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滥的“老师”与中国教育
老师,尊称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老师一词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后来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师说》中给出了很明确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今天“老师”这个称谓已经泛滥到成灾的地步,和当今娱乐节目有很重要的关系,或者说他们是罪魁祸首。以某唱歌选秀节目为例:歌手做评委就带上了“老师”的帽子;参赛选手称主持人为“老师”;搞音响的被主持人喊成“老师”。好了好了,大家都是老师。有人讲,“老师”也可以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啊,他们确实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难道称为“老师”不对吗?请看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依此推理,难道说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是老师嘛?我看你也必定不同意这个观点吧,因为你没有喊隔壁老王为“老师”嘛。
为什么说“老师”这个称谓成灾了呢?诚然,叫一个在音乐界打拼多年,享有盛誉的歌唱家为“老师”不为过。但是这个歌唱家又特别有礼貌,很尊敬人,就反过来称搞音响的为“老师”,搞音响的不好意思,就喊主持人为“老师”。一来二去,“老师”就变成了互相恭维、互相吹捧的名词。“老师”这个神圣的,让人肃然起敬的,关乎国家民族未来的称呼就这么夹杂着虚伪传递开来了。
中国教育又怎么了呢?现在这里讲的是真的老师,祖国的花朵是在他们手下“健康”成长的。我是出生在穷苦农村的,小学初中一个班六十几名同学。小学老师讲课都是板书,没有投影仪,没有电脑,只有一笔一画的教书。当年老师教育我们“上课好好听讲,到了初中和镇上学生差距才不会那么大。他们上课都是用投影仪的,人家讲两道题目的时间我们才讲完一道题,效率比我们高多了。”
看看我们现在的多媒体教室,采取小班教学,素质教育,老师压力与工作量比以前小了很多倍,那实际效果呢?家庭作业这个与家长一起完成,那个做完让家长批改,那要老师做什么?幼儿园升小学(一些所谓的名校)要面试,父母必须双研究生且有一个不工作专门在家辅导孩子,学习的事情老师不管谁来管?有的学校还会出题目,择优录取,我就想问问看,如果你的的小孩被录取最后没有考上好大学他们是不是要负责,因为他们当初录取了你的小孩就证明他是优秀的,既然没考上好大学,责任就在学校一方呢?
课堂上不教知识,那考试的时候又怎么办呢?在网上随便一搜“代课老师”,广告多得要堵塞光缆。这里面有一些是教育机构的,现在类似机构如此吃香就说明了中国教育存在很大问题。过分的是很多老师私开家教,本班学生不参加补课的,上课时就不管不问,差别对待。严抓不让在校老师给本班学生代课,就和别的班的老师换着教;抓不让本校老师给本校学生代课,就和别的学校老师换着教。去年中国放开“二孩”政策,出生率是上涨了,但远远低于计划生育之前,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教育成本实在太高,不在中下层百姓的承受能力之内。
再看现在老师的自身能力。当年能成为的老师都是学习成绩优异,名列前茅的学生。成绩差的都去念了高中考大学。改革以后情况急转直下。从目前情况来看,高考成绩最好的一批几乎没有报考师范的,即使有也很可能不是教师专业;成绩很差的一批没有资格报考大学;成绩差的可以去报考幼师,稍好一点的报考二流师范学院;成绩中等,不上不下的可以上“北师”、“南师”、“华师”这类师范名校。如此下去,名校又怎么能不要求学生家长是双研究生且有一个专门负责教育孩子呢?不然他们又凭什么去和普通学校竞争呢?
把“老师”拉回传道、授业、解惑的正途上来,建立完善监督机制让老师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如此,中国梦,强国梦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