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不想上学的轩

2023-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雨夜星光伴

    在班级,轩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在班级不怎么表现,话少类型的存在。成绩不是太差,也不属于顶尖的存在,再加上不怎么调皮捣蛋。所以交流的次数也就少些。

    期中测试后,家长会随即而来。谈到孩子的情况,家长比较忧心。孩子现在处于小学的高段,心理上也多了些自己的心思。自己写的作业,不想让家长去看,去督促。有时候家长想管了,孩子也是不太耐烦。可是望子成龙的母亲,着实想让孩子进步,再成长。想管与不让管的矛盾,就是家长头痛的日常。理想中的教育,揪心的现实,期待的预期,孩子的自我就成了矛盾体。

      几天前孩子妈妈打电话说:“老师,轩星期天玩手机时间长了,作业没有写完。他昨天就说着让我第二天给他请假,第二天不去学校呢?谁知道他今天真的没起床。现在还在补作业呢!我给你提前说一声,他第二节过去。”

    听到家长说的,作为老师也深知孩子玩手机导致作业没写完引起的今天的“故事”。与家长沟通完情况之后,便结束了通话。没有规矩,不以方圆。没有事情的请假,怎么可以当成是随便的事情呢?倘若今天成功了,以后不还会这个样子。所以孩子来了,便让他进办公室说起了这件事情。为什么请假?孩子直说自己肚子疼,通知了他的妈妈给他请假。可是这跟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一样吗?

      孩子在说谎,还在狡辩着。哪怕老师透露出玩手机的信息,孩子依然说自己肠胃不舒服。让孩子写一个反思,也一句话没有写到是自己玩手机的原因,这反思,写了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牛头不对马嘴。“你看看因为请假,老师有没有把其他人叫过办公室,单独再说的?你难道没有一点点问题。”说到这,孩子大概已经猜出了老师可能已经知道他的情况了。“老师,咱班其他同学知不知道我的问题?”咱班同学,目前还不知道。事实是学生确实不知道,可是挡不住轩的自己去想啊!

      中午放学回家,孩子进到了自己的屋子里,便开始了自己的任性,胡闹,行为有点过激,据母亲说是拿着刀在自己的房间里面乱砍。母亲便发来消息“老师孩子行为有点过激,今天下午就不过去上学了。”听到孩子这样,禁不住我们也是哀叹一声,劝诫家长,好生和孩子商量。进入到小学高段的学生,叛逆的心理更强了,同时他们也有了要面子的心理。

      接下来的两天,就是孩子任性在家的两天。“你不是答应我,跟我们老师请假吗?为什么我们老师知道那么多呢?你是告密者,是叛徒。”在老师眼里,我肯定是一个不诚实的人了,老师该怎么看我,同学们知道了我发生的事情,他们会怎么想我呢?会不和我说话吗?不和我玩吗?不再相信我吗?

      “轩,你什么时候去上学?轩?轩?”轩妈妈询问着孩子。我不去,你给我转学吧!除非你给我转学,我才去上学?孩子妈也只能苦苦一笑,转学哪有这么容易,说转就转的事情呀!倘若有这一点点问题,就转学,那以后头疼的事情也就更多了。“那……那我就在家上网课。”孩子比较犟,母亲深知生气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只会激化矛盾。

      “老师,这孩子怎么劝啊!我是没有办法了,只能让他姥姥姥爷劝了。希望可以给他劝动。”想想今天已经是星期五,明天就周六周天了,让孩子过个假期,应该就差不多了。这事情的来龙去脉,到底这责任应该谁来承担?学校想来便来,不想来便想找借口请假,是否应该让家长作为这个帮凶呢?

      在家时,可以劝,但是不能放低姿态成为“求”孩子上学。虽然你关心他上学,但是你要表示的淡定一点,让他去考虑自己的事情。第二孩子也会慢慢想通问题的,有些事情可以在家商量,但是有些事情,出了家门,有些事不可以商量的事情的。

      星期五,学校发布了一个关于研学的通知。最为老师,便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轩的家长,问问孩子参加不,看看这能不能成为一个机会——孩子改变不想上学的机会。结果没出意外,孩子想去。星期五的时候,还让妈妈给老师打电话,去学校拿书准备写星期天的作业呢?

      可是孩子改变想法,难道真的是研学的事情?不见得,也许这研学只是孩子想要上学的一个台阶吧!正是经历了这件事情,孩子可能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自己以后任性想请假,估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了。有时候孩子确是不能太纵容,否则想收也就不好收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