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

黄金年代|:与鲁道夫·斯坦纳同时代的中国“先生”们的教育精神

2018-10-22  本文已影响256人  小猫米路


    哲学家教育家鲁道夫·斯坦纳先生在1861年出生于奥地利,在1894年写成《自由的自学》,1904年完成《神智学》,1897年著《歌德的世界观》 1910年写就《奥秘科学大纲》,1913年成立第一个歌德学园,1919年春天以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身份,参观奥尔多夫卷烟工厂后,创办第一所华德福学校——沃尔多夫学校。晚年转向艺术和建筑,在1913年-1922年筹建歌德纪念馆, 1924年完成自传体《我的生活道路》,1925年卒于瑞士多纳什城。从1894年《自由的哲学》出版到1925年他去世,他完成了华德福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历程,影响至今。再这期间1914年到1919年一战爆发。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中国,1860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1985年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1895年中日战争中惨败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1919年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会议遭遇不平等待遇引发爱国学生抗议爆发“五四“运动,由此拉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李鸿章在《马关条约》签字 五四运动

鸦片战争后,教育成为各界奔走的大事,教会学校涌现,洋务学堂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翻译国外著作、创办学校、派出留学生、创办一系列语言技术军事学堂;甲午战争后有康梁维新运动,1898年戊戍变法创办京师大学堂标志进过国立高等教育的开;, 1906年科举废除, 1916年蔡元培入主北大;1917年黄炎培在上海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启职业教育先河;1923年,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等人发起平民教育促进会,1925年转向乡村教育;梁漱溟在邹平乡村进行乡村教育实验……

京师大学堂图书馆 康梁开办万木草堂,公车上书是民间知识分子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              曾经做过大量乡村教育的实验

在鲁道夫*斯坦纳同时代,中国的教育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新旧交替思想激烈碰撞,大师辈出灿若星河,教育家和教育思想至今闪烁着光辉,作品迭出人才涌现开启一个个领域的先河……这是一个令所有新教育的探索者都沉醉的一个时代,影响之大堪比春秋战国百家争鸣。2018年由李芳芳导演的电影《无问西东》上映,讲述了四个不同时代的清华学人,对青春满怀期待,在时代变革的矛盾挣扎中最后寻找到自我的故事,也让我们重温了一下那个慷慨激昂群星璀璨的教育黄金年代。

《无问西东》中的梅贻琦剧照 几代清华学人的美丽与哀愁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在清华办公室评定毕业研究生成绩,与国学研究院同事谈完招生事宜后,借5元大洋雇人力车前往颐和园,吸完一根烟,自沉昆明湖。1929年6月王国维逝世两周年,同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为其撰写碑文:

陈丹青画作,左起分别为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

海宁王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已……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失明的陈寅恪在助理黄萱的帮助下口述

1949年国民党兵败山倒,陈寅恪双目失明5年,被誉为“中国最优秀的学者““教授的教授”,他拒绝台湾的邀请,留在岭南做教书匠,他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不讲,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陈寅恪在中山大学宿舍的书房 失明后只能在夫人唐筼帮助下在门前小路散步,目光如炬

1953年北方清华的学生他最喜欢的学生汪箴南下带着使命来中山大学看望他,两人相谈没过几句便崩了,怒斥“你不是我的学生”,并答复“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让学生带回去给了北京。

风雨如晦的年代,很多学者表示与“旧我”决裂,陈寅恪坚持自己的学术作为安身立命之所,后来作为学术权威成为革命对象,他身体和精神饱受折磨。但是期间他依然凭借强大的记忆力和坚强的意志以口述方式完成《半生缘》和《柳如是别传》这两部光辉著作 ,史学大家花80万字写一个名妓在明清交替之际表现出的国家大义并带出一段波澜壮阔的大历史,就是要表现他一生所践行的独立和自由的主题,时年75岁。18年后学生蒋天枢受师命整理完成《陈寅恪文集》,出版社给他1000元报酬都被退回,他说:“学生给老师整理著作是不应该拿钱的”。

蒋天枢整理完文集已经80高龄,自己的文稿一篇都没有来得及整理

文革中,陈寅恪的助手和护士都被赶走,躺在病床上的他差点被拉出去批斗,后来是他的弟子中大历史系教授刘节代替了他,刘节被粗暴殴打,反动派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说:能够代替老师来批斗,我感到光荣。

最后的三年一代大师学者吃尽苦头,1969年79岁的他躺在床上,弥留之际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流泪,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去世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刻在了他的墓碑上。

陈寅恪去世后夫人不久也离世,合葬于庐山植物园,由画家黄永玉题写墓志铭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聘请了陈独秀、胡适、钱玄同、梁漱溟、鲁迅、周作人等具有革新思想和丰博学识的新派人物到北大任教,同时,马叙伦,沈伊默,熊十力、陈垣、王世杰、马寅初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

青年梁漱溟仅中学毕业因为一篇《究元决疑论》被请上北大哲学系的讲台。

精通9国语言,有13个博士学位,留着小辫子,鼓吹小脚纳妾,看不起胡适英语水平的遗老辜鸿铭依然留在北大教授英文。学生向蔡校长投诉他,上一次课,一大半时间都是在骂人。                                                 

据1918年统计,北大当时35岁一下教授占56.6%,最年轻的21岁,胡适刘半农只有二十七八岁,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早期领导人当时也才38岁。

翻译《论语》《大学》《中庸》,写《中国人的精神》宣扬世界各国文明中国只有中华文明既博大又精深 陈独秀和他的《新青年》是当时新文化的阵地 鲁迅曾经在北大、北师大、燕京大学、厦大、中大等多所大学任教

当时的北大,保守派,维新派,激进派共存,都有机会一争长短。在一个教室里,会出现两个老师同时上课讲同一内容,学生可以听到不同观点,由此发展出自己的思考、判断和选择。师生虽然政见、学术意见不一致,甚至对立相互谩骂,但是没有关系,因为他们知道他们都是在讲学问。

《中国人的精神》作者传奇人物精通多国文字,他认为只有中国文化既博大又精神

桀骜不驯的黄侃特立独行孤傲爱骂人,但是他说:我之所以能待在北大,是因为由蔡校长,虽然我不喜欢他,但是他有新思想,我也知道,如果我在北大待不下去,全中国也没有地方能够容纳我黄侃。当时的课堂允许校外生旁听课程,正式生,旁听生,偷听生共处一堂,图书管理员毛泽东就常去蹭课。

他承载了今人对旧派文人的狷狂性格的追慕想象,这就是文人的风雅与另一种斯文

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开设《文选》,不拘常规,有一次讲课半小时突然不讲下课改下周三晚上,原来那天是五月十五,学生后来回忆,当时在校园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月赋》,俨如魏晋风流人物。他自称在中国懂《庄子》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庄周一个就是他刘某人。跑警报的时候大骂沈从文,却对陈寅恪毕恭毕敬左右提携,说是为了保存国粹。

除了庄子本人外唯一一个懂《庄子》的人

容忍就是自由的根源

这算是胡适的核心思想,容忍也可以理解为包容。1925年信奉儒家思想的章士钊与哥伦比亚海归胡适有一组关于白话文的对诗,写在一张两人合影的照片背面,章士钊写道:你姓胡,我姓张,你讲什么新文学,我开口还是我的老腔。你不攻来我不驳双双并坐各有各的心肠,将来三五十年后,这个相片好作文学纪念看。哈,哈,我写白话歪诗送把你,总算老章投了降。胡适用文言文相和:但开风气不为师,龚生此言吾最喜。同是曾开风气人,愿长相亲不相鄙。

1949年后再也没有回国,一生为教育,晚年清贫节俭谈笑自若 新派人物的旧学功底都及其身后,此为胡适书法

作为自由主义的信徒,他坚持学术自由,认为不容忍的态度是基于“我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认定自己的主张是绝对的是,而一切与我不同的见解都是错的,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轻易养成得雅量。

1926年他在致鲁迅、周作人等的信中说:我是一个爱自由的人——虽然别人嘲笑自由主义是十九世纪的遗迹——我最怕的是一个猜疑、冷酷、不容忍的社会,深感你们的笔战里,双方都含有点不容忍的态度,所以不知不觉影响了不少年少朋友,若是他们朝着冷酷、不容忍的方向走,这是最可惋惜的。

这个那个时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人格和自尊


所谓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

梁启超在1915年冬清华园演讲,借《周易》乾坤二卦“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清华学子,后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

从天才少年到国学大师,从社会活动家到教育家,他对孩子宠溺到极点却个个有出息

1927年,蒋介石提出“党化教育”,时任校长罗家伦被驱逐,梅贻琦了临危受命回国上任,并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他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大师。在他的大师论的感召下,清华迎来黄金年代,吴晗,刘文典,潘光旦,钱钟书,闻一多,朱自清,梁思成、林徽因、华罗庚……他们既是思想的引领者,也是学术的引领者,清华也因为这些大师而成为一流大学与北大秋色平分。当时政界党派纷争流派众多,在清华师生中同样如此,但没有一位教授因为持不同政见或者发表反政府领袖言论而被解职,这其中梅贻琦功不可没。

永远的清华校长,郊寒岛瘦 中国教育史上无可争议的奇迹

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奇迹的西南联大时期,三校合并,清华严谨,北大自由,南开活泼,风格各异,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三位中梅校长作为实质上负责人,获得了全体师生的尊重和信服。跑警报的时候,梅先生拿着张伯伦式的雨伞作为拐杖,安步当车地走,非常安详,并嘱咐学生不要拥挤,令学生们佩服。在此期间,他提出通识教育,认为大学的首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专门的技术知识和职业培训,而是应该给学生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方面的只是,着力培养超阶级、超党派的宏观主义和自由主义精神。至今我们任然能从电影《无问西东》中,领略那些在战火中讲恐龙化石、讲哲学史、讲泰戈尔的诗、在铁皮屋顶的教室里讲“Q的值”的大师们的风采。

大先生

他在《大学一解》中大幅论述了教师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解放前夕,国共对知识分子进行抢夺式拉拢,梅贻琦做了大量的工作,临飞机要起飞时,想到清单上未到的教授,梅贻琦心痛无奈不忍离去,携庚子赔款去美国后回台创办新竹清华。

泰戈尔访华,辜鸿铭,徐志摩,梁思成等人陪同 联大中文系老师合影,其中就有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罗庸、王力、余冠英、冯友兰等等

不问异同惟求其是

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深入老一辈科学家骨髓

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说:一个大学校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培养后进为无伤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养出博学敦行的学者。时至今日依然振聋发聩。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在大学推行党化管理,学术自由遭到破坏,为学生和教授所不容。他上任浙大前提出3点要求:“财政须源源接济;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政党之干涉;以半年为期限”,上任后他决定废除军事化管理,主张学术自由、思想自由、教授治校,实践“教育独立”。

在任校长期间,他将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的心态贯穿始终。物理学天才束星北多次当面顶撞,他一如既往爱惜这个人才,因为坏脾气几次动手打人,竺可桢还是极力保存他的学问并说:我们用人是用他的学问而不是他的脾气。对于学生的爱国热情,他主张学生走科学救国的路线,在战时努力求学。西迁时期的浙大师生,后来有50多人成为中科院院士,都得益于浙大踏实求是的学风。

他在《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的演讲中阐述到:“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者实验室做实验,求是是路径,《中庸》说的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精神矍铄的老人一生献给了气象事业

从平民到新民的大众教育

教育的黄金年代不仅体现在大学教育,在广大乡村,平民教育得到很多教育家的重视。东西方文化思想结合下,一些有识之士带着使命感和救世观,传播平民教育,认为人类良知的普遍存在,人人皆可为尧舜。

耶鲁、普林斯顿高才生,纯西式作风,讲英文,吃西餐,就是他带着大群留洋知识分子深入乡村带领乡建运动

晏阳初在美国学成归来后游历19个省,决定从“扫除文盲,作新民开始“,他深切意识到平民教育和民族救亡图存和国富民强的紧密联系,于是有了浩浩荡荡的识字运动和扫盲运动,在他的带领下,几百名知识分子,留洋博士,从话剧家、医生、农学家都去到乡村参与乡村建设,进行农村自治研究,编写读物,搜集民间绘画乐谱歌谣故事笑话,开办农民学校,学科学,农业技术改良,创报,实验农场,对农民进行”生计训练“,举办民间艺术活动等。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

今人已经不太能理解这些运动的难度和意义,想象一下几百名海归知识分子,满口流利的英文,穿皮鞋用刀叉吃面包,不是在大学、书斋、实验室,而是深入到乡村民间办初级的教育,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使命感?

右一为晏阳初,左一是爱因斯坦 梁漱溟书 梁漱溟发愿文至今令人动容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

教育家陶行知

陶行知认为:没有真正的公共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民主共和。他去到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这是全世界研究教育的最高学府,师从孟禄和杜威等知名教授。他的平民教育是自由的,随时随地的。他及时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教人离开向下往城里跑,叫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叫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分利不生利,将农夫变成书呆子,将富的变穷,穷的变弱。

世界著名的教育大家

后来他成立赫赫有名的晓庄师范,将改造社会的口号完全落实到行动中来,他带着学生们在荒山野岭中,自己造校舍,修厕所,盖礼堂,建图书馆,开荒种地,浇水施肥,全凭双手和锄头。学生成为农民,和周边的乡村连城一体,不久以后在周围开办平民学校、乡村医院——“改造社会”的口号完全落实到行动中来。然而不到3年晓庄就被政府查封宣告终结。即使如此,他依然发展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体系,将教育推广到生活包括的领域,主张以武术培养健康体魄,以园艺来培养农人的身手,以生物学培养科学的头脑,以戏剧培养艺术的兴趣,以团体自治来培养改造社会的精神。

他的社会即学校的思想,认为社会史最好的大学主张教育的材料,教育方法,教育工具,教育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反对脱离社会脱离大众,并主张运用社会的力量创办学校。他作为世界知名的大教育家,著名知识分子,在战乱年代,他可以在“七君子”被捕时,动用自己的交情让杜威,罗素,爱因斯坦联名通电蒋介石,他也可以在乡村县市亲手组织平民生活教育,这样的“知行合一”值得我们景仰和反思。

行是知之始

      那个时代的教育精神远远不止这些,几乎每个大师身上都散发着迷人的光彩,《无问西东》在谢幕时,将他们中的数人一一还原出来:温文儒雅的梅贻琦,爱吾师更爱真理的梁启超,讲《中国哲学史》的冯友兰,战乱中讲泰戈尔的吴岭澜,大阿哥钱钟书,文史哲教授陈寅恪,静坐听雨的物理学家叶企孙,爱护学生的邓稼先,泰戈尔访华时期的徐志摩,建筑学家梁思成,年轻青涩的数学家华罗庚……时代成全了他们同时他们造就了时代。贫困交加战火连年的乱世,让他们更加看到了教育的紧要,并以他们的方式为学术、为救国、为培养人才,穷尽一生。

大雪中的清华人在拉小提琴

“这是最差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对当前教育的反思催生了很多新教育的实践,作为一场民间的教育自救运动,无一不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场地、资金、合法身份不谈,最最缺少的是人,有独立精神且兼收并蓄的引领者,有潜心教育并有创新能力的实践者,有真才实学并“好为仁师”者,有目光长远胸怀开阔的觉醒者……抗战时北大迁至衡山,西语系无书无教材,王佐良回忆道:“燕卜荪一言不发,坐在手提打字机旁,把莎士比亚的《奥罗赛》凭记忆全文打出。他的打字机继续把斯威夫特的《一个小小的建议》和赫胥黎的《论舒适》等文章供给我们,后来每遇到困难,一想起这事,就觉得没什么可抱怨的了。”想想先生辈出的艰苦年代,我们除了戮力前行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脚踏实地做好教育,方能不负所托。

"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斯

对文中内容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阅读相关书籍:

《陈寅恪的最后20年》,陆键东 著,三联书店

《先生》, 邓康延 等 编著,中信出版社

《民国风度》,徐百柯 著, 九州出版社

《去趟民国》, 刘仰东 编著, 三联书店

《民国范儿》,朱平 编著, 南方出版社

《上学记》,何兆武 口述, 三联书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