的,在一开始就会根据电影自身属性,在营销策略制定中确定放映是安排在贺岁档、五一档、暑期档还是国庆档。而随着《八佰》暑期档的撤退,即使最终问题得以解决可以放映了,怕是也要放在国庆之后了,投资周期至少延长了四个月,对投资者来讲,着实不是一个好消息。
继续思考的话,单单考虑投资周期,什么时候比较好呢?如果现在决定电影投资的话,是不是应该选定在国庆档的电影如《夺宝大师》,甚至是定在更接近的暑期档电影呢?这个不一定,毕竟离公映日期越近,也就意味着电影出品方对外出售的版权越可能已经售卖一空,越发难以购买。不过这属于投资者之间的竞争策略问题,就不属于此次探讨范畴了。
这些年,电影投资作为新兴的投资方向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然而像所有的投资一样,电影投资也是伴随着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被取消上海电影节的开幕影片资格,到最终确定撤档,《八佰》也给电影投资人敲响了一记警钟:投资决定并不是一时兴起的情怀,更多需要的是冷静的观察与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