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卡捷琳娜大帝》:公爵的诞生
在这个世界上伊丽莎白最爱的莫过于她的姐姐安娜,只是安娜在世的时间不长。十七岁那年她嫁给了资质平平、前程远大的荷尔斯泰因公爵查理.腓特烈。
查理.腓特烈的母亲海维德.索菲娅是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的亲姐姐,而查理国王无儿无女,查理.腓特烈从小在瑞典接受教育,这让他认为国王舅舅将会指定他为继承人。
查理国王去世后,黑森亲王腓特烈继承了王位,十九岁的查理.腓特烈落选后离开瑞典来到俄国寻求彼得大帝的庇护。
彼得大帝接纳了他,因为这位仍旧觊觎着瑞典王位的公爵可以成为政治这盘棋子上一枚有力的棋子。
寄居在彼得堡的公爵野心远远超过了自己的能力,没多久,他就像沙皇的女儿求婚。彼得大帝很反对这门亲事,但是妻子叶卡捷琳娜喜欢这位公爵,并说服了女儿与公爵婚事。
1725年1月彼得大帝身染重病,不久离开人世,安娜和公爵的婚礼就往后延迟到5月21日。彼得大帝去世后,妻子叶卡捷琳娜(叶卡捷琳娜一世)主政,安娜和丈夫仍旧居住在彼得堡。1727年叶卡捷琳娜一世去世后,安娜夫妇离开俄国,回到了荷尔斯泰因,在那里安娜生下了一个小男孩取名为查理.彼得.乌尔希里。孩子出生三个月后安娜着凉病情恶化成了结核离开了人世。
安娜离世后,查理.腓特烈悲痛不已,他不仅失去了年轻的妻子,而且原来从俄国皇室的财宝也断流了。
查理.腓特烈开销非常大,家里始终有一大群仆役和一些华而不实的侍卫,因为他认为自己仍旧是瑞典王位继承人。
他自己不管孩子,把孩子托付给一群保姆。小彼得七岁之前有一批法国老师教他学法语,七岁后彼得开始接受军事训练,并很快迷恋上训练。他是一个坐不住的小孩,也没多少耐力,身体素质还不行,常常生病。
彼得接受过杂乱教育,不过他精通瑞典语和法语并能将它们翻译成德语。年少的彼得面前有不止一种选择。他是位继承人,在父亲百年之后可以成为荷尔斯泰因公爵,还会让他得到瑞典王位的继承权;母亲这边,他又是彼得大帝唯一在世男性后代,因此他有可能成为俄国皇位继承人。
可是,在他表兄彼得二世过世后,俄国枢密院将彼得大帝女儿伊丽莎白排除在继承人选外,更没有考虑彼得的继承权,面是将库尔兰的安娜扶上皇位。一心指望着从小彼得的俄国亲戚上获得利益的荷尔斯泰因公爵极不满,结果就把气撒在了小彼得身上。
面对着选择同时,小彼得也承受着外界对他的诸多要求,他必须面对自己的生活,接受祖先们留给他的庞大“遗产”。
1739年,彼得十一岁时,父亲荷尔斯泰因公爵去世,他从父辈那里继承了爵位外,同时也继承了瑞典王位的继承权。
他彼得的叔父阿道夫.腓特烈成了他的监护人,并让布鲁默照看。彼得除了要接受布鲁默施加的暴力、粗暴的惩罚,还有营养失衡,冷嘲热讽,公开羞辱。这给幼小的心理带来了一生无法愈合的伤害。
彼得的生活在他十三岁那年发生了改变。1741年伊丽莎白结束了年幼伊凡六世沙皇的统治,并解除了其母亲安娜.利奥波多芙娜的摄政权成功登基,成为新一任的女皇。
伊丽莎白成为女皇后,她下令把自己的外甥接到身边,彼得是女皇唯一在世的男性亲属,并决定收养他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并要求放弃瑞典王位的继承权。
在这之前,伊丽莎白从未见过彼得,当女皇看到一个身材矮小,面色苍白,羸弱而笨拙的彼得时大失所望。
不过她还是请了一位教授我负责彼得的教育。可是彼得并不是一个好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教授任职三年时间,彼得并没有取得多少进展。外甥的一事无成让女皇很是痛苦,原本指望一切都能令自己称心如意,认知这个外甥是这样令人头疼。
最令女皇感悲哀的是彼得厌恶俄国的一切,尽管这样,女皇还是没有放弃,还是一意孤行正式宣布彼得为皇位继承人,封其为皇储,接受大公爵位。
彼得在俄国生活很压抑,越是意识到彼得的痛苦,伊丽莎白女皇就越是忧虑。这位继承人比那些亲戚更像德意志人,尽管她利用一切机会对彼得施以俄国的影响,然而彼得却顽固地保持着德意式的观念、审美情趣、对事物的成见和人生观。伊丽莎白女皇大失所望,最后她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女皇在彼得身上得不到的希望,于是她把希望放在了下代,也就是说给彼得找一位妻子,彼得的妻子可以完成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生下一位小继承人。
女皇要尽快给彼得找到一位妻子,生一位小继承人。她心急火燎地为彼得选定了未婚妻,于是让布鲁默给约翰娜发去一封封十万火急的信件---带女儿到俄国。
索菲娅到俄国会怎么样呢?我们明天接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