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瑜伽读书

让心灵的歌流动起来

2019-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玄黄朱紫一娴
拍摄于肇庆披云楼

从肇庆赶回广州,以前觉得是很远的事,现在仿佛可以说easy,太容易了,由于广州道路高速的建设,将过去至少一两日的路程时间缩短到了一小时左右,这样速度,你能联想到什么?所有的事物都在加快连接的速度。

我们在肇庆鼎湖区小住了一晚,清晨用过早餐便去了肇庆的端州图书馆,图书馆不大,却感觉容量很大,听工作人员介绍说,许多史料和地方志以及其它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也都会到他们这里来,借用史料。当我们参观到文史馆,看见泛黄的纸质出版物,它早已成了古董,想着拍照留念,但为了出版物的保护还是没拍,只在那里静静的感受了它的气息。

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还带我们参观了不同的藏馆,见到不同年龄的读者群享受着在图书馆里的美好时光,真是感叹这里人们的惬意生活,尤其是小朋友们,馆内专门给他们设置了一个特别的儿童区,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一同享受阅读时光,工作人员耐心的跟我们说,儿童在他们的读者群里占的比重相当大,周围的市民也常常来这儿看书,而且他们也开设了在线电子书阅读,跟市民的互动算比较多的,甚至有些老人会清晨早早的在馆外等候,而且时不时的给予图书馆力所能及的帮助,看来这图书馆的存在已不再是单纯的存放图书的建筑,而有了老百姓心灵的寄托,想想这些老人有多可敬、可爱。

拍摄于肇庆端州图书馆

这是第几次捐书已不记得,但跟这群朋友们一起仿佛印象不多,但每一次都充满了温馨的回忆。

书都是大家各自捐的,每人多少本不等,集中起来一起捐入某个图书馆,几乎每个人都是作者雪漠老师的忠实读者,大家都从书中吸收到了营养,给予心灵滋养,所以这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只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看到好书,令更多的人走出心灵困境,得到清凉,坦然脚踏实地去面对自己的人生诸多的不如意与选择。

拍摄于肇庆古城墙

图书馆附近有一座古城墙,虽隔了几条街,但对不了解当地文化的人来说,到此一游,见到古城墙会有种肃然起敬的敬畏,因为那是历史的象征,有种说不清的厚重与沉淀,尤其是在中国,就算不懂文化,也希望沾些历史的气息,与远古连接,仿佛更有传承与朔源的意味。

所以城墙也从原来的一小部分,不断的被政府职能部门扩建,等我们亲临时,四周的房屋几乎已被征收完,扩建中,据说方原多少里都已规划将修建成古城新景区,看到规划图试想完工后的场景,应该有种现代又仿古的感觉吧,希望不要让它成为一座空城,真正使用起来,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市民可以体会到古建筑不同的风貌,发挥其不同的价值与意义。

我们总是能从历史中读到《旧唐书·魏徵传》,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至少我们看到城墙,总会引起我们的某种追思,引发各自的思考。

总之,我们到此一游,给了我们自己的启迪,身边的一位小年轻,她说“许多人是回来‘寻根’的,她的根是她自己。”你们呢?

“寻根”,我想对于大多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人来说估计很难,由于时代变迁的原因,他们需要“寻根”,但寻的什么“根”就要因人而异了,有的人寻的是故土的情怀,有的人寻的是心灵滋养的那块土地,有的寻的是某种文化的影响,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心灵诉求。对于年轻人有将自己塑造为有用之才的愿景,认为自己的根就是他(她)自己,也是值得赞叹!因为他(她)寻的是自己心灵的沃土,心灵的根。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随手的记录,有了留下它的理由,不去评判,只让它出来,因为不是为写而写,而是让它自然的流淌,就像小溪流,它需要自然的流动,将那美美柔和的雅韵,清凉的甘甜自然的呈现给你,让你尝到它不着痕迹的美,入脾清肺,醒肝明目,呵呵,这怎么感觉像在写中药?总之,重点不是为游而游,而且感受与体验。

老师说走出去才有文字,这“文字”是什么呢?难道就是几个笔划堆出来的形状吗?不是,是你心灵的体会触动流出的歌,可以委婉、可以雄浑、可以气势磅礴、可以娟娟细流、可以柔情似水,可以追思朔古,可以心灵独白......。总之,不同人有着不同的体会,你只管感受它,不着于它,静观,而不失那份灵动的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