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折腾你的地理概念

2018-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我和鱼的居酒屋

高中地理难学之一,便是那些相类似的地理名词,既然类似,那么其意义也自然不一样。因此,高三甚至整个高中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很多事都是在理解和区分这这些类似但根本不同的地理名词、概念。

其实,说白了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和理解获取到的地理信息,并学会迁移运用,去解释相关的地理问题。这是针对高考而言,目前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生素养,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以外,更重要的是掌握从目前信息繁杂的社会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学会分析和运用,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地理问题。

三、风化与风蚀

什么是风化?

你跟“社会风化”这个词取名字一样就算了,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理解成被风吹化?

结果你告诉我风对风化影响不大?

纳尼!

人家风蚀就是风造成的,

你凭啥取这个名字来骗人!

弄啥嘞!

四、亚热带和副热带

可以这么叫吗?

亚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常绿阔叶林?

度娘告诉我:亚热带也称副热带,

纬度在23.5-40°

据《亚热带、副热带词名溯源及其意义区别》一文

两词均翻译自“ subtropical zone”

植被学家、林学家、土壤学家爱用“亚热带”译名,

气象学家多用“副热带”译名。

你们就不能统一下口径再来告诉我们吗?

同样的还有亚寒带和副极地!

五、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

湘教版:城市郊区化又可称为逆城市化。

但郊区城市化又不是逆城市化。

城市郊区化≠郊区城市化!

有病吗?

同样五个字换个顺序意思不一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