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心理

愿望不会改变现实,行动才会

2022-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萍心而论

在家看着呆着没法外出可是惦记着那些红叶黄叶,才一说朋友就赶紧给我发图片,满地的树叶啊。想着在这一片金黄橘红中漫步甚至坐在树叶里的感觉,对朋友有点即是羡慕有是讨厌,这不是明摆着馋我吗?

居家的时间过得很快,总觉得还没干啥一天就过去了。以至于昨晚的沙龙我们就开始聊那些关于愿望怎么变成现实的方法。是的,每个人都会有美好的愿望,可是仅仅有愿望是不会改变现实滴,行动才会!那些天天发大愿的人有多少就是“三分钟热度”呢?

昨晚的沙龙几位朋友的分享让我有点惊讶:变化太大了!医院的同事分享中不仅仅是讲自己的表现和感受,还用三重大脑理论来解释,那个不善言辞的姐姐如今也是出口成章了,她自己的说法就是“催眠训练让自己找到了方向”。我不清楚她的方向是什么,只是看到她工作做的越来越多却越轻松,情绪越来越稳定,家庭关系越来越和谐。她愿望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只是她分享说想做的真的慢慢就做到了。

另一位多年前就认识的朋友分享说自己不懂得动力催眠是什么,学了证书课、参加了卓越父母训练营,还是不清楚催眠到底怎么回事,只是每天早晨五点半起来跟着做催眠训练,两年多的时间几乎没间断,这也是她自己唯一能坚持下来的事,可是很明显的就是自己情绪好了,想做事了,对孩子的担心少了,对父母虽然还有些埋怨可是该去帮忙收拾就去了,有时和孩子交流时会有种“灵光一现”就知道孩子要表达的意思了,一些事没怎么想就自然而然做到了。她感叹动力催眠的力量如此之大,我看到的是她的信任和持之以恒的行动。

一位医生朋友分享因为孩子进入青春期,自己学了好多心理学知识,觉得很有道理也很认可,觉得自己可以做到更多也能做好,可是每每到了“该用的时候”总是用不上,如今是“身心俱疲啊”。这也是典型的“知道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被要求在家“静默”的同事分享自己整理衣橱时的“灵光乍现”,说是在参加动力催眠初阶工作坊时就跟着马春树老师来体验,还被拉上台去示范体验,也是知道许多理论,可是依然是不明白为什么“过不过自己的生活”。那个“灵光”就是“情绪在左右自己”,而经过一次次的大小流程的训练还有读经、自我催眠,自己的情绪慢慢的能平复下来、稳定下来,上高中的孩子出点“幺蛾子”就能接的住了,老二的闹腾也容易过去了。自己认知情绪都变了。是的,我们的认知会影响情绪,同样的情绪也影响认知,也都同时影响行为,反过来行动带来的结果也影响着认知和情绪,三者是相互影响的。无论认知、情绪、行为三者中那一个有变化,其他二者都会相应跟着变化。这就是动力催眠训练不加暗示,只是用流程来促使情绪和行为的变化,结果就是认知也就随着升级啦!

那位退了休还继续在我们心理科发光发热的赵老师也是动力催眠的受益者和忠实的执行者,她说的是学了好多心理知识和方法技术,都不如动力催眠好用、有用。是的,有用、有效才是硬道理,更何况还“好用”。不过“好用”的背后有深深的原理,“有用”是靠细节呈现出来滴。

所以慢慢来,当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可以顺畅的沟通,当我们不仅仅靠爬虫脑来做出反应时,我们就升级了,就可以“知行合一”。那么我们的愿望就会自然转化为行动,现实自然就会改变。

所以我们的卓越父母训练营还要继续下去,做了就有效,有效才是硬道理!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关注自己吧,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改变而不是改变别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