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的周更写作带给我什么?

2018-03-07  本文已影响29人  空空晓语

开始写作之旅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当时对持续写作的记忆还停留在高中时期的周记和语文考试的议论文上,而后来写的各种课程学习心得体会,都是些不成体系的零碎琐思,难登大雅之堂。转眼已经周更了2个月,回头一看虽然产出不丰盛,但确实给我带来一些惊喜和改变。

  1. 改变了我对写作的错误认知
    在此前我认为写作能力是一种天赋能力,且需要源源不断的灵感。其实这是对所有创作能力的一种普遍误解,比如文学艺术领域的作家、画家、演员、歌手、演奏家等,除了极少数天赋异禀,绝大多数都是靠后天的勤学苦练,特别是刻意练习才成为大家。我们大多数人对健身都十分热衷,而对写作却敬而远之,殊不知写作作为一种健脑活动更应成为日常必备。
  2. 从“谈文色变”到谋篇布局
    记得小时候因为作文写不出来而急的大哭,工作之后一遇到需要写公文或是汇报材料的时候就发怵。而在2个月的写作过程中,从起初的“谈文色变”到现在开始主动规划,谋篇布局。最近自己在接到写材料的工作任务后,竟然没有像往常一样畏难,而是在第一时间开始构思结构框架,搜寻相关素材,并在预估时间内完成了初稿。对此自己感到意外和惊喜,同时也觉得是顺其自然的结果,这说明仅仅2个月时间的练习已经颇有成效。
  3. 提升了综合能力
    在这2个月里,自己的各种能力不知不觉得到了提升,可谓是一举多得。
    写作是把输入进行处理的输出。在输入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知识贫瘠的我,想要写作必须要有大量的输入,平时工作生活家庭事务占据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只能利用碎片化时间见缝插针争分夺秒的输入,比如在洗漱时,上下班路上,工作间隙通过听书、学习和阅读积累素材。这大大提升了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同时也增强了行动力。
    以输出为导向提高了学习效率,以前学习看书速度很慢,总是捕捉不到重点信息,无法快速提炼结构。现在为了输出出来,大脑必须时刻保持高速运转,带着问题将观点、知识、方法、结构全部扫描出来,积累有用素材并关联自身的经验。这样的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在输出时,要做到想清楚,脑子要清晰有逻辑,思考为什么、如何做,做什么等等,要说明白,就要对思考的内容进行结构化并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呈现出来。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结构化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持续地120%的投入产生热情,相信自己持续用心地去写,最终会爱上写作,并通过写作变得卓越,走向成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