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管理观察人力资源工作实操(人事、HR)

如何激励员工?

2019-04-01  本文已影响9人  超哥笔谈

什么是激励?

激励就是发现需求,满足需求。处在不同阶段的员工,需要激励的方式不同,找准阶段是关键。

实习生的需求是什么?

应届生的需求是什么?

工作1年左右的人需求是什么?

工作2-4年左右的人需求是什么?

老员工的需求是什么?

实习生和应届生的需求主要是:有人教,有人带,能学到东西。

跳槽的人的需求主要是:晋升空间,薪资待遇。

老员工的需求主要是长远发展的空间和岗位晋升。

在研究需求的时候,要借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有两类需求:一类是由生物属性而来的低级需求,比如延续生命;一类是进化后逐渐显现的高级需求,比如释放潜能。

更进一步的,马斯洛提出了“五层次需求理论”:

1.生理需求。简单说要衣食无忧。能生存。

2.安全需求。有安全感,踏实,不担惊受怕。

3.社会需求。融入集体,寻求归属感。

4.尊重需求。被接受,被尊重。

5.自我实现需求。让潜能完全释放。

运用这一心理学理论,我们看看如何进行员工激励。

第一,生理需求。

员工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对此需求强烈的员工,要给他增加工资,提供更多的收入来源,改善劳动条件。

第二,安全需求。

员工在企业中,要感受到安全感,包括个人的福利,薪资保障等。员工入职的时候,要有员工手册,入职手续,岗位说明书。要了解公司的鼓励制度,文化,组织架构。

因此老板千万不要说什么等赚到钱了,就有更多的奖金,这样的话,员工毫无安全感可言。员工怎么知道你赚钱没有。

企业要给员工安全感和踏实感,就要公开、透明,清晰的管理制度。

各项福利、保险、销售管理制度、提成制度、劳动合同要健全。而且要让员工体会到。

初创期的很多企业,不跟员工签劳动合同,不给员工买社保,销售提成制度没有明确的书面文件,或者即便有,说的也是模棱两可,员工根本不知道自己做好了能拿多少钱,不知道最终提成是如何计算的。这样的话,员工是没有任何的安全感可言的。

第三,社会需求。

例如节假日礼物、生日礼物、红包、定期旅游、定期组织学习、员工健身会、K歌等。与其说这是员工福利,倒不如说这是在满足员工的社会需求,给员工人性化的关怀,归属感,营造家庭文化,团结友爱的文化。

第四,尊重需求。

这个需求是顶级管理者的秘密武器。要记得每个员工的名字,记得他们的学校,过往经历,职位,家庭,生日等。

并且在日常的活动中体现出来。

第五,自我实现需求。

这个阶段的需求,就是要研究员工的理想、抱负、价值观等层面的东西了。将员工的这种需求与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绑定到一起,例如给员工股权等。

总之,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激励员工,是最普遍的,最朴实的,最有效的激励方法。管理者需要用心去用,价值无限。想想那些在管理上做的不错的企业,员工流失率低的企业,都是在以上各个层面满足了员工的需求。所以员工才愿意踏踏实实的工作,用心的工作。

做企业,老板不要老是认为员工素养差,工作不积极,能力不行,好高骛远等。而是要从员工的需求出发,研究如何满足员工的需求,通过满足需求来管控员工,来稳定员工,来激励员工,来激活组织的能量。

2019.4.1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