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散文102:钓鱼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睁开朦胧的双眼,哇塞,时针已过8:30。慌里慌张跑到客厅接完电话,原来我将昨天约好钓鱼的事给忘了。
一切归于平静。
拉开帘子,温暖的秋阳从窗外直射过来,我懒散地立于阳台,任凭微风吹过脸颊。是呀,手机上居然有八个未接来电,说心里话,对钓鱼,我是没有多大的兴趣。刚才尽管找了许多托辞,可电话还在不停地催着,车还在楼下等着,看来不去是不行的了,盛情难却呀!
匆匆地走下楼来,我无精打采地迎着丝丝秋风,带着两个小男孩,直奔目的地而去了。
好家伙,那几个朋友,早已在鱼塘边找好了位置。只见他们头戴草帽,身披布衫,脚穿运动鞋,一副垂钓者的模样。鱼竿纹丝不动,只有微澜将白色的浮子撩拨几下,一会儿又恢复平静。我的心一下子如落巢的归鸟,顿时感觉悠闲惬意起来。在朋友的鼓励下,我双手拿起鱼竿,将它慢慢放入池塘中。可是,过了好长一段时间,连个鱼影儿都不曾见到。放下鱼竿,我又换上了一只大的蚯蚓做诱饵,然后美美的坐在一小凳子上等着鱼儿上钩……几分钟后,水面上打起了小浪花,我慢慢地将鱼竿提起,呵呵,什么也没有。
朋友说,你的动作太温柔了,鱼都是很聪明的呀,你要利索些。看来,钓鱼还真是一门学问。
接下来,我很努力地按照朋友的指点,安静地坐着、安静地等着鱼儿来碰浮,任凭太阳照射,任凭秋风劲吹,一丝不苟地死盯着水面……
“快点!有鱼上钩了!”一阵激动的喊声惊醒了我。我慌忙地举起鱼竿,拖着就跑,还好,在弯弯如弓的竿头,我终于钓到了一条大大的鳊鱼。
太阳变得越来越强烈了,眼望着远处一片金黄色,我仿佛坠进了舒软的沙发,沉醉在这秋日收获的喜悦里。此时此刻,鱼儿上不上钩,已显得不太重要了。而难得的是自己收获了这一份闲情,有了这一份心境。
“哈哈,只有男人钓鱼,哪有你们女人来钓鱼的呀?”不远处传来一朋友爽朗的嬉笑声。看我篓中仅有两条鱼,笑话我来了。哼,真不够意思,我看你今天钓的鱼归谁?算了,不钓了,到鱼塘周围走走去。
放下鱼竿,甩掉草帽,我拿着相机悠然地闲逛起来……
困在城里多年了,终日踩着柏油马路,车来人往,杂事扰心。活在官场,让我早已看不清哪是真哪是假了,今天难得有点空闲,栖身这乡村远郊,目睹农民的累累硕果,手捧一抹碧绿水泽。即使钓鱼无一点成果,来这大自然里散了心,我又何不快哉?
记得小时候,每到秋末冬初,祖母总是到处捞鱼摸虾,我经常拎着篮子跟在其后。清澈的小溪头、碧绿的池塘边、浅浅的闸口、深深的涵洞,凡是可藏鱼的地方,都曾留下了我和祖母的足迹。那时不叫钓鱼,更没有什么鱼饵,仅仅为了改善一下家里人的伙食而已。
钓鱼,对当今人来说,确实是一大乐事;可对祖母的捞鱼摸虾,那根本就不是什么快乐的事情了,纯粹是为了生活。在那个困难的年代,父母亲整日在大集体的土地里劳碌,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时,锅里也只有照见人影的稀饭,祖母常常是心疼不已。我们家人口又多,祖母只好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田埂地头挖野菜、到沟沟壑壑捞鱼虾,以贴补家用。
今日去垂钓的人,皆以垂钓为怡然乐事了,也有是烦躁之心无法排忧,而寄情山水罢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生不称意,散发弄扁舟”。
是呀,心中之事,谁人能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又有多少人知道,此名句中隐秘着的一片孤寂!
如今的城里人,闲暇的时间越来越多,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雅兴来了,约上三朋四友,提起鱼竿,追寻山水之踪迹,寻找乐事了,就如今天的我和我的这些朋友们。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在江湖行走,犹如鱼儿潜伏在水深之处,清浊浑沌,是非难分,况且,水面之上又有香饵引诱,谁能确保自己安然无恙?
中午,朋友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吃的全是草锅做成的乡下土菜,与高级酒店里餐桌上的山珍海味分明有着天壤之别。已经很久了,我不曾尝到这种美味佳肴。
下午3点多钟的时候,我们回到了小城。
其实,对我来说,钓鱼的过程并不重要,钓没钓到鱼也无关紧要。我倒是喜欢上了那份水边的安静和等待;那份旷野里的享受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